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有一种至爱叫“血脉相连”

有一种至爱叫“血脉相连”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8:57  热度:9℃

“爸,你能看见我吗?”

“能。”

“吓你一跳吧?我也成光头了,和你一样啦!哈哈,可以省洗发水了啊!”

病床上的父亲看着女儿一头乌黑的秀发没有了,顿时明白了实情。这个无论手术还是换药都咬紧牙关,忍住疼痛从不落泪的汉子,此时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眼泪流了下来。女儿赶紧哄着父亲:“爸,你别哭啊!只要你能好,我怎么都行。”

这位乐观坚强的女孩就是19岁的山西临汾蒲县女孩王慧——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王慧应该正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深造学习,在主持人的梦想之路上快乐地飞奔。然而,去年的一场大火改变了她的人生。

2012年5月底,读高三的王慧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最后的冲刺,离高考还有10多天,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备战都是那么地珍贵。那天,王慧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课,一个电话把她从学校叫到医院:“你家出事了!”

急忙赶到医院的王慧顿时傻了眼,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父母在家干活时,不慎引燃汽油导致爆炸,两人同时被烧伤。母亲全身30%烧伤,父亲80%特重度烧伤。看着几乎面目全非的父母,王慧一下子瘫坐在地。

彼时,已经拿到艺术类播音主持合格证的王慧,连上哪所大学都规划好了。然而,父母的手术恰巧安排在高考当天,王慧毅然决定放弃高考。弟弟妹妹还没成年都在上学,作为家里的老大,王慧觉得自己必须做出这个艰难决定。“从看到爸妈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这个家的担子必须由我挑起来。”放弃了高考,主持人的梦想也就此止步。王慧还要面对紧张、压抑、焦虑和无助。一夜之间,她似乎长大了。为了省钱,王慧的妈妈刚有好转就出院回家了,已经四处举债的他们恨不得一分钱能掰成两半花。

一晃4个月过去了,这期间,父亲连着做了5次植皮手术。王慧彻夜守候在父亲跟前。喂饭、换药,将伤口渗出的分泌物送检,一天护理知识都没有学过的她俨然成了一个小护士。先消毒,然后再调药,然后再把药贴剪成和伤口差不多大的面积,贴上去,然后再缠绷带……即便已经重复了无数次,但每一个步骤,王慧都小心翼翼丝毫不敢马虎。一个人忙不过来,不吃饭是经常的事。几个月下来,本就瘦弱的王慧又瘦了六七斤。

然而,父亲自己的皮肤已无法进行移植。接连的几次手术已经让家里负债80多万,就连父亲平时谋生计的运输货车也早已变卖,亲戚朋友能借的早就借过了,10多万元的“人造皮源”实在是买不起。眼看着王慧父亲的病情越来越糟糕,医生们提出建议“近亲献皮”。王慧连疼不疼都没问一句,就对医生说:“用我的皮吧!”

医生们震惊了,往常父母为孩子献皮的很多,但孩子为父母献皮,医院还是第一次遇到。

2012年9月15日,手术开始了。从剃头发到进手术室,王慧始终表现得非常坚强、乐观。当医生的手术刀从头顶割下去的那一刻,王慧心里仍惦记着父亲。“医生,请您尽量多取我的皮,少取一点爸爸的。”

“就一直往里边打水,很难受,头皮胀得厉害,打了五六百毫升的药水,才把那个头皮撑起来,疼得不行。”回想起当初难忘的那一幕,王慧没有掩饰那份疼痛给自己带来的“后怕”,但是只要想到父亲能够好起来,“多大的疼痛都值得!”头皮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医生取的是王慧的断层皮,神经末梢完全暴露。即便打了麻药,那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疼痛。最后医生共取了王慧相当于全身3%的皮肤植到了父亲身上。然而,比植皮更痛苦的是换药。“头皮上的新肉和纱布紧贴在一起,每换一次纱布就像是撕下一层皮。”现在想起来,王慧还心有余悸。

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术后,为了不让父亲担心,王慧一直戴着帽子遮掩着。直到有一天,看到父亲心情终于渐渐好了起来,王慧才摘下帽子让父亲看到自己的“光头”。“爸,我的头发很快就会长出来的,你也会很快好起来的啊!”

