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清清的茉莉花香

清清的茉莉花香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7:16  热度:9℃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 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母亲就哭了。十指连心,咬咬哪个都心疼,但父亲决心已下,不能让大伯无后,不能死了没人打幡吧。 最后决定让二哥去,因为大哥已经8岁,懂好多事了,哭着喊着说要送他就哭死。而我还在吃奶,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送二哥。民间有一句话说,爹不疼娘不爱,这样的人准是老一。

二哥走的那天母亲给他做了几件新衣服,大哥还一直争。母亲抱着二哥哭,一直哭到汽车站,车开了还追呢。想想啊,这一去就是人家的儿子了,而且大伯大娘在乡下,在几千里之外的乡下,多远啊。

山高路远,母亲想念二哥,病了好多日子。后来因为我乖巧可爱,大哥学习成绩又好,何况父亲在铁路上很忙,母亲渐渐把二哥忘记了。

过年过节的时候,二哥还会回来,可是,竟然像亲戚了。

我是5岁时才对二哥有记忆的,大哥说:老二回来了,快出去吧。

那时二哥已10岁,瘦,穿着稍微短的裤子,站在天井里。母亲跑过去抱着就哭,二哥居然往后退了一步,这让母亲很伤心。

而我是不肯喊他二哥的,他无疑是乡下的小子,推着小平头,后面还梳着小辫子。这是大娘的主意。乡下人说,把男孩儿当女孩子养,容易活,所以,他看起来女里女气的,非常让人难以接受。

那时家里条件是不错的。父亲是教授,母亲是文工团的独舞演员,我和大哥吃的穿的都不错,家里还有一架钢琴,母亲给我请了最好的钢琴老师。当二哥想摸一下钢琴时,我说:别动,搞坏了你赔不起的。

他的手缩了回来。母亲听了,打了我一个耳光:怎么和你二哥说话的呢?

因了二哥挨打,我更生气了,于是索性叫他土包子。他真是土,带他去吃西餐都不会用叉子和刀子。我和大哥故意吃得很快,他却说不喜欢吃牛排。后来,大娘带他去吃的陕西拉面。

我们不喜欢他。和我们比起来,他那样内向而土气。所以,玩什么我们都不带着他,他只住了三天就走了。大伯大娘却把他当成宝贝,给他取的名字叫福生,俗死了。

连母亲都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儿子了,他生分,不肯喊母亲娘,不肯喊父亲爹。母亲背着人哭,埋怨不应该把自己儿子送了人,父亲说,那是他的命啊。

二哥后来几年不来,母亲一直往那里寄东西,不停地寄,好像愧疚于他什么。后来大哥去美国读书,我上了大学,而二哥却留在了乡下种花。

二哥18岁来了一次,大伯让父亲把他的户口折腾到北京,父亲说不好办啊。二哥的学习成绩不好,到北京来考才有希望上大学。但这道门拦住了他,他没有考上大学,于是在家里自谋生路,种花。

一个大男人居然种花。唉,我很是看不起他。

他越来越像个农民了,比我们个子都矮,而且还黑,手指上还有泥,在一桌子上吃饭时,都以为是乡下来的民工,连母亲也觉得,这好像不是自己的儿子。

那次之后,他好久没有来,反正来了也不太受欢迎,而且特别拘束的样子。每次母亲都给他钱,他每次都不要,说够用。

其实哪里够用?大伯大娘都在乡下教书,退了休不过几百块钱,而且都多病多灾的。大娘说,如果不是二哥,她怕是早死了。

大伯在60岁那年出了车祸,被撞成了植物人,大娘身体还不好,于是所有担子全落在了二哥身上。想起来是多么悲惨,父母只有一次次寄钱去,除了钱,他们还能给什么?

不得已,二哥结婚了。他结婚那年只有21岁,因为要娶个姑娘回来照顾大伯啊。

婚姻当然不是如大哥一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是乡下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如果条件太优越的女孩子是不会嫁给这样人家的。二哥结婚时我和父母去了,父母给了很厚的礼,但却看不上那个女孩子。

二哥却很激动也很兴奋,好像孩子得了一块糖一样。

婚后不久,就传来二哥两口子打架的消息,当然受气的是二哥,媳妇不好好伺候老人,结果打了起来,一次次地打。最后,二哥不用她了,亲自伺候大伯大娘,把自己的花园包了出去,损失当然是有,可他尽心尽力了。

虽然比大哥小三岁,二哥是第一个有孩子的,是个男孩儿。父母知道后很欣慰,因为有孙子了。大哥听了却撤嘴说:你以为人家管你叫爷爷奶奶吗?早把你们忘记了。

在老家,长孙是有说法的,大哥知道这一点,所以会说风凉话吧。

不久,大伯大娘都去世了,二哥给他们送了终。大伯大娘去世前说:福生啊,我们对不起你啊,你本来也和你哥你弟一样可以享福,本来也可以出国,是我们把你要了过来毁了你的一生啊,你不要恨我们。说着,两个老人的眼泪就下来了,而我的二哥说:爸爸妈妈,我怎么会啊,我感激还来不及呢,你们对我的恩情,我下辈子也还不清啊。

两位老人是怀着爱和感恩离开的,他们感谢老天爷给了这么一个好儿子。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这就是上苍的厚爱啊。

