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攀上正确的梯子

攀上正确的梯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4:50  热度:10℃

身为作家和教师的拉比·哈罗德·库什纳先生曾告诉过我这样一个极其有趣的故事:有一个聪明好学的斯坦福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在期终考试中,再一次取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作为嘉奖,他的父母给了他一笔丰厚奖金,让他到亚洲尽情游玩,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在印度游玩期间,他有幸结识了一位宗教大师。大师问他道:“年轻人,你那么刻苦地学习,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吗?”

“不,”年轻人断然否认道:“我对做一名医生没有丝毫的兴趣,我的目的只是想超过我最好的朋友,超过所有的人。”

大师换个话题问道:“你心中理想的妻子是什么样?”

“我不知道,”年轻人回答道,“但我一定要打败所有的追求者,把我们学院的校花追到手。”

大师对他说道:“年轻人,你并没有意识到,你的竞争和成就观念正在毒化你的心灵。你所谓的成就,就是没日没夜地学习,以期在考试中取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名次;你理想的婚姻不是找到一位最适合你的女人,而是赢得拥有最多追求者的女人的芳心。战胜别人,获得第一,这就是你心中的功成名就。”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聆听着,大师继续劝诫道:“我希望你能放弃对这种成功的追求,加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道分享宁静和关爱。”

年轻人经过认真、反复的思考,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打电话告诉他的父母,他已决心退学,也不再回家,他要一直生活在这里的静修院,随时聆听大师的教诲。

六个月后,他的父母收到了他的来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对我在上个暑假所做的决定非常不满,但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个决定让我快乐无比。我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平和。这里没有竞争,没有追赶,只有分享和和谐。最令我感到开心快乐的是:我已经成为整个静修院中第二个最受大师器重的弟子,而且,我坚信,到6月份,我一定能成为最受大师器重的弟子!”

年轻人可笑可悲之处在于,他理解的竞争和成就的含义是——比别人做的快、比别人做的多。他没有意识到,做什么比怎样做更为关键。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人们毕其一生的时间,努力去攀登成功的梯子,当爬到梯子的顶部时,才猛然发现,这个梯子靠在了一个错误的建筑上。”

倘若目标错了,那么无论你在梯子上攀登得多快,攀登得多高,哪怕是第一个到达目的地也毫无价值。攀上正确的梯子,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猜你喜欢

  • 80后的9个人生底线

    1、一定要相信30岁很快就会到来,无论你是在魔兽、cs还是蹦迪泡吧,就算装得再嫩,岁月总会在你的心里留下烙印,掩饰永远都不能改变事实,办法只有一个:提前做好准备,即使你现在只有18岁,脸皮还能掐出水来。30岁一过,一样是人老珠黄一根草而已,

  • 你已经把权力交给了别人

    马云在一次接受记者的访谈时,曾说过这样一件事。大概是他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他和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吵了起来。这个男同学人高马大,平時喜欢欺负人,几句言语不和,就一拳打在了马云的脸上,马云的鼻子当场就流出了血。当时马云又

  • 对不起,我拒绝凑合的人生

    01头几天和朋友吃饭,回程的路上聊起我们的父母,有一个共同感触就是——上一代人习惯了凑合过日子。朋友说她小时候和妈妈去旅行,每次都是面包、火腿肠凑合一顿。有一次她们去杭州玩,沿着西湖走了半圈,走得大汗淋漓,饥肠辘辘,然后妈妈带着她到一家餐厅

  • 出口在低处

    某日下午,我在室内看书。忽听嗡嗡声不绝于耳,于是循声望去,原来是一只大昆虫正振翅不停且用头拼命撞击天花板。我把离它最近的窗户打开,默念着快到窗户这来吧。还好,不一会儿它居然真的飞到窗前。可它偏偏在打不开的窗的上面飞来飞去。与此同时,我发现相

  • 这一关不过,一生过不好

    “我表达真实想法,我按这想法去做,别人会说我的!到时候怎么办?”这种问句,经常有人留言在我的邮箱里。我估计,“别人说我怎么办”可能是最常见的人生难题了。我们的教育里,服从讲得多:服从父母,服从老师。不知不觉,迎合他人就成了我们的第一选项。怕

  • 苦乐自如

    《天龙八部》小说中,有一个悲剧人物,叫游坦之,他遭恶毒的阿紫陷害,用铁铸了一个面具,镶嵌在他头上,使人认不出他真面目。后来终于除脱,却连皮带肉跟着面具落下,毁了容,从此无相。忽然说起这个故事,是因为友人想自高位退下而再三踌躇。看官,自小出来

  •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是现在的作协女主席铁凝一部中篇小说的名字,小说我没看,或者看了没什么印象,但这个名字我记住了。我觉得这是一句有意思的话。永远有多远?是谁在问?为何问?在什么年龄问?你是否也遭遇过这样的责问?我总是冥冥之中觉得有一天我的孩子会

  • 不合群的优秀

    一周的时间读了《摆渡人》。这是一部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心灵治愈小说。迪伦是个非常不合群的女孩儿。她认为学校是个专门消磨人热情、意志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迪伦眼里,同学们个个是“人形机器人”,说着毫无价值的废话,他们跟风盲从、不动脑子。男生们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