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马可:在矛盾中寻找独立自由

马可:在矛盾中寻找独立自由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3:25  热度:10℃

“第一夫人”完美秀背后的创业故事。

在手工业日渐式微的今天,服装行业已经被大批量机器制品所淹没。作为服装设计师,马可一直觉得自己应当为这种缺乏个性的惨淡现状负责,因此她自始至终在与主流风潮相对抗,在寻本溯源的设计中追逐独立而自由的灵魂。

在例外中寻找内涵

马可是穿着母亲亲手制作的衣服长大的。那些衣物经过马可母亲的裁剪和加工,都拥有了自己的温度,穿在身上暖暖的,分外舒服,因此穿着它们长大的马可也拥有了一颗灵巧而柔软的心。

17岁那年,马可考入了大学,读的是模特专业。但为了设计出自己喜欢的衣服,马可转行学习构图,并很快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毕业后,马可拒绝了分配的单位,只身到广州闯荡,在一次又一次的跳槽中,她慢慢成长为一家大型企业的首席设计师,其间还获得了多个重量级奖项。但她觉得这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相反,她离自己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了。这让马可产生了创立一个新品牌的冲动。

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服装行业根本没有什么品牌可言,各大厂家所做的就是不断抄袭欧美港台的流行款式。“如果不能通过服装传递一种更为本质的内涵,那做设计毫无意义。”带着这样的信念,马可与当时的恋人毛继鸿一起在广州花园饭店对面的一间小店里租了一个柜台,并以那里为起点开始打造中国第一个设计师自有品牌——“例外”。

“例外”给中国服装界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初,因为缺乏销售渠道,毛继鸿只能通过朋友的关系把做出来的衣服放到其它专卖店里寄卖,结果3个小时内就售出了6件,不少人惊喜地发现,这个怪怪的牌子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它的衣服是会讲故事的。

当然,“例外”的衣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的,穿例外需要一种特殊的气质,马可曾经自豪地说:“穿着例外的人,内心要崇尚自由,骨子里还要有些离经叛道。例外只属于那些自信的、内心自由的聪明女人。不少女人花重金买虚荣,这样的虚荣例外给不了她们;也有女人花钱买自信,但例外的自信却只给原本自信的女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衣服找到自己真正的主人,“例外”也逐渐成熟了起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它终于建立了自己的专卖店,销量也节节攀升。

在无用中寻找奢侈

建立“例外”这个品牌,为的是给服装注入内涵,但反复思量后马可才发现,“例外”虽然特立独行,拥有自己的内涵,但作为商品却因经历流程化生产,因而缺乏足够的情感积累。

手工产品与商业社会有着本质的冲突,因此这个鼓励消费、不断淘汰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迎来真正的手工产品,在工业面前,手工显得无用。但马可却觉得,无用并不是一件坏事,她迫切渴望去做一些眼前未必有用、以后却能产生价值的事,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起来,近而冲击“天下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的现状。

于是马可成立了一个叫做“无用”的工作室,并设计出一批纯手工服饰,这些衣服从纺线、织布到晕染全都采用最古老的办法,并由人工完成,使用的也都是棉麻材料。衣服做好后,马可将它们全都埋到了地下,让时光和自然来完成后续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马可只是想法的来源者,而非整个效果的控制者,她只是听之任之,让衣服自己去记录埋葬它们的时间与地点,以及一切物质留下来的印象。

那批服饰出土之后,马可就带着他们远赴巴黎,参加了一场时装发布会。那场时装秀惊艳四座,一位来自黎巴嫩的女观众在看秀之后感慨道:“当现场的巨大帘幕轰然坠地,你顷刻之间打碎了全场所有观众的面具,在帘后,是你敞开的心。”

一年后,马可又发布了一系列新的作品,名为“奢侈的清贫”,这次所演绎的奢侈,就是马可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它无关价格与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化的东西,以时间和人心为衡量方式,而“无用”则是它的表现形式。

