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仰韶秀才

仰韶秀才

收录日期:2025-11-21 01:02:52  热度:10℃

大唐初年, 贞观科举,纲纪严明,公开、公平、公正,天下志士,莫不勤奋向往。 河南渑池曹夫子之乡,有志之士个个发奋学习,报国光宗人人所望。

话说仰韶村王员外家有二兄弟,哥哥叫王聪慧,弟弟叫王慧聪,二人年差两岁,个个勤奋好学,结果在那年乡试秀才选拔中,哥哥名列第一、弟弟名列第二,从此,仰韶秀才闻名乡里。

这一年科举会期已到,全村人都纷纷送来贺礼,祝贺王家二兄弟科举早日成名。王家老小十分高的兴,王员外更是感到骄傲,并亲自给俩儿子挑选了得意脚夫,为二人进京赶考挑书和料理杂事。

脚夫名叫汪仁义,是韶山脚下一个穷户人家的孩子,十五六岁的年龄,个子高大,长相憨厚朴实,从小没有进过学堂,他酷爱学习,可家境困难,读不起书,他只好时常在学府门外偷听;他靠自己两手劳动过生活,从小养就勤劳习惯 。王员外看上这个脚夫,就是图的这个。

这一天,王员外为俩儿子准备妥当,就让脚夫挑了行李出了乡里。

赶考的路上,王家兄弟和脚夫一行三人,有说有笑十分高兴,似乎亲兄弟仨一样,没有半点的拘束,脚夫看到什么都新鲜,总是十分幼稚的向王家兄弟求教,而王家兄弟也毫不客气的处处摆弄学问。

一天,三人来到一座石拱桥上。脚夫看了看拱桥,十分好奇,便请教王家秀才说道:“秀才哥哥,这桥用你们读书人的话,该怎么样讲啊?”王家老大瞧了瞧脚夫说到:“拱背拢接江山通。”脚夫便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

三人边走边说笑,一路好不快活,不几日便来到潼关,他们找了一家小店住下。痛痛快快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又继续赶路。走出小店,小店门外一簇簇月季花,鲜艳夺目,在朝霞映照下,投影在小店的墙壁上,犹如一幅画卷,脚夫又好奇,便恭恭敬敬地请教二位秀才道:“秀才哥哥,这太阳照在屋壁上,太美了,该如何形容啊?”老大又抢先说道“这叫“红日晒壁春光浓” 。脚夫便又把这话记在了心里,一边走一边思索着。

一天中午三人到了一个小镇,一干涸的大池塘,满塘开裂的泥土裂缝在火红的太阳普照下, 显得格外奇特。脚夫又好奇不由问道:“秀才哥哥,这情景用该怎么样讲啊?”王老二顺口答道:“大塘开撤满堂笑。” 脚夫便又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

一天夜里,三人住在一个小村子里住下,突然间,村子里火光冲天,三人急出门眺望 ,原来是一家民房失火。火势极猛,把整个天地照得通红通红。脚夫看到这种情景,不知如何说是好,又好奇地问道:“秀才哥哥,这种情景该怎么样讲的啊?”王家老大漫不经心地说:“豪光普照万里红。”脚夫便把这话又死记在了心里 。

王家二秀才和脚夫一行三人,一路好赶来到了京城长安,找店住了下来,秀才弟兄二人便认真的复习功课。而脚夫,却忙里忙外伺候着二秀才,有时还帮他们整整书籍,忙忙作业。不日科考开始。

科考那天,王家二兄弟早早的带了脚夫来到考场,考场里还没有一人,脚夫和往常一样,勤快的赶紧整理屋子,当主考官步入考场时,考场里已经有不少考生,个个都文质彬彬的论天说地,唯独脚夫汪仁义却在不辞辛劳的忙碌着。主考官把脚夫细细的打量一番,心里暗道:这小子如此勤快,看相貌憨厚朴实,透过相貌看内心,却有着十分聪慧,是块材料!

