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茶振民族魂

茶振民族魂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1:03  热度:9℃

林姓老者

话说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在广州设有十三家商号,可以和国外自由贸易,这就是直到现在还保有名字的广州十三行。

十三行里,有一家商号,老板叫张自良。他常年经营的是海上运输业务,把中国的瓷器茶具运到英伦三岛,然后把对方的自鸣钟运回来。在英国,茶具可是个比银子都贵重的物件,非大富大贵人家不得使用。自鸣钟运回来更了不得,贝勒格格们一见这东西,到了整点能自动飞出个小鸟,叽叽喳喳叫一通还飞回去,都稀罕得不得了,花多少钱也要收藏一个。所以几年下来,张家商号就成了广东十三行的翘楚。

张家商号越来越兴旺,英国商人约翰森看着眼红,就找上张自良,说想合伙经营。张老板对这个约翰森早有耳闻,仗着洋人身份唯利是图,就没答应。没想到约翰森一怒之下自起炉灶,在英国本土集资也办起了运输船队,和张家商号对着干起来。

约翰森的手法就是照猫画虎,也让手上的几条海船装了百多箱茶具,还学着张自良用米糠填好空隙,以防破碎,一路风波运到英国出售,然后把自鸣钟运到广州出货。不过约翰森这家伙没安好心,一开始就在英国压价,张老板的茶具卖十两一套,他卖九两,为的就是挤垮对手,好独占市场。

张自良没办法,只好跟着降价,最后一算账,收支表面看基本持平,但要是减去在海路上的破碎损耗,可就亏大了。要知道海上无风都三尺浪,再遇上大风浪,人都有危险。所以瓷器即使有米糠减震,通常都会破碎三成。

张自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难道眼睁睁地看着洋人抢走生意?这一天他心头烦闷,就去一家茶馆喝茶。这茶馆是安徽茶商郑老板开的,茶名雾里青,这是张自良最爱喝的茶。平时张自良越喝越舒畅,可今天一想到生意的事,就不由唉声叹气起来。这时,邻桌一位长袍老者看出他有难事,就问起来:“这位老板,敢问是有什么难事?老朽姓林,说出来不妨替你开解一下。”

张自良看了眼对方,觉得老者目带慈祥,就来了个竹筒倒豆子,都讲了出来。老者呵呵一笑,说道:“这有何难!”他悄悄附到张老板耳边,说出一个办法。

张老板一听大喜过望,回到船上立刻吩咐伙计:“大家快买绿豆!”

绿豆玄机

再说约翰森,他正洋洋得意,虽然也有点小亏损,但他是不怕的,因为他身后还有一帮英国贵族股东支持,只要挤垮张家商号,还怕以后不赚钱?可当张自良的第二批茶具运到时,他就傻眼了。张老板这一回不但主动降价,而且降得比他都狠!约翰森卖九两的,张老板只卖七两。原因只有一个,在海路上他的茶具没有任何损耗,完好率百分之百!

这一次,约翰森的茶具只好赔本赚吆喝了。因为他的瓷器损耗还是三成,当他也降到七两,勉强出货后,大赔特赔的英国股东们都要跟他拼命。

大伤元气的约翰森返回广州后,百思不得其解,张自良为什么能把损耗降到最小?他派手下全天候监视张家商号的举动,不多时得到了消息,说张老板这一回没有像往常那样大量采购米糠,而是买了许多袋绿豆。约翰森挠挠后脑勺,也有样学样,买了一些绿豆倒进装瓷器的箱子里,往地上一摔,“哗”的一声,瓷器都碎了。

约翰森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正在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又有手下报告,说有一件事很奇怪,他看见张家商号的瓷器装箱后,上船前,都要在码头上用水淋,一夜要淋好几回。

一语惊醒梦中人,约翰森不由举起了大拇指:“中国人,聪明。”他立刻吩咐手下,买绿豆,装茶具!

原来装在瓷器箱子里的绿豆淋了水,没几天工夫就会发芽,然后盘根错节地挤满瓷器间的每一寸空间。这个防震效果可比米糠好多了,难怪张家商号的瓷器即使越洋过海,也没一个破的。

看破绿豆玄机,约翰森还是照猫画虎,然后对方卖七两的,他卖六两,不信就挤不垮张家商号!

棋高一着

面对这种恶性竞争,张自良只好再次去雾里青茶馆,向那位林老者求教。这一回老者没在茶馆里,却在茶馆后面的茶叶店里,对着琳琅满目的雾里青茶叶罐出神,一旁另一位胖点的老者躬身侍立。张自良一看这架势,以为这位老者多半就是茶叶店的东家郑老板,就上前拱手施了一礼:“郑老板,张某又来求教了。”

一旁的胖老者闻言慌忙纠正:“我才是郑老板,这位乃是林——”老者立刻制止:“不用多说,叫我元抚吧。”张自良也无心细想,立刻说出自己的难处,求他给想个主意。

林元抚想了想,目光落在茶叶上,不由呵呵一笑:“这有何难,徽茶雾里青乃是天下茶叶翘楚,正好能解决你的难题。”说毕又轻轻说出一计。

张自良自然言听计从,他命令最可靠的手下在密室里装箱,然后亲自监督装船。飘洋过海后来到英国,张老板又包了个大仓库,在仓库里秘密开箱,然后才开始发货。令约翰森大惊失色的是,这一回张家商号的瓷器价格又降了,他卖六两的瓷器,张家商号降到五两!

