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俏皮麻子的尴 尬事

俏皮麻子的尴 尬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4:10:24  热度:13℃

俏皮麻子的尴 尬事

以前的时候,人们卫生知识和医疗条件比较落后,不象现在儿童小时候就打防疫针,种牛痘,预防了天花。那时候麻子人数是比较多的,只要是大一些的单位,人数多一些的单位总能找到一两个麻子。在麻子那个群体中,多数人是护短的,忌讳别人说他的这个特点。也有一些麻子,全不在意自己这个特殊的面象。我认识的一个仁兄,他就是那个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是一俏皮的麻子,他常常拿自己开玩笑,弄的他的那些同伙都有些怕见到他。仁兄姓张配字广林,小时候出天花,没有及时治疗落了一脸的麻子。由于生性活跃,参加工作后,在单位也是一个活跃分子。他参加会议时,每次发言后总爱说一句歇后语:“我刚才的发言是张广林照镜子——个人观点。”通常会惹的别人哈哈大笑。一个麻子照镜子,他观看到的不是麻点是什么?这是他自己开自己的玩笑,有时他还会捉弄别人。文化大革命后期,文革期间那些造反派的大大小小头目,被组织起来统一在省城办学习班。学习班期间除了学习文件,交代文革期间自己的错误外,还要参加一些庆祝游行活动。张广林文革期间是造反派小头目,也被通知参加了省里的学习班。一天,学习班要参加省直单位的庆祝游行活动。那时大街上的庆祝游行活动,每个单位除了有锣鼓,印有单位名称的旗子,还会有一个彩旗队。彩旗队通常八到十人,这些都是走在单位队伍前面的。张广林自报奋勇参加彩旗队在队伍前面举彩旗,随后,他又去通知其他人来参加彩旗队。等到彩旗队人都到齐了,一起举起旗子往外走时,一个参加彩旗队的人发现整个彩旗队的人全是麻子,当时气的大骂了张广林一通,扔下旗子换别人了。这是他自己开自己玩笑和捉弄别人的事,后来的一件事,却自己被自己捉弄了,弄出了一个天大的尴尬事。从省城学习班回来不久,张广林去北京出差。他是坐火车去的,车到天津时,车上上来了一个穿着入时的年轻女旅客。这个女旅客上了列车后就在张广林斜对面,隔着人行通道的一个座位上坐了下来。年轻女旅客长的也很漂亮,鹅蛋脸,双眼皮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在闪动,透着春意。眼皮上两条眉毛浓淡的恰到好处,像是描上去的。更有趣的是,她脸上还淡淡的开放着几颗天花,不注意是看不出来的。用仁兄的话来说,那不是麻子,那就是一块玉石上雕琢上去的几朵小花。张广林看着看着,看的有些入神了,其实是入迷了。当时的他还是单身,找对象已是他那一阶段的首要任务。他看着列车很快就要到北京站了,再不有点动作,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于是他找出笔写了一个纸条。纸条上是这样写的:“你麻我也麻,我俩谈对象吧。”纸条上还写上了自己的通信地址和自己的姓名。纸条写好后,趁那个女的不注意时,一下子扔了过去。见有人扔了纸条过来,那位女士把纸条拾起,理开认真地看了看。一看又羞又气,脸满通红。她把纸条揉了揉,随手又扔了过去。这时的张广林,扔过纸条后,就把头低了下来,他怕那女的万一变脸找他麻烦。纸条扔过来时,他也没有看到。这扔过来的纸条其实没有扔到张广林那儿,而是扔到了和张广林背靠背坐的一位旅客身上了。张广林没有看到这位旅客,这位旅客也没有去注意张广林。这位坐在张广林背后的旅客,见那位漂亮的女士给自己扔过来一个纸条,看了一下暗自窃喜,赶忙收了起来。也就这么一会的功夫,火车到站了,人们拥挤着下了火车,出了车站。故事到这时并没有结束,而是精彩的过程要开始了。原来,拿到纸条的这位旅客也是一位麻子,他也天天为自己的个人问题发愁呢。见有这么一个美女给自己扔纸条,并明确地表示了要和自己谈对象,真的是心花怒放。那个纸条是张广林写的,他没有看到,是张广林扔给那个女的,后又被那个女的错扔过来,他也没有看到。几天后,张广林在单位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来信,这是那个拿到纸条的旅客,按照纸条上的地址写来的,张广林误以为是那个女的写来的。于是两个麻脸的男人认认真真的互通书信谈起了恋爱。这样的过程进行了有半年的时间,两个人越谈越热乎,都想迫不及待的见见面,把事情敲定下来。在他们约好见面时,他们相互见面后,那个尴尬情景,不说也能想的出来了这事原来是没人知道的,还是张广林在一次酒后自己说出来的,于是这个故事也就流传了下来了。

