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需求创造价值

需求创造价值

收录日期:2025-11-20 22:23:58  热度:9℃

在一个小镇上,相隔不远的地方开着甲乙两家超市市场,所卖的东西也基本一样,价格也差不多,但是甲超市总是比乙超市的生意好,乙超市生意冷清,陷入窘地,于是乙超市的老板派人到甲超市暗访,调查原因。

暗访的人每天都去甲超市那里搞调查,不超过3天,调查结果就出来了,那就是甲超市的管理混乱,还经常丢东西,比如几棵葱、几头蒜,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而拿这些东西的人都是那些60岁左右的老人,想趁超市管理松懈占点便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人家的销量就上去了。

乙超市的老板对此很是不解,就亲自走访了一番,也没看出端倪。于是,乙老板放下架子,到甲老板那里取经,乙老板说,“论做生意,我真赶不上你,我决定关门了,但是能请你告诉我你这生意这么好的原因吗?”甲老板笑呵呵地说,“其实我也没什么高招,本来超市利润就不高,我肯定会精打细算的,但是那些爱占小便宜的老人们,散菜没有标签,你是管不住的,不如让他们得逞,也就一两元的损失,这样他们肯定会买点别的东西回家,他们还会告诉附近的人来这“买”东西,结果呢,销量上升,并且无形中就为我们超市节省了广告成本和管理费用,生意自然一天比一天好。”

听到这里,乙老板才恍然大悟,果真是“需求”创造价值。

猜你喜欢

  • 差异在业余

    一个人一生的业余时间比工作时间长得多。如果从二十岁开始工作到六十岁,每天工作八小时,也不过工作了十三年。如果按每周工作五天计算,工作时间就不到十年了。在四十年中,除了工作和睡觉时间之外,剩下的业余时间则有十七年。这十七年业余时间,只要持之以

  • 其实人生不用那么急

    我年轻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叫《悉达多》,另一个名字叫《流浪者之歌》,作者是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悉达多是佛陀的名字,但这本书讲的不是佛陀的故事,它讲一个婆罗门的年轻人,养尊处优,长大后他出家了,学了所有的法门,但他觉得学这么多法门没有用。于

  • 别总把“完了,完了”挂在嘴边

    我有一个朋友,她先生遇到什么事情,都说:“完了,完了。”一次,别人送他一盆很好养的花,他每天对着花说:“完了,完了,掉叶子了,它要死了。”没几天,这盆花就死了。又有一次,朋友家换灯泡,28个白光灯要换成28个黄光灯。电工换第一个灯泡时说:“

  • “尾数”制胜

    这是我的一位同学对我讲的她的求职经历。前不久,得知本地一家十分有名的公司要招一名采购员,因受到金融风暴波及刚从沿海归来在家赋闲的她便前去应聘。经过一番测试,近百位应聘者只留下了我这个同学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随后,总经理亲自面试,他提出了几个问

  • 人生不需要太多条件

    世间,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往往让人羡慕。有人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仍是国民中的“贵族”;有人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人生起点他们就赢了草根一族。他们优越的生存条件,是很多人尽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

  • 像燕子衔泥那样找回朋友

    一个朋友,五六年没见,彻底失去联系。一日,我收到一封邮件,是他发来的。说来传奇,他偶然看到一篇我写的文章,其中一个细节只有我俩知道,于是,他认定那个笔名后藏着一位故人,他再搜那笔名,找到我的邮箱。然后,我们发现竟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再后来

  • 吃螃蟹的狐狸

    童话故事只在小学时候写过,今年夏天突发思想重新拾起,不知在青年小伙的笔下,儿时的故事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展?很久之前有一只狐狸,他特别的喜欢吃螃蟹,他也只吃螃蟹,每天都有数不清的螃蟹被他吞下肚子,他对螃蟹的热衷是那么的渴切,以至于没过几年整个

  • 世俗与常态

    我住的街巷里,隔壁有一家人,男主人是个主管官员,逢年过节,他家总是门庭若市。有一年秋天,男主人因事被免职了,接他位子的后任,刚好住在斜对门。到了中秋的时候,进出这条巷子送礼的人,照旧很多。有一天,前任主管最小的孩子站在门口玩耍,正好看到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