典蕴文化网>故事>满世界旅行的母爱

满世界旅行的母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7:33  热度:8℃

春节回家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只说了个大概的时间。可当我满心喜悦地提前3个小时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早已站在家的路口,身上落满雪花。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苦日子都没有击倒母亲,可是现在,轻轻的雪花,却轻易地将母亲的脊背压弯。我一边替母亲掸着身上的雪,一边埋怨她不该在大冷天出来接我,母亲不停地为我搓着手,从她粗糙的手掌上传递过来的温暖,让冰天雪地里的我,感觉跳跃在春天的枝头。

由于我特殊的工作性质,每年都要到处走。上半年在广州,没准下半年就在上海或者哈尔滨了。随着我辗转各地,母亲的心也跟着满世界旅行。电视节目里,母亲最关注的是天气预报,我在哪个城市,她就会看哪个城市的电视节目,关心哪个城市的天气。有一天早上我还没起床,母亲就打来电话,让我多穿点衣服,说今天会变天,气温会下降5度。我听了她的话,套上厚厚的衣服出了门,一上午热得我汗流浃背,不住地在心底埋怨老妈。可是下午的时候,果然变了天,骤然起了风,看着满街的人都竖起脖领,瑟缩着身子,我又开始佩服起母亲来,她的天气预报甚是灵验!

邻居们在一起聊天,谈到广州那边的新闻,母亲就会凑上去听,因为她的儿子在广州;母亲迷迷糊糊是睡非睡的时候,听到新闻联播里播出云南连降暴雨的消息时,一个激灵坐起来,把声音调大,要听个仔细,因为他的儿子在昆明;在公园里晨练的时候,听到太极功友们聊起广西特大车祸的时候,她凑上去,详细打听其中的细节,因为他的儿子在广西……母亲的心就这样跟着她的儿子到处游走。

我每到一个新城市,都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她对这个新城市的了解似乎比我还多,她会不假思索地说出这个地方的名胜古迹,甚至一些风土人情。因为我,母亲快变成一个“纸上谈兵”的旅行家了。我在讶异的同时,感到深深的暖意,因为我知道,为了孩子,母亲的心翻山越岭,一刻都不曾停止过她的牵挂。爱,使她游走各地,踏遍千山万水,从来不知疲倦。

猜你喜欢

  • 董小宛

    董小宛的诗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董小宛小传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

  • 顾横波

    顾横波,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1619年-1664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

  • 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

  • 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

  • 马湘兰

    马湘兰(1548—1604)明代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

  • 薛涛

    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创“薛涛笺”。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

  • 鲍令晖

    鲍令晖南朝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人。鲍照之妹。钟嵘《诗品》说她是南齐人,但从鲍照的《请假启》中讲到仅有的一个妹妹死去等语看来,她似乎在宋孝武帝时就已去世。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

  •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女,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盐官县人。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因父母作主,所嫁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