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鹬蚌相争的故事

鹬蚌相争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4:09  热度:10℃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它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讲开了他要讲的故事。

他说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

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

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提拿去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 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猜你喜欢

  • 求婚的手段

    何勇和小晶是大学同学,两人毕业后交往有段时间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晶变得越来越忧郁。何勇知道小晶犯愁的原因,未来的岳父是个房地产大亨,财大气粗,在市里牛气冲天无人能及,而自己只是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过几个日夜的苦思冥想,何勇终于决定向小晶

  • 茶振民族魂

    林姓老者话说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在广州设有十三家商号,可以和国外自由贸易,这就是直到现在还保有名字的广州十三行。十三行里,有一家商号,老板叫张自良。他常年经营的是海上运输业务,把中国的瓷器茶具运到英伦三岛,然后把对方的自鸣钟运回来。在英国,茶

  • 活死当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有一家丝绸铺,铺主姓杨,人称杨掌柜”,富甲一方。杨掌柜有个儿子叫杨聪,自小聪明过人,杨掌柜一心指望他长大以后能够金榜题名,光耀门庭。事与愿违的是,杨聪十六岁那年染上了赌博恶习,任杨掌柜怎么规劝、责骂也无济于

  • 天字第一号生意

    建康城东有一家经营杂货的商号,名叫大元昌。大元昌的掌柜姓郑名天顺,不仅满脑子生意经,眼光长远独到,还是个古道热肠、宅心仁厚的主儿,但凡街坊邻舍遭遇天灾人祸,他都会慷慨相助。按老理儿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最近两年,郑掌柜算是走足了背运,半

  • 刀王之王

    刀王之战清朝中叶,京城一派繁华。各行各业都有生意做,有饭吃。磨刀在各行业中地位不低,因为人们离不了这东西,低到做饭修脚剃头的,高到侠客士兵大将,都要用到磨刀匠。但磨刀业内同样也分高低,京城的刀王是东城王家的王天顺。王天顺今年六十岁,很久不亲

  • 驯马

    巴图的马屡次在那达慕上摘金夺魁,他自创的驯马经也被牧马人奉为宝典,声名播于草原内外。茶余饭后,众人面肃神凝,席地团坐,巴图吸溜”喝一口奶茶,环视一张张古铜色脸孔,便摇唇鼓舌,声情并茂大讲驯马经。崽马两岁分群单饲。食槽每月要垫高两

  • 伯埙仲篪

    西周年间,在离都城丰镐大桥数里远的丰水岸边,有一户人家,这家的男人早年间随周武王姬发征讨商纣王时战死了,只遗下寡妻孤女二人相依为命,眼下母女俩靠着捕鱼编织过活,女儿每天担着鱼虾和芦席到丰镐桥去叫卖,日子十分清苦。他们原本也住在丰京城内,男人

  • 牛拉犁耕地的来历

    远古的时候,石米湾(今浙江富阳皇天畈)是富春江边的一个大平原,这里住着富春和富阳两个部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两部落之间和睦相处,还相互通婚。富春部落酋长良祖的女儿嫏婵,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还心灵手巧,自然成了众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