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亲的盛宴

母亲的盛宴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1:06  热度:12℃

我刚要去一趟县城,隔壁沈阿姨便一路追来,在沙石路上走得颤颤巍巍。

她站在我跟前,满脸歉疚地说:“我想叫你从县城带点菜。”她掏出一把零钱,边想边说:“一块豆腐,我儿子最喜欢吃豆腐;再带一些碎精肉,我儿子不喜欢吃油腻的;再带点海带吧,我儿子从小喜欢黄豆煮海带。”

临走前,她千恩万谢,说一定要帮她把菜带回来,她儿子很快就要回家了。

下午,我从县城回来的时候,沈阿姨已经在家里张罗开了。她把家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她知道儿子怕脏,所以把灶台擦了又擦,直到所有的瓷砖闪闪发光。她把春天里晾晒起来的笋干浸在水桶里,把咸菜用清水洗净,又把腊肉从屋檐上解下。

她知道儿子喜欢吃野菜,于是又拎着菜篮子到田野里挖野菜。她一路哼着小曲,步履翩翩。

我知道她此刻的心情。在每一个母亲的心里,儿子的归来都是一件隆重的事。她们要准备儿子喜欢吃的菜,做儿子喜欢吃的饭。

想起我每一次回家的情景,母亲总是在两天前就准备好我爱吃的菜。

我回家那天,母亲欣喜而忙碌。她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团团转。她顺着记忆,寻找我喜欢的菜。

她知道我喜欢吃红烧鸡爪,所以每次我回家,餐桌上总少不了这道菜;她知道我喜欢吃油渣,所以总是在前一天从菜场里买来板油,头一天晚上做好;她知道我喜欢吃干饭,所以我回家的日子,她总是把饭煮得特别干。

有很多次,我看到她端着饭碗,细细地咀嚼着米饭。我知道,坚硬的米饭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我说:“以后把饭煮软一些。”她不听,说:“你们年轻人吃不来这么软的饭,我只要往自己碗里冲点开水就好了。”所以我在家的日子,母亲差不多每天都吃着泡饭。

我在菜场里见到过无数的母亲,听她们买菜时笑盈盈地说,给我来点什么什么菜,我儿子要回来。那一刻我总是特别感动。

我知道,每一个从外乡归来的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吃母亲做的菜。因为只有母亲知道自己孩子的喜好。他们能从母亲的菜里吃到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喜好。在家里吃到的每一顿饭,都是母亲为我们精心炮制的盛宴。

猜你喜欢

  • 偷看了老公的手机他差点把我掐死

    为了爱他,我背叛了父母34年前,我就像一个骄傲的天使来到人间,从记事起我就记得身边的人都很喜欢我。长成少女时,身边围着一群爱慕者和追求者,可我对他们从不动心。直到有一天,胜辉(化名)出现,他不帅不壮不英俊,家境也很平常,但就是这样一个相貌平

  • 木镇的屋檐

    我居住的木镇,房子所有的烟囱朝上,所有的屋檐向下,房檐下鸟巢所有的鸟雀头朝外。是的,在冬季,最避风寒的就是在黄昏时回家找一个栖身的屋檐。早先木镇的人死了,坟墓里脚都对着村口的方向,好像翘向屋檐,伸到屋里去。每次从外面回来,我都感到木镇局促与

  • 恩爱夫妻

    凌晨12点半,刚加完班的股票经济人王翔,肩挎手提包,拖着疲惫的身躯,迷迷糊糊地从裤带里掏钥匙正开门,忽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巨大的包裹,四四方方的大纸箱。王翔抱着纸箱开门而入,一眼就看到客厅里妻子躺在沙发上早已睡着,旁边桌子上用纱网遮挡的饭菜一

  • 岁月深处那盏灯

    出嫁多年,父亲在老家仍为我留有一间房。房间很大,小小的节能灯悬在高阔的天花板上,显得格外孤冷,恍若冬天雪夜里的上弦月,很努力了但光亮依旧微弱。于是,父亲又拿来了一盏小台灯,放在我床头的书桌上。他知道我有睡前看书的习惯。柠檬黄的一盏旧灯。“啪

  • 当爱情输给现实

    吴小小,28岁,知名上市公司白领,生活小资,长相俊美,追她的人络绎不绝,整天鲜花不断。可她总感觉她的白马王子还未出现,他应该是有理想,有报复,前景一片美好型的男人,可是好男人不是已经结婚就是名花有主,眼前的这些男人都是只知道看重女人长相,花

  • 棉袄

    初冬,晴雨不定,寒暖不匀。穿衣就成了麻烦:多了厚重,少了寒凉。我又是一个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人,这几日的衣服实在是穿得没了分寸,又遇到头疼眩晕,格外地难过。今早,翻出羽绒小衣,披上了薄呢风衣。到了学校,换上一件运动外套,轻暖适体。特别是大课间,

  • 生命

    那是内蒙古的一个村庄。上世纪70年代。我还很小。我跟随当兵的父亲,千里跋涉,进入了一座村庄。父亲从军学医,部队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他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我们正进入村庄时,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正被哀伤笼罩着,那是一个即将消逝的生命带给亲人的

  • 蓑衣:一蓑烟雨渡寒凉

    依旧水湄,一只白鹭婉转啼鸣,像临水照花的美人,水袖轻舞,甩出一蓑烟雨。另一只白鹭翩然莅临,像俊雅飘逸的白衣书生,隔水相望。蒹葭苍苍,有水的地方就有一段清澈的相遇,有荻花飘荡的黄昏,就有蓬蓬的白茅濒立于水岸。茅草在守望,在春日吐露淡淡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