笔试结束,仰韶秀才二兄弟,双双入围,二兄弟十分高兴,当晚便带了脚夫来到一家酒馆美餐庆贺。第二天面试,要当场吟诗,主题为:兴唐安邦。王家老大顺利通过,二王家老二王慧聪却在主考官面前却不知所云,作诗背离主题落榜,站在门外等候的脚夫汪仁义看到主人垂头丧气的出来,知道二哥落榜,便急忙打听为何如此 ?等二哥讲完之后,汪仁义立刻明白,二话不说匆匆挤进考场,向考官跪拜道:考官大人我可代我家二哥哥作诗面试?满堂考官一听勃然大笑,主考官却异常冷静的把汪仁义细细打量一番,他忽然想起,笔试那天考场清洁的那一幕幕。立刻问道:“你可以作诗?”

“不就当场吟诗,何难之有?

主考官道:“那好你现在就试试 。”

汪仁义站起身十分认真地颂道:拱背拢接江山统,红日晒壁春光浓。大唐开策满堂笑,豪光普照万里红。众考官一听,无不感到惊讶,主考官也顿感奥妙无穷,脱口问道:“你是哪里秀才?叫什么名字?”汪仁义道:“我乃仰韶秀才!汪仁义,代我秀才哥哥王慧聪面试。”主考官连连点头大声笑道:“大唐开策满堂笑,妙!妙!妙!绝句,绝句!寄寓深远,高深莫测!” 。当场确定为“面试第一”。

后来主考官保荐,皇帝亲试 。仰韶秀才汪仁义为贞观七年科举第一举人。

汪仁义成了皇帝亲试举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十分感激自己的母亲临走时的交代,他更感激王家二秀才一路所教。而王家二秀才,一个落榜,一个虽然登科但也感到懊然神伤。

猜你喜欢

  •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一个寒夜的梦里,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醒来默坐,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而心底却像落了一场雨,所有曾经的点滴片段,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

  • 让爱抵达

    淅淅沥沥的春雨一连下了10多天,周末天终于晴了,我带孩子回乡下的老家。打开院门,见婆婆正抱着我们床上的被子,准备晾到屋檐下。见我们进门,婆婆笨拙的身躯趔趄了一下,我赶紧跑过去扶住婆婆。婆婆满脸的尴尬,“真是没用了,自从去年得了那场病,现在连

  • 换一些时间

    去年,为了买房,家里借贷了几十万元。每月千余元的“月供”让我们这个工薪阶层家庭的财政显得捉襟见肘。看到妻子在菜市场为了5毛钱与小贩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看到女儿望着别的孩子身上漂亮的童装露出羡慕的眼神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次,偶尔在

  • 满世界旅行的母爱

    春节回家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只说了个大概的时间。可当我满心喜悦地提前3个小时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早已站在家的路口,身上落满雪花。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苦日子都没有击倒母亲,可是现在,轻轻的雪花,却轻易地将母亲的脊背压弯。我一边替母

  • 我是你的冤家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畏惧父亲,同时对他也很腹诽。这怕似乎没来由,怨却有因。而今想来,大约是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吧。母亲生我时,父亲才二十出头。或许他还没有做好为人父的心理准备,猝不及防,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如条尾巴追随左右,张口要吃,伸手索

  •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也是父亲第一次喊我坐到他的身边,与他坐同一条板凳。家里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小板凳是母

  • 背债后的幸福转机

    买房前,我跟婆婆格格不入:我手“大”,她手“小”;我爱花钱,她爱攒钱;我看中的衣服刷刷卡能一款来不同色的两件,而婆婆看中衣服,左转右转就是不舍得买……我最恨婆婆吃苹果,一个苹果切4瓣,家里4个人一人一瓣——这个时候,我通常选择逃,出去买一兜

  • 父母的心思

    一直想给父母家装台空调,可每次父母都说乡下比城里凉快,他们早习惯了。当父亲指着健康杂志说,出汗可以排毒,多出汗有益健康,我便不再坚持,并渐渐忘了这件事。去年夏天,母亲因患高血压特别怕热,我回家照顾母亲的两天里,每每见她大汗淋漓,遂又动了装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