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秦始皇陵 建造之谜

秦始皇陵 建造之谜

收录日期:2025-11-21 12:16:33  热度:10℃

秦始皇13岁即位时,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但是,直到他死时,修了近40年,陵墓还未修好,可以想见秦始皇陵墓的规模及豪华程度。

关于秦始皇陵的建造,还有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如秦始皇陵的建筑有没有设计蓝图是谁主持了这一宏大的工程秦始皇陵究竟有多深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结构是怎样的

秦始皇陵究竟有没有设计蓝图

从史书记载的“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来看,秦始皇陵的修建是按设计图修的,绝非任意建造,这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建造史上也是一个规律。

又《吕氏春秋》云:“世之为丘垅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即秦始皇陵的建造是仿照都城的形制设计的,这一点符合古人“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即生前所有死后也要有。把自己生前用过的、看过的都随葬在陵墓中。

目前,在秦始皇陵园中发现的四百多个陪葬坑、陪葬墓都是按其生前的要求建造的,既有表现生前军队的兵马俑,表现其车驾巡行的车马坑,生前狩猎的珍禽异兽坑,又有供应其膳食的食宫,供祭祀用的寝、便殿,用来养马的马厩坑等。其地宫中更是豪华无比,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真是生前所有、所看的东西都跟随他进入冥国。

吕不韦和李斯先后主持营陵

据《汉旧仪》云:“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说明当时是丞相李斯主持督建这个浩大工程的。由丞相主管皇陵工程,但具体操作者应为少府。少府为秦的九卿之一,据《汉书·进官公卿表》云:“将作少府,秦官,掌治宫室”。汉承秦制,由将作少府后改为将作大匠负责宫室陵墓工程。

《通典·凶礼》云:汉代“每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少府是主管建筑的,国王陵墓的营建当由他管理。当然最高的管理上级是丞相。只是丞相日理万机,由少府具体操作办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少府”一官是秦统一后命名的,在统一之前有无这一官职无从考证,但无论有无,肯定有一种机构专管宫廷的土木建筑工程,称之为“司空”。

秦始皇的陵墓修了近40年,而秦的丞相又不只有李斯一人,因此在李斯之前,还应有人主持陵墓的修建工作,而吕不韦在秦始皇即位后曾担任过秦的丞相,且当时秦王政年幼,“委国事大臣”。因此,秦始皇陵从开始的选择墓地到后来的修建,吕不韦当是主要的决策者,而吕不韦的观点是主张薄葬反对厚葬的,因此,前期的秦陵工程规模肯定不大。吕不韦被罢官后,还应是丞相主持这一工程,只是史书未有记载。

秦始皇陵的主要修建时期应在统一全国后,而这时的李斯势尊位重,他参与了秦始皇时期的一系列土木工程,如修阿房宫、筑驰道等。《史记·李斯列传》云:“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偏天下。明年,又巡守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因此,秦始皇陵的整个修建工程,李斯是出了大力的。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深

对于这个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是秦始皇陵“穿三泉”;《汉书·楚元王传》说是“下锢三泉”;《汉书·贾山》说是“下彻三泉”;《汉旧仪》说是“已深已极”、“深极不可入”。

那么“三泉”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第三层地下水。根据秦始皇陵周围的水文地质材料,第一层地下水距地表为16米,而第二三层地下水距地表有多深还无从知晓,况且两千年前此地的地下水位与今天又不相同,因而对于秦始皇陵地宫的深度目前的观点不一样。

有人认为秦陵地宫不浅也不深,书中提到的“三泉”只是个形容词,正像人们经常说的“九泉之下”一样。根据《吕氏春秋》记载:“浅则狐狸扬之,深则及于水泉”,即最深到泉水,因为古代要在泉水之下施工是太困难了。而且若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的长期渗透作用,定会使潜水浸入地宫之内。这样一来,地宫在地下水长期浸没、淹没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下,宫内的建筑物、文物宝藏,就会受到侵蚀破坏,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是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的。

但有一些学者则认为秦始皇陵比较深,其理由是当时已能解决地下水的排出问题。早在战国时期的湖北大冶铜绿山的古铜矿竖井深度已达50米,并解决了通风排水问题;秦时巴蜀人清是开矿采丹的,肯定会把地下水的排除办法介绍到秦始皇陵工程的,因为他备受秦始皇的青睐。那时,遇到地下水,往往采用石塞铜锢的办法。《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下铜而致椁”。《史记·集解》徐广曰:一作“锢”,锢,铸塞。是采用冶铜铸堵渗水之处。《汉旧仪》云:“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以丹漆”。涂丹漆的目的是为了防潮。

