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遗余力

不遗余力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4:05  热度:8℃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去攻击其他国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趁机派出使者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否则就要将赵国踏为平地。
于是,赵王召集楼昌、虞卿来商量对策。赵王说:“我们的军队在长平一带吃了败仗,我准备率领赵国的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有什么意见?”楼昌表示反对,他主张派出重要使臣到秦国去讲和。虞卿对这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首先指出楼昌的意见不切合实际,然后针对赵王的意见,问道:“按照大王的看法,秦王能不能打败您带去的全部兵马呢?”赵王说:“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意思是说,秦国进攻我们,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用上了,一定要打败我们才肯返回的。虞卿于是说:“希望大王能听从我的意见,派出重要使者带着珠宝礼品到楚国、魏国去。楚王和魏王贪图我们的礼品,必然会很好地接待我们的使者。秦王看到这种情况,必然会疑心各国诸侯要联合抗秦。秦王就会心生顾虑,不敢贸然进攻我们,我们与秦国讲和才能成为现实。”但是,赵王没有听从虞卿的意见,结果军队也吃了败仗。
后来,人们就用“不遗余力”比喻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

猜你喜欢

  • 智夺紫金铃

    昔日,这大别山中有一群金丝猴,这些猴子矫健异常,穿山逾岭、爬崖越壁如走平地,攀援上树蹦跳如飞。它们在一只强壮的公猴王带领下,春夏秋三季钻入万山丛中不见踪迹。冬季下山到有人住的地方觅食,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每到冬天,很多人来这里观看

  • 你来看此花时

    1 整理卧房抽屉的时候,突然发现最里头的角落里有个东西,摸出来一看,是个红色的盒子。 这一只抽屉,塞满了细软的内衣、手绢、丝袜,在看不见的地方却躲着一个盒子,显然是有心的密藏,当然是自己放的,但是,藏着什么呢? 打开盒

  • 人们会为了什么而感动

    曾经参加美国内战的一位战士约翰爱伦和英雄陶克将军同台演讲,竞选国会议员。大家都觉得是一场闹剧,因为从地位功勋到社会影响力,他们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陶克将军功勋卓著,并曾任过三次国会议员,他掩饰不住得意地说:诸位同胞们,我记忆犹新的

  • 认识一万人

    多年前,我在饭局上认识了一个人,对他印象深刻,至今也没有忘记。 这个饭局是谁请客、这些人为什么到一起,现在已经记不清了。饭吃到半道,一人进屋,站定,如戏曲中的亮相。看我们这些人的时候,他眼里露出宽厚的轻蔑,好像看一帮小学生下馆子。

  • 老爸老妈去洋漂

    一直以为,漂,是年轻人的活法,是他们人生中某个阶段,呈现的某种生活状态。现如今,我们却也加入了漂的一族,漂到了大洋彼岸。 不漂不知道,中国的老爸老妈漂在世界各个角落,五六十岁的老爸老妈,何以如此颠簸,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去奔赴漂的

  • 目光抬高两寸

    每到中午时间,大家离开工位时第一要议论的,就是食堂的菜价。虽然传说我们的食堂是北京最大的食堂,可对于我们而言,这才真的是大有大的难处。不但有人可以轻松地计算出每一块肉的价格,甚至有人能算出每平方厘米大头菜的价格。 年轻人喜欢坐在大

  • 被采访

    十多年前当过记者,时常采访别人。那时当记者很谨慎、小心,不敢道听途说,一定要到现场,见当事人,要求被访者说话,把不准的还要录音,不能曲解别人的意思,要忠实于事实。现在的记者采访,真令人大开眼界,电话问一问,就有新闻可见报;道听途说,也可

  • 一个人让一座城市破产

    最后市政府在经过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调研后得到一个结论:斯多克顿市因为靠近旧金山湾和硅谷相近,而斯多克顿市又一直是以发展农业为主,那么如果能够修建一些度假村则会是很好的商机,因为一方面斯多克顿市与旧金山湾、硅谷等这些大城市相邻,另一方面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