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债台高筑的故事

债台高筑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3:43  热度:9℃

三千多年以前,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朝代的时候,周朝是十分兴盛的,这就是所谓"大周八百年"。可是传了八百多年,周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小,到了周赧(nǎn)王的时候,周天子的土地,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几个县而已,不但比不上秦、楚这样的大国,连大国底下的臣子封地没准也比不上。周赧王本人呢,完全是一个傀儡,人家让他干什么他就得干什么。

这时,诸侯国中,秦国尤为强大,经常出兵平灭那些弱小的国家。有一回秦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结果却被魏国的信陵君打败了。赵国得救,秦兵战败,在各国家引起了很大震动。当时楚国有一位名士叫春申君,便向楚国的国君楚考烈王建议说:"大王,机会来了。秦国老想称王称霸,这次信陵君打败了它。假如您此刻联合几个国家,一齐攻打秦国,就能把秦国灭了。这样一来,您就成了各国的盟主。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啊。"

楚考烈王给春申君说动了心,说:"这事能行吗?""绝对行。更何况,您可以借助周天子的名分,请他表示支持,也跟着出兵。""周天子没有多大地盘,也没有多少兵啊。""就算出十个人,那也是天子出兵啊,可以鼓动人心。"楚烈王便答应了。于是,楚国就与各国联络,要建立一个联盟,联合向秦国发起进攻。同时,楚考烈王派人给周赧王送去一道公文,里面说:"我们要联合起来灭掉秦,请天子支持,也请天子出兵。"周赧王听说楚王要联合各国灭秦,想起自己的地盘被秦国侵占了不少,心里很高兴,马上就签署天子令,说:"我同意你们联合起来共同灭秦,我也参加出兵。"

不过,到了出兵的时候,周赧王才感觉到问题很严重。为什么?他的国家小啊。好不容易凑齐了六千人,许多还是老弱残兵。"只有六千人也得出兵!"可是,六千人得有兵器,有粮饷,有供给。这些东西都需要钱。周天子国库空虚,怎么办呢?周赧王就想到个主意,干脆向领地里的商人、地主借钱,告诉他们,这次要是把秦灭了,把战利品得来,就连本再利加倍偿还他们。这一号召还真管用,不少人都愿意投资,军队有了经济资源,就开始让这六千人开赴前线。

可是这六千人走到半道上却驻扎了下来。怎么回事呢?原来楚国去联合各国,虽然口头上都答应了,可是到出兵的时候,就各有打算。有的国家觉得自己实力不足,去攻打秦国,只会自己遭受损失;还有的国家,比如齐国,跟秦国关系本来就不错,所以就按兵不动。楚考烈王发现各国都不愿出兵,联军组织不起来,自己再一考虑,要是只有两三个国家出兵,也没有灭秦国的胜算,干脆自己也不出兵。只有周赧王的兵来了,楚考烈王告诉他们:"你们先回去吧,这次准备得不充分,先不打了。"这六千人就又回来了。

这一出兵可花了不少钱,但没打仗,自然就没有战利品,也没得什么钱。这下周赧王欠的债可不少。那些借钱给他的债主整天就堵着宫门要账,甚至有的还要冲进宫去,他们说:"您是天子,说话要算话的,借了我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还?"周赧王吓得跑到后宫去,那里有一个高台,他便躲在上面,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作债台,意思是躲债之台。周赧王在这台上躲债,就叫"债台高筑"。

"债台高筑"这一成语,直到今天仍然被用来形容欠债很多,无法偿还。

猜你喜欢

  • 专机给总统运酒

    专机给总统运酒在一个宁静而祥和的国家里,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即将举行。这个仪式是国家的总统宣誓就职,象征着新一届政府的正式开始。为了这场庄重而隆重的仪式,许多细节都需要提前筹备,其中之一就是为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准备酒水。为了确保总统就职仪式能够顺

  • 机遇,只有一步之遥

    机遇,只有一步之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机遇。有时候,机遇就在你眼前,只需要迈出一步,你就能抓住它;而有时候,机遇又仿佛离我们很远,只能仰望着,期待着它的到来。然而,无论机遇离我们多近或多远,我们都应该保持着警觉的眼神和勇往直前的步伐

  • 失败像一座学府

    失败像一座学府失败,对于人们来说,往往是个不愿触及的词汇。它伴随着沮丧、失望和无助的情绪,给我们的心灵投下一块阴影。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来看待失败,将其视作一座学府,那么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获和成长。首先,失败是一种对自我能力的

  • 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故事开始于一个宁静的乡村小镇,人们过着平和而简朴的生活。这个小镇上有一家农场,主人是一位名叫李老头的老农民。李老头是个耕耘一生的普通人,每天他都勤勤恳恳地种植着自己的庄稼,并尽力去创造一份可口的粮食。在那个年头,新鲜水果

  • 历史中的细节

    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脚步,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记忆。然而,常常被忽视的是历史中的细节,它们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和启示。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重大事件和名人,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但其中也藏着许多被埋没的细枝末节。这些细节或许看似不起眼,

  • 做管道人,不做提桶人

    做管道人,不做提桶人当我们谈到成功和成就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建议:“成为一个管道人,而不是一个提桶人。”这个简单而深刻的比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应该努力成为那个能够产生持久价值和积极影响的人,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困境。在我

  • 别人的教训

    别人的教训人生充满了故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经历和教训。有时候,我们会从别人的故事中学到很多东西。这些故事可以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通过阅读、听说得来的。不论是哪种方式,这些故事都是宝贵的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从别人的

  • 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

    人生中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命运是那么的无情,它像是一个无形的力量,总是在默默地操控着我们的生活。然而,我相信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起伏不定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会面临挫折和困难,仿佛命运的力量将我们推向了悬崖边缘。但是我坚信,无论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