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赖以生存

赖以生存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0:14  热度:11℃

儿子放假多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坐在电脑前,忘我的玩着游戏。父亲劝导他说:“儿子,应该休息休息出去转转了,别整天守着电脑。”

儿子头不抬眼不睁地说:“爸,你过时了,现在是网络时代,电脑的世界,这里什么都有,何必出去?”

父亲不悦地说:“哼!什么网络时代,电脑的世界?我看你是玩物丧志。”

儿子叹了口气说:“爸,如今的现代人离不开电脑,电脑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存的必需品,老爸!您什么都不懂,还来教训我……哎!”说完儿子夸张的摇了摇头。

父亲听完默然不语。

第二天一早,父亲强迫儿子和自己一起出门。他们来到大山上,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碧绿的小草,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

儿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父亲,父亲正在高处眺望着。

儿子有些纳闷,不知父亲用意何在?

他左看右看也没看出这山上有什么可以看的,是,空气是很新鲜,草也青青绿绿的。可这些怎么能和电脑上那些有意思游戏相比,他觉得这样枯坐在山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父亲突然问儿子:“你看见什么了?”

“不就是山喽。”

“还有什么吗?”

“没什么了。”

“不,”父亲有点激动地说:“这里有阳光、空气、大山,清风、树木,花草,小溪……还有广阔的天地。不管是什么时代,科技多么发达,人只有依靠这些才能生存。”

儿子看见父亲激动的面孔,思考了很久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苦心。

猜你喜欢

  • 千金市骨的故事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征求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

  • 不因人热的故事

    不因人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性情孤傲,不仰仗别人的权势。这个成语来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

  • 兔死狗烹的故事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春秋时期,吴越之间经常起争端。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委曲求全向吴国求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当奴仆。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越王勾践终于骗得夫差

  • 大笔如椽成语故事

    出处《晋书·王助传》殉(xun)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说议皆淘所草。释义用来赞誉写作才能极高,并用来称颂着名的作家和作品、故事东晋的文士王玖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

  • 分庭抗礼的故事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

  • 分崩离析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今山东费县),他虽然名位是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当时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 赴汤蹈火的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

  • 蓝田生玉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诸葛烙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三国时,东吴大将军诸葛瑾,字子瑜。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ke),从小聪明伶俐,口才极好,善于言辞,孙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