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赴汤蹈火的故事

赴汤蹈火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3:59:34  热度:8℃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猜你喜欢

  • 有多少心

    小时候,大家叫我小印度。九岁时,我要上学了,长福伯给我取名“德旺”:“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啊……”我高兴了好几天。记得那时母亲常说:“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要摆脱贫穷,只能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

  • 想成功的人请举手

    布罗斯刚进入白宫的时候只有22岁,在同事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一个毫无经验的撰稿人,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那一头染成红色的头发,更是在西装革履、素以保守沉稳闻名的白宫撰稿人中显

  • 丈夫,一丈之内才是夫

    芬的男友是个医生,被单位派去加拿大学习,为期4年。已经28岁的芬拿捏不定地问我:“我到底是与他同行还是留在国内等他回来?”我的建议让她瞠目结舌:一、跟他同行,哪怕弃了工作只做陪读也行;二、分手,断得越早越好。芬却选择了等待:“我就不相信4年

  • 一位成功男人的“哄妻”处方

    从我下海的那一天起,妻子就辞职在家一心一意地做贤妻良母,我的生意越做越大心气儿越来越高,慢慢地就发现她跟不上趟了——我说什么她听不懂想什么她不理解,而且她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同时疑心越来越重,有一次我正在开会,她不停地打手机,我关机了,她又打

  • 悦耳的电话铃声,是在说我爱你

    我和先生是大学时代的恋人,那时我们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电子邮件,除了书信外,电话几乎成了我们唯一的热线。可是我们都是穷学生,没钱打电话,常常难解相思之苦,于是就想各种能省钱的方法。最后男友无奈之下想出了一个绝招:我们约

  • 爱成绕指柔

    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斗大的字认不得几个,但我们几兄弟都先后考上了不同的大学。毕业后,我进了电视台,母亲很是高兴,从此也爱上了电视。父亲告诉我,每天一到新闻播出的时间,母亲总会拉着他,一起看新闻。尽管她听惯了闽南话的耳朵对普通话有很强的免疫力

  • 一个聪明女人的驭夫之道

    我和小雨的友谊是经历过大学、求职、跳槽、结婚的几个阶段后变得日久弥坚的。对待爱情我自认为是个深得其道的女人,经历了轰轰烈烈,可谓惊天动地的恋爱后,终于摘到婚姻的果子,却发现它并无想像中那么诱人,几经岁月后有时甚至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