综上所述,对地下水的处理办法,是先用冶铜锢其内,再塞以文石,其次涂漆,最后涂丹。此外,秦始皇陵地下水还有可能采用排除的办法,即修水道向低处排去。

目前,对秦始皇陵的钻探已达地下26米深,但仍然是夯土层,未进入地宫,说明地宫是比较深的。我们推测秦始皇陵的地宫深度当在50米左右比较合适。

秦始皇陵墓穴结构

秦始皇陵地下墓穴的结构如何呢大多数人认为是斗室墓形制,这可从发掘的秦公1号大墓、汉代的马王堆汉墓看得出来。这些墓葬的形制和秦始皇陵一样,规模都比较大,都是呈阶梯状的斗室墓穴。

也有人认为是洞室墓,因为秦时已出现了洞室墓。在秦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就发现了六座洞室墓,且《汉旧仪》记载,修秦始皇陵时“旁行三百丈乃至”,因此李鼎铉先生在《秦始皇陵考古谈片》一文中认为:洞室结构比竖穴结构是一个进步,是先进事物,它在战国晚期的出现必为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所重视采用。

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它一切都带到地下世界去,非广阔的墓室面积是不能容得下的,而“旁行三百丈”的洞室可以绰然利用。

又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这里的羡门既有中羡、外羡,想必肯定有内羡门。这已表明地宫中有通往主墓的通道,工匠只能闭在中羡门以外的地方,内羡门以内才是秦始皇棺椁的置放地,这么长的墓道也非一般竖穴墓所能具有,证明了“三百丈洞室”的存在。

《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秦始皇陵地宫的洞室就在现在人造封土以南直达骊山中心主峰——望峰之下。

猜你喜欢

  • 各取所需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

    闺蜜莱莱和老公吵架吵得胜败难分,十万火急召唤我去当“清官”。我刚进门坐稳当,莱莱他老公就连连叫苦喊冤,称这日子没法儿过下去了。莱莱什么都管,管钱,管电话,管人身自由,管他一顿吃几碗饭、几块肉,管他晚上不得超过十二点睡觉,总之就是把自己当成了

  • 与小姑子破冰

    从决定嫁给李嘉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决定要把他的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所有亲人中我最不敢怠慢的,是比他小六岁的妹妹李佳蓓。在外人看来,李嘉树就是实打实的妹控。我和李嘉树谈恋爱的很多细节,他都会一五一十地跟妹妹讲述,结婚之后李佳蓓还开玩笑地说:“

  • 我那时的爱情

    说起我年轻时候的婚恋,简直觉得历史是惊人的相似,与现在的婚恋仅仅只是道具和词语不同而已。现在的相亲,当年叫对象;现在的结婚成家,当年叫个人问题;现在的早恋,当年叫“那个”。当年,也就是20年前,我们家家教很严,我家大人们已经是屡次“革命”和

  • 老了后的爱情模样

    父亲住院了,是83岁中第一次。医生望闻问切,说老人家胆管阻塞了,先住院再检查。母亲来了。第一个动作就是直奔到父亲的床头,两只手捂住父亲的一只手,父亲的一只手就一直在母亲的手心里。父亲的眼睛只是愣愣地看着母亲,母亲的眼睛始终没有移开过父亲的眼

  • 爱情故事

    一次普通同学聚会。酒桌上几个同学愤世嫉俗,骂尽官场之人,丝毫不顾忌我的存在。许是见我久不吭声,怕冷落了我,便有同学将话题拐到我的爱好上来,非让我讲个故事助助酒兴。我虽身在官场,业余时间舞文弄墨,勉强算本地“知名作家”。盛情难却,便给同学们讲

  • 骆驼是怎样打败狼的

    在广袤的沙漠或者草原,骆驼的天敌只有狼。狼一向以凶残著称。在这一点上,骆驼肯定不是狼的对手。不过,骆驼却有另一手——它的生存手段不是进攻,而是逃跑。每当骆驼与狼相遇,狼总是急切地发起进攻。而骆驼却从不仓促应战,常常吼叫一声,便撒开四蹄狂奔起

  • 我在爱情里吃过最美妙的东西

    以前认为,夹肉的馍,就是一个面疙瘩,还怪这馍火候不对:哎!师傅这个焦了吧!——师傅立时满脸晦气状,现在想,当时他们心里,不定怎么咒我呢。后来被西安朋友上课:馍馍要九成面粉加一成发酵的面粉,烤个“虎背花心儿”状,黑黄白参差斑斓,才酥才脆才香才

  • 男人都是双刃剑

    谈恋爱的时候,子墨和华珍这一对闺蜜常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感受。子墨的男友舒凡,理工科出身,他哪儿都好,就是学究气太重,有点憨憨的样子。他追求子墨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那时子墨还在读大三,不想谈恋爱,就对舒凡说:“我妈说了,读书期间不让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