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美丽的欺骗

美丽的欺骗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2:35  热度:9℃

年轻的爸爸和九岁的儿子一起在放风筝。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一棵小树的树枝把风筝紧紧地缠住了。

于是,爸爸取来了一架梯子,准备往上爬。

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九岁的儿子,想了想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儿子像个机敏的小猴子,转眼就爬到梯子的上端,解开了缠在树枝上的风筝线,转过头来对着爸爸嘻嘻地笑。

儿子正要下来,爸爸制止了他:“等一等。”

儿子愣住了,望着爸爸,问:“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流传很广的真实故事给你听,听完之后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加开心了,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着听爸爸讲故事。因为爸爸讲的故事,总是引人入胜的。

爸爸说:“有一天,美国大富豪洛克菲勒扶着自己的小孙孙在地毯上做爬梯子的游戏。他鼓励小孙孙勇敢地往上爬,同时安慰地说:‘有爷爷扶着,不用怕!’当小孙孙刚刚爬上梯子之后,老洛克菲勒便撒开了手,不再扶他的小孙孙。结果,小孙孙从梯子上摔下来。小孙孙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爷爷,你为什么要骗我?’这时,老洛克菲勒说:‘你看,连爷爷这样的亲人也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更不能全都相信了。’”

停了一会儿,爸爸对儿子说:“我们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吓白了。“这么高,又没有地毯,怎么能行?”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只要跳这一次就行了,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我要给你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然而,儿子还是不敢跳,站在梯子上,纹丝不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

咬紧牙关,闭上眼睛,忍着眼泪,无可奈何的儿子终于从梯子上跳了下来。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将像一个南瓜一样“噗”的一声,摔得肢离破碎……

然而,爸爸的身体没有移开,手也没有缩回去,而是把掉下来的儿子结结实实地抱在了怀中。

儿子虽然没有受伤,但是神情比刚才更加疑惑。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说:“爸爸是想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相信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灿烂的阳光又都回到了儿子的脸上。他搂着爸爸,不住地吻着爸爸的双颊。

突然,儿子又问:“我还是不明白,那个狠心的老洛克菲勒为什么要骗自己的小孙孙?”哲理故事

爸爸耐心地解释:“像洛克菲勒这样举世闻名的成功企业家,为了教育自己的孙子不惜改变自己在小孙孙心目中的偶像地位。如果把那架梯子看成是通向成功的阶梯,那么爬梯子就是在成功之路上向上攀登。老洛克菲勒是要告诉小孙孙一个重要的道理:成功主要靠自己。当然,老洛克菲勒知道,刚爬上梯子的小孙孙即使掉在地毯上,也不可能被真的摔坏。”

【大道理】:

人生有时候要善于怀疑,但更多的时候要善于相信。

猜你喜欢

  • 走不回来的人

    走不回来的人曾读过一个贪心人的故事。说是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要块地。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都是你的了。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的太远,他累死在路上。贪心

  • 永远都要坐前排

    永远都要坐前排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

  • 识破圈套

    识破圈套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时,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的说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征

  • 三个和尚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个破庙,有一天,一个小和尚他来到庙里,看见庙里的水缸没水了,就挑来水倒满了水缸,还给观音瓶子里加满了水,干枯的杨枝终于恢复了生机。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不久,来了个高和尚。他渴

  • 孔雀与乌鸦

    孔雀与乌鸦据《生经》卷五《佛说孔雀说》记载,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家叫做“波遮梨”。这个国家有史以来从没有出现过任何鸟类,当地人也不知道什么是“鸟”。有一天,一个外乡人来到这个国家,碰巧带来了一只乌鸦。当人看到了乌鸦,都觉得非常惊

  • 行动才能实现

    行动才能实现有两个和尚,一个很穷,一个很富有。两个和尚都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悟道,因此都计划去南海朝拜。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的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禁不住大笑起来。穷和尚莫名

  • 忘我境界

    忘我境界佛光禅师是一位修为卓著的高僧,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不停地在思考。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

  • 豺骗贪者

    豺骗贪者古时候,菩提转世为树神。有一次,波罗奈举行祭祀活动,人们在广场、大路等各个地方撒下鱼肉等许多食务,还布置许多碗,里面盛满了酒。有一只豺,半夜偷偷地吃了鱼和肉,还喝了酒。由于酒喝得有点过量,豺的头晕晕的,它便钻进树丛,一觉睡到天亮。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