二哥后来又种他的花,种得最多的是茉莉花。好多大花店都从他那里进花,他的花远近闻名但到底是农民,这一点,颇让全家都是知识分子的我们所不齿,父母亦是很少提起他。他来,每次都会带几盆茉莉花,芬芳的茉莉花,一屋子都是这种清香。每当闻到这种清香时,我们就知道,二哥来了。

大哥终于决定不回来了,他娶了一个美国媳妇。父母很是无奈,无奈又如何?反正大哥不回来了,而我正在办着出国留学的手续,要去英国读著名的剑桥大学。母亲说:老了,都飞走了。我才惊觉,母亲已经有白发,而父亲的身体是越来越不好了。

我走后的第二年,二哥来了电话,他说:父亲中风了。

我们哥仨全齐了,聚集在父亲床前。父亲基本是瘫了,不会说话了,但眼神还是明亮的。大哥怀疑二哥现在跑来是为了财产,谁都知道父亲搞了一辈子翻译有很多钱,光版税就多少钱啊,不然,我们怎么有钱出国读书?大哥还说二哥的花店是父亲投的钱,但这个说法站不住,因为二嫂总说他们是白手起家,累死累活才有了今天的一切。也许是二哥的善良和宽容感动了二嫂,二嫂的坏脾气和小心眼少了很多,而且一进门就收拾屋子。说到底,她还是个勤快的人。而大哥说:看这两口子,一看就是有目的而来,咱哥俩都在国外,搞不好财产全得让他们吞了去!

母亲无意问听到了这些话,她进来说:我白养了你们,竟然不如不养的。我一直想告诉你们,你们的父亲早把自己的稿费收入和所有版权给了国家,全捐出去了。就是说,现在,我和你父亲跟着谁就是谁的累赘!

大哥和我都呆了,这是多少钱啊。我们还怀疑二哥是为财产而来!他是早就知道的,并且支持父亲捐赠。他说:这世上什么最重要,爱和情最重要。钱,毕竟是身外之物。

母亲要我和大哥商量怎么办。大哥说:美国那么远,你们去了怕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啊。母亲听出了意思,而我还没有结婚,正在上学,也不可能把父母接到英国去啊。

二哥说了话:妈,跟我走吧。到乡下去,那里风景秀美不说,空气也好啊,我还有一个花园给你们散步,安度晚年吧。

父亲虽然说不出话了,但用力地点着头,母亲眼里含满了眼泪:二子,妈没养你,怎么好跟着你啊,妈对你亏欠最多了!二哥说:妈说哪里话,妈生了我就是给我的一辈子的恩情。

我和大哥站在那里,愣了好久,半天才过去,握住二哥的手。大哥说:二弟,对不起。我抱住二哥说:二哥,我的好二哥。

父母住到空气好的乡下去了。一年之后,父亲居然能走路了,而且会说话了,还能帮着二哥种茉莉花了。当二哥给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这一喜讯,我终于知道,不仅仅是乡下的空气好,还因为,父母享受到了儿子给予他们的爱,还有我那看起来厉害但很勤劳的二嫂,还有我那可爱的小侄子!

当然,还有那清清的茉莉花吞。

猜你喜欢

  • 马路拉链

    马路拉链马路上的拉链是怎样的呢?或许你从未注意过,但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城市中的马路就像一条条巨大的拉链,将整个城市井然有序地连接起来。当我们步行或驾车行驶在城市中的马路上时,可能很少想到马路背后的设计和规划。然而,这些马路背后的每一条

  • 打架与交配

    打架与交配在动物世界中,打架与交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然而,这两种行为对于动物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为了争夺领地、展示自己的力量,还是为了寻找适合的伴侣,动物们经常会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行为。打架,作为一种竞争行为,是动物世界中常见

  • 小明和小华捡到一百元

    小明和小华是同一所小学的同学,他们一直是好朋友。有一天,放学之后,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一张钞票,仔细一看,居然是一百元!两个孩子都非常兴奋,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一百元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之中,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又纷至沓来。他

  • 按次序汇报干活情况

    按次序汇报干活情况公司新来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老板,他要求所有员工每天按次序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大家纷纷表示压力山大,但也明白这是老板对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于是,每个人都开始了紧张的日常工作。第一个汇报的是小明,他是负责市场推广的。每天早上

  • 情况有变

    情况有变一艘巨大的货船缓缓驶入了南海港口。这个海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繁忙的贸易中心,但是今天的情况与往常有所不同。船舶驶入港口的速度非常缓慢,而且每个小时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码头上。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一种异常的情况正在发生。人们面带焦虑的神

  • 需用智慧

    需要用智慧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它是我们思考、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智慧不仅仅表现在学术上,还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具备智慧的人,在各个环境和情境下都能够有所作为。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抉择。有时候,我们会陷入困

  • 再跳一次:跳楼自杀

    再跳一次:跳楼自杀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小林站在高楼的边缘,脸上满是绝望的表情。他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无法再忍受内心的痛苦。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站在这里准备跳楼自杀,但是上一次他在最后一刻被一个陌生人所救,给了他重新开始的机会。然而,这一次,他下定

  • 砸门

    砸门昔日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宇的年轻人,他在小镇上有着良好的声誉,因为他总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他周围的人称他为“故事专家”,因为他总是能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解答问题。一天,一个年轻女子急匆匆地来到了李宇的门前。她的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