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对毕业生之六大希望

对毕业生之六大希望

收录日期:2025-11-21 08:03:36  热度:9℃

今日为诸君毕业之期,得共会一堂,不胜荣幸。以吾个人视之,今日得与诸君相会,恐怕为最后一次,故今日所云者,可谓临别赠言,然依依之情,何能自已。

吾人从事社会事业,应尽之义务无穷,而互相之希望亦无已。今后之希望于诸君者,约有六端:

一、勿自满。满招损,谦受益——至理名言,毋庸喋喋。盖存自满之心,作骄必败,诸君勉之。

二、学与德俱进,勿懈怠。世间无处无学问,诸君勿以为毕业后而学足矣,因之懈怠。仍希望努力前进。

三、打破恶劣环境,努力奋斗。青年人心理纯洁,一入社会,往往变改常态。希望诸君出校改造社会,勿被社会改造。

四、做事有恒。青年人遇事务,始则极其热烈,终则意冷心灰。希望诸君要永久保持适宜温度,成则不喜,败则勿馁。

五、本良心做事,为社会服务。

六、为东大争光荣,具百折不挠之精神。诸君为东大天字第一号之先锋,希望好好打开山路,领导后起同学,为东大创一块有荣誉之招牌。

最后并希望诸君勿忘母校,精神勿涣散,感情永存在,双方互相期望,努力救国。

猜你喜欢

  • 一直折腾在想瘦的路上

    最近一直减肥,晚上只吃西红柿,瘦得很快,心情也跟着跌落……我深刻体会到,美食原来是人类重要的快乐源泉!不能吃看啥都不顺眼。回家的路上给家里打电话:“晚上吃啥呀?西红柿还是黄瓜,选哪个啊?”算了,选哪个都一样没劲!去年《美丽俏佳人》出了一本健

  • 云中的双子星座

    十几年前我在北京翻译《日瓦戈医生》。记得翻译第十四章《重返瓦雷金诺》时,我曾激动得几次搁笔,无法译下去。暴风雪袭击旷野中久无人住的住宅,四周渺无人迹,只有四只狼对着室内的灯光嚎叫。栖身室内的日瓦戈医生和拉拉陷入绝境,等待他们的不是逃脱便是死

  • 最远的距离

    现在想来,“人生若只如初见”,真是句太怅惘的话。大多数怨侣回忆起当年,多少都会这么感慨。就好像,1953年9月的某一天,蒋碧微得知,徐悲鸿直到去世,身边还珍藏着早年与她同在巴黎买的怀表。就好像,1968年4月,蒋碧微在台北的医院里,望着病榻

  • 教我用“3D”脑袋看世界的人

    大概是2011年元旦之后,我在香港机场的书店看到了一本书,名叫《新自然主义的家》。无意间翻到其中一页图片,那个家的设计让我心里“哇哦”了一下。我站了三五分钟,就看了这一张图。我很少会对一个东西喜欢到用“哇哦”来形容,但对这个房子我是有点儿迷

  •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十个要素。第一,房间面积要小。一卧,最多两卧,多出来的一个卧房当客房,或者等小孩儿长到青春期要求自己睡时用,或者偶尔夫妻吵架需要分房睡时用。每个卧房不超过十平方米,乾隆帝的卧房也不过十来平方米,平常人王气更弱,不僭越。

  • 在台风口放风筝

    上高中时,我没有想过今后会当一名程序员,进入大学后选择计算机作为专业,是因为我一个好朋友上的是中科大计算机系,为了和这个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也选择了计算机系。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学成名的,我当时也想利用大学的机会证明我的优秀。

  • 马可:在矛盾中寻找独立自由

    “第一夫人”完美秀背后的创业故事。在手工业日渐式微的今天,服装行业已经被大批量机器制品所淹没。作为服装设计师,马可一直觉得自己应当为这种缺乏个性的惨淡现状负责,因此她自始至终在与主流风潮相对抗,在寻本溯源的设计中追逐独立而自由的灵魂。在例外

  • 官场愤青冯玉祥

    把党政军捧场官员都骂一遍!在夏威夷大学汉密尔顿图书馆中文书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薄薄的蓝皮书,封面上印着《冯在南京》。封底标明乃是民国23年由政治研究社出版,作者曹弘忻在尾声声明:该书作于民国18年暑期,“我以我的名誉作保证,我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