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执拗的茶王

执拗的茶王

收录日期:2025-11-21 02:08:28  热度:9℃

他是方圆百里知名的茶王,经他的手炒制的茶,颜色清亮,汤汁醇香,一派翡翠色,咂一小口在嘴里,茶香会从你的毛孔里往外冒。

一日,一位客商来到茶王家里,指明要茶王亲炒二斤猴魁,他要拿着去京城送礼。客商说,他要送礼的这个主儿就是爱喝茶王炒制的茶,别无他选。这主儿嘴刁得很,只要是茶王炒制的茶,他一口即可品出来。

听了客商的要求,茶王面露难色。因中风,茶王的右手已经不能动了,正在治疗,炒茶肯定是不可能了。客商又催得紧,这该如何是好?

正待客商发愁之际,茶王的儿子端着一杯茶进来招待客商,客商端起就饮。这杯茶香气扑鼻,咂饮一口,顿觉神清气爽,眼前一亮。客商忙问,这杯茶是不是茶王亲炒?茶王儿子一旁憨厚地笑道,是我炒的,不好喝,您将就一下。

客商大呼,好得很!好得很!这茶拿出去,说是茶王炒的,没有人敢不信。

茶王看到自己的儿子迅速成熟起来,面露喜色。

就在这时候,客商作商议状对茶王说,你看这样可好?让少爷炒制二斤猴魁,就说是你炒制的,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吗,价格我按照你的开。

茶王慌忙摇头,不妥不妥,绝对不行,犬子的手艺尚未成熟,不能鱼目混珠。

客商眉头再次收拢,近乎央求说,茶王老先生,我这笔生意确实很重要,如果没有你的茶成全,这单生意说不定就要搞砸啊!这样吧,价格随你开,就让少爷代你炒制。

由于茶王看病急需一笔钱,茶王的儿子赶忙应允。不料,茶王却啪的一声摔碎了左手里的杯子,大声呵斥——逆子!

客商大为不解,问,茶王老先生何必这样执拗呢?

茶王解释说,并不是我不帮忙,买家指明要买我亲自炒制的茶,而我目前身体条件不允许。如果以犬子代炒,即便能过得了京城那位买家的关,也过不了我的良心关啊!茶本是清心之物,如若按照你说的这样做,我的心里定会留下芥蒂,今后,从我的手里再也出不了好茶了。

客商听了,不敢再劝,向茶王深深鞠了一躬,然后红着脸走出了茶王家……


猜你喜欢

  •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简介 孝恭孙皇后是怎么死

    孝恭孙皇后,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生年不详,山东邹平人,归德府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按理说孙氏出生有点低,若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应该是不能进入皇宫,并且最终成为皇后的。孙氏之所以能与朱瞻基成就姻缘,还要感谢明仁宗诚孝张皇后的母亲。明仁宗诚孝皇后

  • 孝庄钱皇后简介 孝庄钱皇后是怎么死的?

    孝庄钱皇后是明朝英宗朱祁镇的原配皇后,为海州人,父亲是都指挥佥事钱贵。钱皇后出生寒微,其父都指挥佥事的身份并不高,但是到底是清贵之家,忠臣之后。钱贵妃的曾祖父钱整,是成祖朱棣做燕王时的老部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一直对成祖忠心耿耿。祖父钱通官

  • 孝庄钱皇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孝庄钱皇后最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孝庄皇后,一个是清朝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另一个是明朝的孝庄钱皇后。这两个女人,虽然同样以孝庄为号,但是两者的境遇却相差极大。孝庄文皇后是一个福气极大的皇后,并且有着极强的政治眼光,算是皇后中的强者。而孝庄钱皇后呢?说她是皇后

  • 孝庄钱皇后的丈夫是谁?孝庄钱皇后的爱情

    孝庄钱皇后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原配皇后,与朱祁镇感情甚笃,谱写了一代帝后绝恋。明英宗朱祁镇,在历史上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这个传奇性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牛逼。他没有平定域内,吊打夷狄,也没有让自己的国家强盛繁华,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同样也没有让自己

  • 悲剧皇后肃孝杭皇后简介 肃孝杭皇后是怎么

    肃孝杭皇后杭氏,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这位皇后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悲剧皇后,她的悲剧不仅仅在于朱祁镇的复辟,自己的丈夫被打入深渊,而是她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具有极大的悲剧色彩。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各有千秋。历史上不幸的皇后大多数都是

  • 吴废后是谁?吴废后的最终结局

    吴废后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子,顺天人,父亲是羽林前卫指挥使吴俊,舅舅是怀宁侯孙樘。孙樘曾在曹吉祥叛乱中救过朱祁镇,与君有恩。当初朱祁镇为朱见深选择妻子的时候,一共有三个人选,分别是吴氏,王氏,柏氏,最终吴氏当选。天顺八年,明英宗朱祁镇病重

  • 吴废后为什么被废?吴废后的史料记载

    历史上从来不缺悲剧人物,有志得意满,人生顺遂之人,自然也就有一生不幸,生活惨淡之辈。本文所讲的吴废后吴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极为悲剧的人物。既然是废后,那么肯定是先是皇后,才能成为废后的。吴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原配妻子,是明英宗朱祁镇亲自为其选

  • 明孝宗孝康敬皇后简介 孝康敬皇后是怎么死

    孝康敬皇后张氏为明孝宗朱佑樘之妻,公元1470年,出生在河北济兴,父亲是国子监生张峦,母亲为金氏。明朝中期以后,皇后的选择大多数从民间平民中选择。张氏的父亲张峦,原本只是乡野间一个普通的秀才,后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跃入国家最高学府,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