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提秘:谁是红军队伍中唯一的女将领

提秘:谁是红军队伍中唯一的女将领

收录日期:2025-11-21 12:02:01  热度:14℃

张琴秋

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介绍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重要将领的《解放军将领传》中,张琴秋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权威的《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也认定张琴秋是红军唯一的女将领。

在红军中,张琴秋并不是唯一的女性。如还有邓颖超、蔡畅、刘英、贺子珍、钟月林、邓六金等,也都参加了长征,但她们从事的大多为机要、秘书及党团妇女工作,没有在红军作战部队中任高级职务。1955年授衔时唯一的女将军李贞,在红军时代担任的最高职务仅为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唯一在红军作战机关担任过职务的女性就是张琴秋,她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的妇女独立团的团长(曾有文章写作“师”,实际是1000多人的团,是历史上建制最大的妇女部队),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这是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女战士在我党军队内所担任的最高职务),与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曾中生、傅钟等人并列为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陈赓、许世友、洪学智、陈再道、刘华清等这些威名赫赫的开国将领当时都是她的下属。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组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统一领导红二、四两个方面军,张琴秋与朱德、任弼时、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刘伯承、贺龙、关向应等二十位红军高级领导人同为西北局委员,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位女性。

张琴秋是个海归美女

1930年春,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五年的张琴秋,和丈夫沈泽民一起回国。在1931年1月7日举行的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尚未认清王明真实面目并支持王明的沈泽民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后,沈泽民被刚取得中央实际领导权的王明任命为中央宣传部部长。不久,为贯彻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王明派沈泽民作为中央代表,并担任直接对中央政治局负责的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但不久,在党内资历很深、见风使舵投靠王明的张国焘被王明任命为中央代表、鄂豫皖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沈泽民改任鄂豫皖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书记。

在去鄂豫皖根据地的路上,张琴秋和沈泽民化装成巨商夫妇。一个是西装革履的潇洒阔老板,一个是雍容华贵、美丽逼人的阔太太。在鄂豫皖苏区,张琴秋担任培养干部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刚来到鄂豫皖苏区时,大家都说沈泽民带来一位漂亮的夫人,对这个洋学生出身的女人能否当好军校政治部主任还有怀疑。但每天早上军号一响,张琴秋总是第一个来到操场,腰束皮带,斜挂短枪,一身戎装,英姿勃勃。当时红军女战士屈指可数,而女指挥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张琴秋以非常标准的军人姿态和响亮的口令使大家感到惊叹不已。进行政治动员时,她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雄辩的口才更令人信服。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张琴秋便预见到回国可能带兵,她不仅在校内的队列训练中非常认真,还同男人一样在夏季去搞野战演练,从摸爬滚打一直学到连、营、团的战术指挥。

张琴秋不但军事过硬,这位漂亮的女政治主任还能歌善舞,她组织宣传队,亲自教女战士跳舞,还组织了红四军团剧团,并编写剧本。在带剧团慰问部队和伤病员时,张琴秋自己也登台演出,真可谓“文武双全”。

张琴秋不仅文化素质很高,而且很擅长带兵打仗,是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1933年,川陕苏区反“围攻”时,一次,川军一个团从小路包抄到四方面军总医院附近。当时,张琴秋身边只有地方武装妇女赤卫营500人和医院保卫科的几十个男同志。她沉着地根据高山狭谷的地形安排了一个包围阵,待敌军进入山谷中突然卡住两头,然后她带领身边的人进行喊话宣传,说明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敌军进退不得,平时受军阀欺压的士兵又听到这些前所未闻的宣传,都停止开枪倾听喊话。恼怒的敌团长以手提机枪扫射不肯前进的士兵,激起了反戈相向。张琴秋乘敌内乱,率领妇女赤卫营冲下去,将全团敌军缴械。此事很快在全川传扬,《蜀笑通讯》和《中国论坛》都登载了“五百农妇缴一团”的奇闻。刘继兴考证,当时国民党的一些报纸,还把张琴秋说成“精通五国文字”、“能文能武,不下马可以写文章”的能人。

