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驴子和枯井

驴子和枯井

收录日期:2025-11-20 15:20:14  热度:11℃

驴子和枯井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口枯井。这口枯井上已经没有了水,废弃已久。它矗立在村庄的边缘,显得孤零零的。村民们都不屑一顾,因为他们有更方便的井取水。然而,驴子却对这口枯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只驴子经过枯井时,不停地凑近凝视,好像期待着能够从中找到一些什么宝藏。每当它靠近枯井,它都会发出欢快的叫声。然而,每次它伸长脖子往下看时,只能看到空洞的深渊,什么都没有。

驴子开始感到困惑和失望,但它并没有放弃。它试图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枯井,希望能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秘密。无论驴子怎样尝试,枯井始终是那个空洞的样子。然而,驴子并没有因此而垂头丧气。

最后,驴子决定采取行动。它站在枯井的边缘,使劲地喊叫,试图引起村民的注意。然而,村民们对这只驴子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对此毫不在意。驴子继续发出哀嚎声,希望有人能够帮助它。

在驴子再次凝视枯井的时候,它注意到每次喊叫时,声音都有所回应,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井底回应着它。它的耳朵竖立起来,它知道下面一定隐藏着某种秘密。

驴子毅然决定跳进枯井。村民们发出惊呼声,他们认为驴子疯了。然而,驴子坚定地跳进了枯井中。突然,在驴子跳跃的冲击下,有一阵沉闷的声音传出,驴子发现自己站在巨大的地下洞穴中。洞穴里有着丰富的水源和美丽的景色。

驴子成功地从枯井中发现了这片隐藏的宝地,而村民们则惊讶地看着这一切。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错误判断,他们佩服驴子的勇气和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是片面的,不能只看到表面表象。驴子通过勇敢的举动,找到了枯井下的宝藏。我们应该学会保持开放的思维,敢于冒险,不断探索未知,才能发现生活中的更多美好与奇迹。

猜你喜欢

  • 割席分座的故事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就像看到瓦石一样。华歆却捡起来,但是看见管宁的神色不对劲就又扔了金子离开。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像往常一样读书,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

  • 别开生面的故事

    最早,别开生面”来自这句诗句: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两句诗的典故与唐代著名的画家曹霸有关,因为这是杜甫称赞曹霸绘画高超的诗句。后来,也见于《红楼梦》中。后人用来描述奇特有创意的活动、文笔或者绘画,很多场

  • 初出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

  • 刚愎自用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楚因宋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宋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将领先縠不听统帅荀林父的命令擅自进攻楚军。楚国大夫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军将领先縠刚愎自用,内部不团结,可以消灭晋军而出兵。结果,楚国大获全胜 。

  • 兵不血刃的故事

    兵不血刃”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兵器上没有血。表示未经作战就取得胜利。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

  • 兵不厌诈的故事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

  • 债台高筑的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朝代的时候,周朝是十分兴盛的,这就是所谓"大周八百年"。可是传了八百多年,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到了周赧(nǎn)王的时候,周天子的土地,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几个县而已,不但比不上秦、

  • 倒行逆施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逃到吴国,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首都郢。那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还不肯罢休,他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狠狠的鞭打了三百下,总算解了心中之恨。他的好朋友申包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