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朋友:结伴而行的鱼

朋友:结伴而行的鱼

收录日期:2025-11-20 19:50:53  热度:8℃
我和张君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他分到银行,而我则进了检察院。
我们是很要好的朋友。
要好的朋友是不在乎谁付出多少的。那时候,我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在一个陌生城市里快乐地生活着。后来,我们都结婚了,更巧的是,我们的爱人都是白衣天使。他打趣说,你和我的心是相连的,不成朋友都难。
要不是他一时的冲动,这种友情会持续下去,我想一定会天荒地老。
他为了买处上等的房子,挪用公款8万元……
反贪局调查他的时候,他说的第一句就是,我的朋友在检察院。这个朋友就是我,可我无能为力。法律对于朋友是无情的。
他的爱人多次找到我。看她那痛哭流涕的样子,我很伤心,毕竟他们结婚还不到三年,刚有了个小男孩。我只好反复做她的工作。最后她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求你,你给个明白话儿吧。我坚决地说,这事我帮不上忙。她擦干眼泪,冷冷地说,朋友有什么用!那语调里是对“朋友”这字眼的绝望。那以后,她没来过我们家。
我偶尔去监狱看他,他拒绝了我的探视。他只是传话说,朋友有什么用。
我希望通过时间来填补法律的无情。每年的节日,我都会和爱人去探监,去看望他的爱人,尽管要遭受冷落。终于有一天,他无奈地说,算了,朋友本来就没有什么用的。其实,我从骨子里了解他,在他内心深处是不愿失去我这个朋友的,正像我不愿失去他一样。
等他出狱那天,我和爱人都去接他。他的爱人一路上都在偷偷流泪。我说,上我家吧。他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随我上了回家的的士。那天,他喝得大醉。他问我,朋友有什么用呢?我笑着说,没有什么用,朋友本来就是没用的。他说,我不怨你。我笑了,笑里面搀杂着泪水。
不久,他和他的爱人离开了这个本来就陌生的城市,去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很少再见面,偶尔有书信往来,都是些客套的话。他说,他和爱人都找到了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孩子上了一所不错的小学,我们不必牵挂。那以后,我们彼此为了各自的工作不停地忙碌着,但那份情感是无法忘却的,有时候反而更浓。
前年,我生日那天,他寄来一封信,祝我生日快乐。信中夹着一朵风干了的牵牛花。他在信中说,你还记得吗?在校外的田野里,我们常常去摘牵牛花的,它象征平淡无奇的感情,早上花开,很快就凋谢了,可我们的友情虽然平淡可是无法凋谢。我和妻子在烛光中读着这封信,泪流满面。
去年的国庆节,我们相约去爬泰山。在一个偌大的水库前驻足。那清澈的水里,一条条自由自在的鱼结伴而游。我们相视一笑,我们多像那一条条游着的鱼,只要能够结伴就行了,这也许就是朋友的要义了。


猜你喜欢

  • 时间的故事

    爸爸告诉我:一个世纪有100年;一年有365—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28—31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一秒有100毫秒。原来,时间也跟数学有关,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去不回头,不能再来第二次!所以我一定

  • 生命,在于坚持

    生命,只有一次,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重要的,而让生命焕发光彩的,就是坚持。有一个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患病而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她的世界充满了黑暗。后来,她有幸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人一一她的老师:安妮·沙莉文小姐。沙莉文老师给她带

  • 人生的三个觉醒

    人在世上生活,必须做选择和决定,也会遭遇疑惑、困难、挫折,皆需要力量的支持。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一种内在的力量,就是觉醒。那些外在的力量,例如你已经获得的权力、金钱、名声、地位,也许可以使你活得风光,但唯有内在的力量才能使你活得有意义。

  • 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在杭州时,曾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僧人在闭目静坐。当他听说这个僧人已经这样不发一语、不视一物地静坐三年,没人能让其开口或者睁眼时,他就产生了兴趣。他围着僧人转了几圈之后,突然大声说:“这个和尚整天口巴巴地说什么?整天眼睁睁地看什么?”僧

  • 后台的朋友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舞台。”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前台是粉墨登场的所在,费尽心思化好了妆,穿好了戏服,准备好了台词,端起了架势,调匀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唱得五音不乱;该说的,说得字正腔圆;该演的,演得淋漓尽致,于

  • 笨拙才是大智慧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一、大智若愚是拙:有的人深懂处世哲学,知道不该出头的时

  • 平视是一种尊重

    首届华语主持传播高峰论坛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作为首位演讲嘉宾出场,与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在演讲开始前,很多学子见到白岩松本人后,都显得非常激动,他们忙着拍照片、发微博,并想方设法问白岩松要签名、求合影。对此,白岩

  • 将劣势,踩在脚下

    上世纪50年代,他就读于印度维得亚沙格大学历史系。与其他学生相比,他身材矮小、瘦弱,并不起眼。不过,班主任发现他非常聪慧、机敏,便鼓励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临近比赛前一天,他突然找到班主任,说想放弃参赛。老师追问原因,他吞吞吐吐地解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