1935年5月,张琴秋率妇女独立团到达四川藏区杂谷脑镇,为总部筹集物资。在这里,妇女独立团遭到了盘踞在喇嘛庙的国民党武装的袭击。张琴秋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了解当地民情,在当地藏族群众帮助下,张琴秋决定消灭这股敌人,扫除红军前进的障碍,为藏民除害。但是喇嘛庙居高临下,墙高壁厚,敌人弹药充足,易守难攻,贸然攻击损失会很大。张琴秋决定从正面佯攻,另派一支奇兵迂回到喇嘛庙的背后的山上,从上往下打。还利用夜晚,敌人不易发现的时候,将交通壕挖到了喇嘛庙前。第二天战斗打响后,正面部队首先向敌人实施佯攻,凶恶的敌人见正面火力不猛,以为红军兵力单薄,便冲出庙来反扑。张琴秋沉着应战,接连打退敌人2次冲锋。很快,庙后的山上响起了红军的冲锋号,敌人在红军的前后夹攻下,损失很大,只好退回庙里据守。战斗持续了1天1夜,敌人眼看要守不住了,只好放火烧寺。张琴秋趁机命令女战士用树木撞开庙门,消灭残敌,扑灭了大火,缴获了大量敌人囤积的物资。战斗胜利结束,妇女独立团受到了方面军首长的传令嘉奖。

长征途中,张琴秋改任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其后,她在西路军任组织部长。在西路军远征新疆的征途中,她已临近分娩,仍负责指挥总部机关的直属部队,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在敌人骑兵的包围下,将孩子生在了戈壁滩上。西路军失败后,张琴秋因产后身体虚弱被俘。抗战爆发后,经周恩来向国民党点名交涉,张琴秋被释放回延安。在延安,她担任了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解放战争期间,张琴秋在中央妇委长期担任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张琴秋担任纺织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分管女工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部长。1955年授衔时,张琴秋因早已到地方工作,这位惟一的红军女将便没有被授予军衔。在“文革”风暴中,性格刚烈的张琴秋受到诬陷和打击,于1968年4月愤然以死抗争。1979年4月,党中央正式为张琴秋平反。

张琴秋先后结婚三次,第一任丈夫是大作家茅盾的弟弟沈泽民,曾任中央宣传部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病逝于1933年11月30日,享年33岁。1936年7月,在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之前,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结婚。在陈昌浩去苏联治病并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而无法回国不得不长期滞留苏联后,他与张琴秋的婚姻便名存实亡,组织上也同意了张琴秋提出的与陈昌浩解除婚姻关系的要求(陈昌浩另娶苏联妻子格兰娜)。1943年春,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张琴秋与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苏井观结为夫妻。苏井观在鄂豫皖苏区时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建国后任卫生部副部长。

猜你喜欢

  • 家教妙联劝人醒世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

  • 妙讽汪精卫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

  • 妈妈的假发套

    16岁的小涓即将中考。现在离中考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学校决定在这个星期六的下午召开中考学生家长会。星期三班主任老师就通知学生,让学生告诉家长。小涓心里很矛盾:自从春节过后,妈妈就开始莫名其妙地掉头发,现在几乎掉光了。虽然初夏的气温已经上升到

  • 黑女人

    赵头一早起来就不高兴了。赵头是工地的厨子,他一不高兴,就把锅碗瓢盆弄出很大动静,咣,咚,嘭嚓,一声赶着一声,在厨房里炸响。蹲在地上剥蒜的黑女人抬头看一下赵头,看一下赵头手里的铁勺把大片锅磕打得咣咣响,她扁扁嘴,没说话。赵头就是生这黑女人的气

  • 街上流行光头

    都说失恋像一场重感冒,病得再厉害也不打紧,就算不打针也不吃药,用不了几天就会痊愈。白小艺最近在闹失恋,是不是也像生了一场感冒,不得而知。但是失恋了的白小艺,行为举止有些异常,也不是异常,而是近乎疯狂,她跑到全市最贵的一家发廊,花了几百块钱,

  • 张代成娃

    张代成娃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别人跟他说什么他都不经过脑子,张口就说:“就是就是。”你说得不对,他也附和你;不好的,他也说好。他的母亲年轻就守寡,大约是怕再嫁后有了继父,对年幼的儿子不利,她一直不肯改嫁。张代成娃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百般

  • 非常邻居

    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小夫妻。这之前,我的对门邻居是一对老夫妻。半年前,这对老夫妻被他们的儿子接走了,于是就新住进来了这对小夫妻。因为有着要把现在住的这套房子卖掉,然后去买套新房子住的想法,所以,在这对小夫妻住进对门没几天,我就借着一次正好和他

  • 马路求爱者

    星期天,上午九时,即将当新娘的胡萍,翩然来到工人文化宫的门口,她要与一个陌生人约会。她今年二十五岁,是德华机械厂金工车间的团支部书记,业余爱好美术,眼下正在上一个业余国画训练班。前天晚上,当她从工人文化宫的课堂里走出来,已经十点多钟了,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