猜你喜欢

  • 一块玉观音

    晚饭后,屋子里很热,我用童车推着刚满周岁的儿子龙龙,到宝鸡会展中心广场去乘凉。我出来得早了点,会展中心广场上的人还不多。我走着,无意间一回头,看见一个农民工模样的青年人跟在我的后面,我走快了,他也走得快;我走慢了,他也走得慢。我的心里一紧,

  • 等待的樱桃

    18岁那年,我到广州读书。在那里,我很快见识到大都市的繁华,品尝了许多新奇的热带水果,父亲的那一方果园在我心里彻底失去了魅力。大一五一放假,父亲打来电话问,妞回来吗?咱家的樱桃刚刚熟,你回来了正好能吃上。我听了哑然失笑。父亲还以为我是当年贪

  • 两只钟表是没有意义的

    此刻,药水正以每分钟40滴的速度注入母亲的血管,比他的眼泪滴速要快。他很久没有落泪了,也不是铁石心肠,他怀疑生活榨干了他的泪腺,可现在他的眼泪扑簌簌。在特护病床,母亲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小时候他哭,母亲再忙都会停下来,要么把他搂起来,要么蹲

  • 玉米地里的亲情

    国庆放假之前,我在电话里信誓旦旦地对父亲说:“放假我回家帮忙收玉米。”父亲乐不可支:“那好啊,我正愁着忙不过来呢。”在此之前我已经十年没有干过农活了。到家的第一天,我突发奇想地对父亲说:“我上网查过了,现在收割玉米都有专门的机器,方便快捷,

  • 三块红烧肉

    那些年我在广东打工,常年累月地加班加点,身体极其消瘦,脸色也蜡黄蜡黄的,每次回家过年,母亲见了都很心疼,总是把腊肉腊肠花生瓜子,她认为好吃好喝的往我皮箱里塞。那一年腊月,母亲知道我喜欢吃红烧肉,又担心她做的不合我味口,趁亲戚摆酒席,让大师傅

  • 我最喜欢你

    跟不浪漫的人结婚,是什么感受?痛苦。可是,只要你坚持,跟不浪漫的人结婚50年,就会有新的体验。那就是,痛不欲生。我的爷爷是个极其不浪漫的人,叫老吴。世上最嫌弃他的人,就是我的奶奶,翠姐。老吴不浪漫,会在小区的花坛里种菜,偶尔会骗来小男孩儿们

  • 父亲的快递

    那天,我在早餐店吃饭。他拐进店里。他看上去约摸五十多岁,花白的头发,沧桑的容颜,一身不太合体的灰旧衣衫,他打量了一番,犹犹豫豫地问,豆腐脑多少钱?三元。服务员答。哦,他愣了一下,说:那来碗小米汤吧。汤端上来了,他吸吸溜溜地连喝几口,然后从衣

  • 当爸爸不再顶天立地时

    孩子两岁,她有三次情绪失控。头一次发生在刚出院时,回到家,她只见母亲,不见父亲。临进产房,她还接到父母的短信:“已出发,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她原以为,他们已在家中等候,鸡汤在慢熬,酒酿正发酵,专为下奶的黑鱼在瓦罐里飘香——父亲听到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