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三个学生一个爸

三个学生一个爸

收录日期:2025-11-20 22:29:37  热度:8℃

刚开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班的学习成绩迈上新台阶,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决定:利用周六召开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

初三,是初中阶段的关键,召开这次交流会意义重大。所以,我特意安排不但全班学生必须参加,还邀请所有家长也来旁听。这样,就可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的多重效果。

很快就到了周六。这天,秋高气爽,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看来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对这次交流会十分重视。

眼看开会的时间就到了,负责报到的班长急匆匆的跑到办公室,心急火燎地对我说:“李老师,家长基本都到了。就是张敏,李燕和王峰三家只来了一位家长。”

“什么!?他们难道当时没听清楚班上的安排?”听了班长的汇报,我一下急了。因为这三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在全班名列前茅,他们的家长都要在会上发言介绍经验的。他们没来,就打乱了我原先的安排。我吩咐班长,赶快把张敏他们三个叫来,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不一会,张敏,李燕,王峰相继来到办公室,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听说你们三家只来了一位家长?”

“是的。”他们三个低着头承认道。

我一见这是事实,一下子火了,准备好好批评他们一顿,可一想,还是听听他们的理由吧,或许他们中间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便强压怒火,和颜悦色地询问道:“谁的家长到了?”

张敏看看李燕,李燕又看看王峰,然后异口同声的说道:“我们的家长都来了。”

我有点生气,训斥道:“胡说,刚才班长还汇报说你们三家只来了一位家长,怎么说都来了?到底来的谁?”

“我爸。”他们三个还是异口同声的回答。

这才怪了,既然都来了,那还有什么说的。我决定把他们的父亲请来见见面。于是,我对他们说:“既然都来了,你们把他们请到这儿来,我有话对他们说。”

张敏他们三个出去了。不一会儿,他们三人相拥着一个人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一看,这个人不就是经常在小区收破烂的那个老头嘛。就不高兴的说:“我让你们把自己的家长请来,你把他叫来干什么?”

张敏他们还是异口同声的说:“这就是我爸。”

这不是更离谱了,因为张敏,李燕和王峰的家长那个我不认识?他们家我做家访时都去过。张敏的父亲是一个瓦工,李燕的父亲是果农,而王峰的父亲是名搬运工。这些我早就一清二楚,怎么今天冒出个收破烂的老头,而且三个学生都说是他爸?这真是让我匪夷所思,不得其解。

我一看这事十分蹊跷,肯定事出有因,就给老人让座,又给他沏了杯茶,然后耐心地询问起来。

原来,这个老头叫林育生,以收破烂为生。虽然收入有限,但为人乐善好施。多年来,用自己的积蓄无偿帮助贫困学生。张敏,李燕和王峰学习不错,但都是家境都比较贫困。大前年,市上开展春蕾帮扶活动,三名同学榜上有名,就和林育生结成帮扶对子。就这样,他们三个这两年的学费,生活费几乎都是林育生捐助的。三名同学得知消息后,十分感动,出于感恩,他们都亲切的称林育生为爸爸。这次听说要召开交流会,由于他们的家长都比较忙,不能前来。他们三个一商量,就一同邀请林育生来参加这次交流会。

听完他们的叙述,我深受感动,就对林育生说:“今天,你一定要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事情。”

林育生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交流会按时召开了。几个学生发言后,我大声宣布:“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敏,李燕,王峰的父亲讲话。”

什么?一时让三位家长同时讲话,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在场的人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当看到林育生从容地走上讲台时,人们疑惑的眼神齐刷刷的对准了他。

林育生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同学和家长:我是一个收破烂的,收入也不高。我不过做了一点唯不足道的小事,尽了自己一点义务,同学们就亲切把我当自己的亲人。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

接着,他就十几年来如何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做了介绍。最后他说:“重视教育,不光是学校和每个家庭的事,也是全社会所有人都应该关注的大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才有希望!”

“哗——“教室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为三个学生共同的爸爸精彩的演讲鼓掌,叫起好来!

猜你喜欢

  • 杨八姐大破铁甲兵

    在安次县的南头,有个地方叫宋六口。传说北宋的时候,杨家将的女英雄杨八姐,曾在这里破过韩昌的铁甲兵。辽国的韩昌和杨家将交兵,打一仗败一仗,败了个一塌糊涂,这下子萧太后可恼啦!她挑选了全国的精兵猛将,令韩昌再次出马,非要把杨六郎打败不可!韩昌哪

  • 智斗蝎子精

    从前,四川有一个偏僻的小城镇,因为经过一次大的战乱,城镇被烧毁了,人也跑光了,田地也荒芜了,一片荒凉景象。后来,邻省和附近的一些穷苦人不断成群结伙逃荒来到这里,就地盖起了一些简陋的草房子,住在里面。他们开荒种地,养鸡喂鸭,使原来很荒凉的地方

  • 杜鹃啼血的传说

    每年蚕吃桑叶正盛的时候,我国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杜鹃的叫声。它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哀怨呢?原来这里面有一个故事。相传从前,有姐弟二人,爹娘早已去世,家中缺吃少用,十分艰难,俩人只靠养点蚕过日子。有一年,养的蚕多了些,正当要结茧的时候,自家的桑

  • 贪财赔闺女

    唐县的鞠秋煌是个穷秀才,想去省城参加乡试却盘缠不足,只好硬着头皮去岳父家打秋风。不料,这一次普通的借贷,却借出了一段奇缘。鞠秋煌家和岳父家本来是门当户对的,要不然怎么会定下娃娃亲?可惜后来鞠秋煌的父亲在一次外出做生意时人亡财散,家道就此中落

  • 卖布断案

    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老百姓喜爱他的聪慧,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徐文长有十匹白布,让伙计扛到县城去卖。路上

  • 珠魂

    清朝嘉庆年间,南海湾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岛上正热闹地开着庙会。庙会上,一个老汉守着珍珠摊子叫卖着,老汉姓冯,冯家村人。海岛临海,本是盛产珍珠的地方,冯老汉卖的珍珠虽然饱满圆润,但还是少有人问津。偶尔有个富家小姐上前,问冯老汉有没有珍珠粉,冯老汉

  • 正月十五雪打灯

    从前,有个叫李书成的富家子弟,二十出头便中了举人,人人都说他前途无量。不料李书成中举之后,志得意满,再也不求上进了,每天饮酒作乐,过起了放荡不羁的日子。这年中秋,李书成突然诗兴大发,就吩咐仆人带着酒菜,随他来到绣江畔。绣江岸边有个小亭子,李

  • 遇贵人

    民间流传很多奇风异俗,其中有个叫“找路爷”,是指孩子病了不去看医生,而是由母亲抱着,带上好吃的食物,在清早时守候在路口,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路爷”,传说路爷是孩子的贵人,可以助他逢凶化吉……民国初年的某个清晨,有个叫卢敏氏的年轻母亲,抱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