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离奇的凶宅案

离奇的凶宅案

收录日期:2025-11-21 04:24:16  热度:10℃

离奇的凶宅案

那时是1997年5月,全北京正在为白宝山一案投入大量警力。

那天晚上我和一个朋友去钱粮胡同吃饭,回来时碰到了朋友的一个熟人。

快走近时我突然觉得他浑身是血!只是一种感觉。但走近了打招呼说话时却什么也没发现,但还是有那种感觉,而且是一种很浓的血腥味。之后问朋友,你这个朋友是谁啊?

“哦,他叫大杨,原来是宣武的,刚搬到这没多久。你猜他住哪?”

“住哪?”

“就修车铺对面那胡同里的14号院。那可是有名的凶宅,我觉得他住进去后人都不对劲儿了……”

我说:“你闻到他身上有什么味了吗?”朋友的回答让我也吃了一惊:“嗯,是有肉店里那种味。”我问:“这大杨是做什么的?”朋友说:“40多了也没工作……”

后来就没再聊这个话题。

十多天后的一个晚上,派出所让我们出警去看一起非常怪的入室盗窃。去了后发现,地点就是美术馆修车铺对面那胡同17号院,和大杨住的14号院斜对门。

之所以说怪,就是这起盗窃案小偷被锁到屋里了,是治安大妈发现的。

可我们细一问就出了很多问题:第一,这个院有七年没人入住了,一直封着,小偷进去是为什么?第二,这个院里三间屋子全被大锁锁死了,而且日久天长都锈死了,小偷是怎么进去的?他的动机是什么?

可现场连院门口的大锁都完好无损。我们翻进院内发现要把锈死的锁打开真是很费劲,还弄碎了一块玻璃。直到把一间屋弄开,把里面的人带出来讯问时才发现是个19岁的大学生,不是小偷,身上只有手电和小刀。他说早就听说这里有凶宅,是来探险的。我们也联系了他的家人和学校,最后证实了他的话。我们发现这不过是几乎每天都有的探险猎奇者其中的一个,后来被治安大妈误当成小偷。

但我们对他是怎么被关进屋里的搞不清,所以没让他回去,一直在问他一些问题。

他后来吓哭了,说当晚他和几个同学比胆子,说去那间鬼屋转一圈再出来。后来就奔14号院去了,可他们准备翻墙时一个老头把他们叫住了,问他们为什么大晚上的翻人家院?几个孩子说了理由,老头说,现在这14号院有人住了,你们进去不怕人杀你们啊?说着用手一指斜对面的17号院子说,那院就我一人住,平时老锁着,反正里面也没东西,你们要探险的话就去那吧。说完就带着几个孩子去了那院。

据这个大学生回忆说,当晚那大门真的是老头用钥匙开的。后来老头又打开一间屋的门说,进来看看吧。其他的学生都没敢进,就都退到院外了。这个大学生胆大,就进去了,发现里面只有一些桌椅板凳,但全是尘土,就跟这老头说,我们白天没事给您打扫一下吧,你这儿太脏了,怎么连个床也没有啊?后来老头只是笑,说,谢谢你了,我救你一条命,你就算给我买个床也不过份啊。这大学生没听懂也没太在意,就在院里转了一圈,又回屋里准备看看,可一回屋再准备出来,就怎么也出不来了,使劲儿喊使劲儿摇门,才被治安大妈发现并报了警。

我们录完口供,很多人都在会上说这孩子是受惊吓了,有点胡言乱语,好在也没别的事,算不上刑事责任,就让家长领回去批评教育一下得了。

可一下会,师傅抽了半天闷烟,然后说这事没这么简单,这孩子被咱们问时都尿裤子了,我这双眼不揉沙子,这孩子说的都是实话!当时有一个已经快50的老刑警说,咱们打个报告,再去那个院查查,我觉得肯定有事。

两天后这件事批下来了,我们再去查。

17号院还是老样子,我们想查14号院,可又没实证,所以两天下来无功而退。直到第四天早上,一个老头出来遛狗,那狗走到一处草地,突然发疯般地冲向草地然后咬住一块东西不撒嘴了。老头一看是一个肉块!老头当过兵,1951年上过朝鲜,从狗嘴里抢出这肉块,仔细一看,觉得像人肉,就报了警。正好我们打报告在盯这件事,所以我们就接手了。后来经过九天非人的工作,我们又在附近找到了三块尸块,但都很碎。线索又断了,好像什么都突然消失了!

第13天,居委会找到我们说14号院老杨住的两间屋子这几天极腥臭!刚进六月就招了很多苍蝇。我们这才进到14号院。那天是我第一次进这个小院,当时是六月初,20多度的气温,可一进院就感觉浑身起鸡皮疙瘩!直到现在还记得一个同事说的话:我X!怎么跟进了屠宰场似的。大家听了都没吱声,但每个人的眼神都透出异样的感觉。

第一个进大杨那间屋的警察一脚踏进去,就听脚下“啪”的一声,等他低头看时才发现半个鞋底都泡在血里了!紧跟着他就坐到地上了。

大家才发现不到20平米的小屋,整个地面全被血泡满了!根本就没地儿下脚!