如今,王慧的父亲已经回到了家中。由于家庭困窘,本应该在医院继续养伤的父亲决定回家养伤、复健,待情况稳定后再择机做整形手术。在家里,王慧不仅要照顾父母的衣食起居,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晚上帮父亲翻身,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还要尽力哄着父母开心。王慧用自己的乐观支撑着爸妈那颗脆弱的心,“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有一段时间,父亲不忍心“拖累”女儿,情绪很不稳定。王慧说:“哪怕你们就是治不好,甚至将来不能动了,我和弟弟妹妹回家起码还有个依靠,有个能诉说委屈的人。如果你们不在了,我们还有家吗?”

王慧常常会想起以前那些快乐时光:过年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院里有篝火,一起放炮仗,多么快乐……她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快乐永远不会走太远。

如今,王慧的经历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网友们把这名“割皮献父”的孝顺女孩称为“最美女儿”。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3”第一季度网络人物的王慧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不过是想做个有爸爸、有妈妈、有家的孩子。”

有一种至爱叫“血脉相连”。再疼再痛,再苦再难,只要有父母在,家就在。

猜你喜欢

  • 我们的孩子为何成不了爱迪生

    1858年,11岁的爱迪生开始在休伦镇至底特律的火车上卖《底特律报》。他一般是早上7点抱着一大摞报纸登上火车,卖完后晚上十点多钟才能回到家里。在车上卖报纸的爱迪生虽然常遭列车员的驱赶和打骂,但他并不觉得这有多累和多苦,最让他觉得难办的是,每

  • 像卖面包一样卖酒店房间

    从2011年9月下旬开始,许多手机用户都发现一款名叫“今夜酒店特价”的手机应用非常实用——只要每天快到傍晚6点登录这个页面,便可以浏览到自己所在城市有几家甚至是十几家星级酒店以半价或者更低的折扣出售房间。靠这款免费的手机应用,一个名叫任鑫的

  • 成功容易,忽视也容易

    人们经常问我,在那六年时间里,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没有成功,而我却成功了,我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我觉得容易做的事情,他们觉得不去做更容易。我觉得很容易设定那些能够改变我人生的目标,他们觉得不设定更容易。我觉得阅读那些能影响我的思考和想法

  • 评刘邦和项羽——兼论人生的起伏

    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周末年,华夏经历了春秋战国的长期动乱后,终于迎来了江山一统的新局面。天下草创的秦帝国缺乏治理偌大江山的经验,也无前车之鉴可循。秦始皇一方面统一制度,加强集权;另一方面施行苛政,激起民怨。始皇驾崩后不久

  • 乞丐猫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话真是极有哲理。那时候,我们和往常一样在门可罗雀的小卖部百般聊来的吃着晚饭,突然间我耳边传来了一声可怜兮兮的猫叫,一场凄惨,他的样子十分滑稽,虽然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但是浑身灰蒙蒙的,好像在地上打了滚似的,肚皮非常大

  • 烈火赠凤雏——顾璘和张居正的故事

    清代的蔡岷瞻评价明朝的皇帝和宰辅时这么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明朝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非常荒唐:有迷恋御姐的,有喜欢木工的,也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如此一个王朝居然也能延续276年之久,全赖明初设立的“内阁制”。明朝

  • 小花仙

    从前,有个小女孩她叫美美。她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了,所以她是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她最好的朋友是她养在花盆里一棵不知名的植物。这株植物是她在孤儿院的后山发现的,发现它的时候,植物叶子黄黄的就要旱死了。于是她就把植物挖回来放在花盆里养,每天都给

  • 少年心思当凌云

    我姓安,叫兴国,弟弟,叫兴邦。爹起的。村里人都习惯叫我兴国,不带姓,叫我弟弟安邦,带姓不带兴。爹读过几天书,具体读过几天,没人知道。村里人都知道爹有学问,翻着字典给村里的孩子起了不少名。一个叫凌云的女孩子,爹说她的名字也是他起的。我不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