这一回张家的保密功夫没有白费,约翰森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查出对方降价的奥秘。难道也是赔本赚吆喝?可是看张老板整天一副笑呵呵的样子,根本不可能!无奈之下,约翰森耍起了流氓,他请他的英国贵族股东操纵政府,用阴暗手段对张家商号展开商业调查!

于是在一个清晨,约翰森带着英国政府官员堂而皇之地砸开张家仓库,打开茶具箱子,里面的东西又一次让约翰森翘起了拇指:箱子里的瓷器不再用绿豆芽减震了,换成了雾里青茶叶。要知道雾里青茶叶一到英国就大受好评,价格远在茶具之上。这样一来,瓷器即使有了损失,但是茶叶能补上,并且还有赚头。

佩服归佩服,约翰森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他冷冷一笑,暗道:你们先别高兴得太早,看看究竟谁才棋高一着!

穷凶极恶

到了这个时候,竞争就白热化了。张自良想,你约翰森就是学着用茶叶给茶具减震,成本和我还是差不多,价格相差不会大,鹿死谁手还说不定。没成想,就在张自良在广州码头卸货的时候,伙计慌里慌张地跑来报告,说约翰森在码头另一边也在卸货,他口出狂言,说张老板在英国卖五两的瓷器,他现在敢卖二两!

张自良还以为听错了,要知道这个价低于中国本土的收购价,就是折算上茶叶和回运的自鸣钟的利润,也是稳赔不赚的,他不会发疯了吧?

猜你喜欢

  • 我隔壁的房间里有鬼

    啃着早上剩下的半个馒头,我仰头看着天上那厚厚的云层,叹道:“工作没找到就算了,钱居然也丢了。唉,现在连睡的地方都没着落了,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吗?”但仔细一想,这又能怪谁呢?还不是自己没用么!现在赶紧找个地方避雨才是正事。跳下长椅,寻

  • 老田的梦中奇遇

    老查、老黄和老田是扁担友。何为扁担友?就是解放前在一起挑扁担,只要有一人在路上病了,他的东西由扁担友分挑,还要照顾好病人回家,就是关系非常贴的人。谁也没有想到老田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家人请了几位医生诊治,都不见好转,最后一位医术

  • 赌鬼奇遇

    从前在山东省济南市有一个叫方政的人,从小就嗜赌如命,人人都称他为徒鬼。家里让他赌得一贫如洗,尽管父母苦口婆心的劝他,但他当作耳边风,依然爱赌。最后赌得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方政才感到后悔当初没听父母的劝告。父母见他有悔意,便把私房钱拿出来给他做

  • 灵魂告别

    别以为生活在世上的人懂得规矩,规矩连死去的灵魂也不缺。懂规矩,受人仰念;无规矩,受大家的厌烦。不过,活人分手,打个招呼,告个别;这好理解。如果哪位灵魂临做鬼的时候来告别,就令人毛骨悚然了,至少让你咂摸咂摸嘴:咋回事呢?哎,这是真实的故事——

  • 水管里的人

    我反反复复作着同一个梦,梦中梦醒,汗水淋漓。 -啊,水管水管又是水管。 我不受控制的窝在墙角,抱腿止不住的颤抖。疯了我真的要疯了。 自从搬进这个廉价公寓起,6天了,无止尽的反复重播,一个人活生生的塞住在水管里。 记得那人低哑的声音响

  • 小偷灵异事件

    去派出所办新身份证,闲聊中,听民警讲了一件很神奇和费解的事.事情是这样的:++小区一个老太婆去世了,是个孤寡老人,没什么亲戚.去世后,她的遗产也没有人继承.传说,这老太婆曾经很有钱.这个消息当然也传到了坏人的耳朵,于是一庄离奇的盗窃案出来了

  • 乡村鬼事

    阿A是我小学最要好的朋友,她和我同村。她的身世十分可怜,远不及我生活得幸福。记得父亲说过翠云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上吊死了,而她父亲真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浪荡子,家里两个女儿落下不管,跑去沿海打工过自在逍遥的生活。她母亲的死确实是一件玄而又玄的

  • 接人的鬼车

    那天夜里十一点五十整,王强和同事张玲因加班到很晚,以至于没有公车做了,于是出了公司大门来到公交站台,希望在此拦截一辆出租车,两人等待了许久,别说出租车了,就连个人影都没见到,两人心中奇怪,按照往常,常常会有出夜车的,可今天怎么一个都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