在相异中寻找相契

在生产“例外”和“无用”两个品牌的过程中,马可和毛继鸿也逐渐被外界认知。马可和毛继鸿其实是两类人,马可唯一想做的就是设计,对做生意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但毛继鸿却对市场营销方法有着天然的领悟能力。

开始创业后,毛继鸿与马可的分工非常明确,马可负责设计,毛继鸿则负责保对其进行商业运营。

在毛继鸿的精心运营下,“例外”得以迅速增值,拥有了不小的客户群。不管是对马可还是毛继鸿来说,能在人生里遇到这样一个与自己截然不同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志同道合的人,又能在与之共处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无疑是一件幸事。

因为风靡一时的“丽媛stytle”,设计师马可的名字开始为人们所熟知,但在“第一夫人专用设计师”的光环之下,马可依然是一个不断进行精神求索的矛盾体,不断与现代文明对抗着,在寻找灵魂归宿的途中载沉载浮。

猜你喜欢

  • 冤中缘

    王大牛是红旗镇镇办鞋厂的推销员。做推销就得经常往外跑。这天,王大牛又到市里推销他们厂新生产的一批童鞋。几个关系户跑下来,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钟。以往,他都是找那便宜的小旅馆住,今天天气实在是太热了,为了能冲个澡凉快凉快,这回他破例要了个带卫生

  • 眼睛

    周翔爱写诗,他常到江滨公园去观察那些谈情说爱的景象,寻找灵感,于是在文学刊物上经常出现他写的爱情诗。一天黄昏,他发现一条长椅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长发姑娘,便不由自主地走到姑娘面前,细细一看,才发现姑娘长着一双特美的眼睛,像清泉,如蓝湖,似山溪

  • 2080年的爱情

    2080年的一天,任明打开墙壁上的巨型视屏,找到电影频道。他看着看着,渐渐被吸引住了。这部剧名为《惊世奇情》的影片写的是20世纪初的一个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梦倩为了寻找自己初恋的爱人,拒绝了名利金钱等方面的诱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任明被感

  • 爱情回家

    和汉相恋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时,我带着一种沉醉走进了婚姻,语言的表达显得有些乏力了,只有用深情的目光去感读彼此的爱意。日子的流逝中,新婚的甜蜜渐渐地淡去,剩下的便是平庸与琐碎,家里渐有一些冷漠和沉闷,日子显得悠长而缺乏激情。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 手机缘

    顺发贸易公司经理李小姐到办公室刚坐下,就习惯性地打开手提包要用手机和生意场上的一位朋友联系一笔业务,她翻遍了整个提包,也没有找到自己刚花1万多元买的那部手机,接着又找遍了全身每一个口袋,也没有找到。她感到很纳闷,手机到哪儿去了这时,她突然

  • 送给妻子的鲜花

    4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忽然心血来潮,去了一个我根本不清楚为什么要去的地方。在那儿,我因为一个小小的偶然事件而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女子。那女子长得阳光明媚风采照人,一下子勾去了我的魂儿。我认为这绝对是命运的有意安排。她叫白玫,跟我一样也是个狂热的诗

  • 卡为媒

    说起来,我与梅的爱情,还要感谢那张小小的明信片。1999年底,古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处处洋溢着喜气,人们都在兴高采烈地准备“跨世纪”,迎接新千年的到来。那时我刚从医科大学毕业不到半年,在一家大医院工作,正是意气风发、踌躇

  • 被野雏菊唤醒的爱

    1晚饭后,餐桌被细细擦过,摆上了两样物件:钢笔和白纸。“国庆长假了,咱拟个计划吧。”纪楠轻声说。“唔,随便。”何军含糊地应。从结婚起,每到假日,纪楠就会搬出这两样物件拟计划。起初,何军觉得新鲜,欣赏纪楠做事周到,可十年八年过下来,他早不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