那天我们从屋里找出了17块碎尸。两个人的,有一个就在我们进来两个小时前被害了……

其它细节不便多说,那个案例共有四个被害者。我们把大杨抓住后,他说都是自己干的,但是被一个女人逼他干的。他供出了这个女人的名字和一些详尽信息。

我们又查这个女人,可这个女人早在6年前就在14号院被人用刮胡刀片杀死了。大杨根本不认得这个女人,但他怎么又知道这个女人这么多事呢?而且就连这个女人父母家在哪,家里大衣柜里有什么东西,大杨全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还有不可思议的一点,就是在我们出盗窃案的那晚,他正好杀完人,而那几个学生要翻墙进他家时也正是他分尸的时候。而且那天警察走后大杨去抛尸,也提到碰上过这么一老头,和那个大学生描述的一样,就连嘴边的那颗痣,都一般无二,当时那老头见他背着一个背包,就问用不用帮忙。大杨说不用。老头说,反正帮死人的忙也没什么。

大杨听这话就动了杀心,他本想把老头也骗回家杀死,但他又急于抛尸,就让老头在原地等他,可回来后老头没等他。他直到被警察抓都还以为是这老头告发的他。

我们后来又大量取证,直到我们调查自称住在17号院的那个老头时,发现根本找不到这么一个人,但也有人说这人是个传教士,以前在宣武门教堂见过他,但一直都没查到这个人……

案子是破了,但每个人心里都很沉重。那个踩了一脚血的警察小我三岁,现在是个商人。前两年聚会聊起这事,他的脸立马变了。

这个案子的确有很多直到现在还没完全解开的答案!当年经手过这事的所有人私下都把这案子定为跟鬼有关系,也当个鬼故事来说,有的越说越神,但当年真实情况基本就是这样……

猜你喜欢

  • 没有不冒风险的成功

    有两个美国青年,一个叫曼狄诺,一个叫克里斯。曼狄诺是一个敢于冒风险的人,而克里斯则是一个保守的人。一天,曼狄诺找到克里斯,说因为自己的资金不够,想跟他合伙养几百只鸡,开一个养鸡场。克里斯问:“有风险吗?”曼狄诺说:“当然有风险,成功率大约是

  • 先付出再收获

    杰克经历过多次跳槽后,决定自己创业。这时,杰克又结识了两个朋友,他们决定一起干。在公司筹备期间,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在快要筹备妥当之时,资金出现了短缺。杰克为此想尽了办法,不仅拿出了全部的存款,还打算把房产抵押掉。“你疯了吗?绝对不可以这样做

  • 机会也是一种实力

    月底返乡,在亲朋团聚的家宴中,姑妈兴冲冲地告诉我一件事:慧儿表妹在月底的教师招聘考试中,以面试和笔试均第一的好成绩,被县城的实验小学录取,目前正在进修学校参加培训,暑期开学就可正式上岗了。我当众向她贺喜,并许诺过两天就去进修学校看望表妹,顺

  • 公鸡喔喔啼

    小伙伴们约好明天早晨去爬山,大家都推荐公鸡来叫早。你真的会那么准时吗?没问题!我一定让大家满意。别担心,你没听说过母鸡咯咯会生蛋,公鸡喔喔会报晓吗?报晓?你真是小笨猪,从古到今,人类常常请公鸡去报晓,因为天一亮公鸡就会喔喔啼。是呀,无论晴天

  • 绕过“弯路”等于走更大的弯路

    工作以后,父亲经常对我说,工作中不要怕走“弯路”,更不要试图绕过“弯路”。起初,我对父亲的话不以为然,彼时的我意气风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可是很快,父亲的话就应验在了我的工作中。那天,公司有一张计划表需要我用两个小时完成。

  • 凭本事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

    偶然在某公众号里发现自己的一篇旧作,居然有好几万的阅读点击。那一瞬间,我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暗自佩服自己,随手写的小东西也能引来万人围观。清醒过后,当然明白,这海量阅读与文章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跟自己的才华更是没半毛钱关系,应归功于那个公众

  • 摁坏了12部手机的拇指作家

    在201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名戴着眼镜,头戴小白帽的中年妇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就坐在人民大会堂的中央大厅参政议政。她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女科学家或各部门的女领导,而是从大西北的黄土地上走来的一位回族农村妇女,她叫马慧娟,她的另外一个身

  • 100次的失败是为了101次的成功

    1949年,吴孟超在华东军区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前身)当住院医生,有幸成为裘法祖教授的学生。当吴孟超提升为主治医生,为选择一个固定的外科方向而迷茫时,裘教授对他说:“我国在肝脏外科方面还是空白,如果你有决心,可朝这个方向发展。”吴孟超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