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玉米地里的亲情

玉米地里的亲情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5:34  热度:10℃

国庆放假之前,我在电话里信誓旦旦地对父亲说:“放假我回家帮忙收玉米。”父亲乐不可支:“那好啊,我正愁着忙不过来呢。”

在此之前我已经十年没有干过农活了。到家的第一天,我突发奇想地对父亲说:“我上网查过了,现在收割玉米都有专门的机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父亲笑着说:“这才下了几场大雨,地里潮湿,进不了大型机械,何况用机器收割,每亩地需80元的费用,10亩地就是800元,很不划算,农民过日子,能省就省,力气就是金钱。”我一时语塞,便不再言语。

村里人都是这样干的:提着尼龙袋子到地里将玉米棒子一个一个地掰下来装进袋子里,待袋子装满后,再将玉米扛到地头,放到三轮车上,车子装满后运到家里,然后将玉米棒子的外壳剥去晾晒,最后再进行脱粒。这一道道繁缛的工序,全部需要手工完成。

我换上破旧的外套,用毛巾将脸部和头部裹住,穿上父亲的布鞋再戴上手套,便坐上父亲的三轮车奔赴玉米地。

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我一手提着尼龙袋,一手不断地将玉米秸上的玉米掰下,丢进尼龙袋里。玉米叶上的刺毛和纷乱飞舞的虫子,将人身上叮咬得痛痒难忍,由于活儿干得急,只是一会儿工夫便大汗淋漓。我回头见身后默默掰玉米的父亲,心底升腾的一丝幽怨又渐渐平息下去。年迈的父亲周而复始地在田间劳作都不嫌累,我一个大小伙子,又何言劳苦?于是便闷头将怒气都归结到这望不到头的玉米上。

不一会儿便将尼龙袋子装满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扛不动一整袋玉米,而且地里湿滑难行,我几次趔趄差点摔倒。父亲走过来说:“你只管掰,我来扛。”我有些羞愧,30岁的壮年却不及年逾六旬的父亲。只见他双手一抬,便将满袋玉米扛在了肩上,然后穿过密密层层的玉米地,往地头停放的三轮车上送去。

几天下来,手上尽是老茧、水泡,胳膊被玉米叶子划出密密麻麻、痛痒难忍的斑点。每天干完农活回到家,我便像散了架一般浑身无力,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连澡都不想洗。劳作了一天的父亲洗了把脸之后,便开始默默地烧饭,晚饭过后又不辞劳苦地刷锅洗碗,待这些忙碌完毕,便在院子里的灯光下,一个人伴着秋色的微凉和孤寂剥玉米。他不再像我小时候那样指使我一起帮忙了。

那个深秋的夜晚,我被尿憋得从梦中惊醒,起床便看见窗外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穿着粗旧的秋衣,佝偻着腰在院子里不疾不徐地剥玉米。“爸,都几点了还不睡觉?这点活儿明天再干吧。”我迷迷糊糊地冲父亲说道。父亲转头看看我,说:“你睡吧,我不困,再剥一会儿。”

我不知道父亲究竟何时睡的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起床到院子里一看,那些剥好的玉米已经堆积如山,黄澄澄的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昨夜父亲定是很晚才睡,此刻,就让他在床上多睡一会吧。我转身的瞬间不禁惊叹,原来父亲早已起床,且已在厨房里忙活早饭了。

我提着竹篮到屋后的菜园里摘菜,原来那些挑灯夜战剥玉米的,远不止父亲一个人,很多村民乡亲,都在雾气朦胧的秋色里,争分夺秒地剥玉米。一位大伯对我说:“累坏了吧?坚持一下,天气预报说,国庆之后还会下雨,所以大家都想赶在下雨之前将玉米掰完。”我,顿时明白了父亲的心思。

假期的第四天,地里的玉米还有一亩多没有掰完。一位外地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哪里游玩消遣?我说在自家十余亩的玉米地里。朋友不屑,说:“早就不让你回家你偏要回去,在地里干活哪有出来游玩舒心?”我粲然一笑,游玩赏景固然能陶冶性情,但乡间玉米地里那质朴又纯真的美景,以及农家那些热火朝天干农活的场面,远不比景区逊色。

十年没有干农活的我,如今在父亲的带领下,依然干得风风火火,将不再年富力强的父亲,远远地抛之身后。但我追赶不上的,是父亲骨子里渗透的那份农民的耐性与坚韧,那种与土地水乳交融的亲密无间。

猜你喜欢

  • 李白斗酒诗百篇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堪称传世之作。整本诗集共包含了一百首诗,每一首诗都表达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人生态度和对酒的热爱。李白斗酒诗百篇中的每一篇都带有独特的情感和意境,充满了浓厚的诗意。诗集中的第一首《秋风词》

  • 开元盛世的贤臣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贤臣为国家的繁荣和国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开元盛世,正是因为贤臣们的智慧和勤奋而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个著名历史时期,这个时代以社会繁荣、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而著称。在这个时期,

  • 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入藏,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公元641年,唐太宗李世民将自己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一举动不仅拉近了唐蕃两国的关系,也开启了一段跨越边境的文化交流。自幼聪慧的文成公主在嫁入吐蕃后,积极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她努力

  • 石崇王恺斗阔

    石崇王恺斗阔在远古时代的一个小国度中,有两位勇敢而富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分别是石崇和王恺。石崇是一个聪明而机智的青年,他对于国家的发展充满了热情和想象力;而王恺则是一个勇猛而有力的战士,他身上有着无尽的力量和坚毅的意志。这个国家一直处于内外

  • 王濬楼船破东吴

    王濬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所率领的楼船破东吴。故事发生在公元280年,当时三国时期已经结束,中国大地上重新统一为晋朝。晋武帝司马炎在位,但东吴在江南地区仍然存在着。为了巩固统一局面,

  • 王景治水显才能

    王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平凡人,但他却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能。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有着超乎寻常的治水能力。王景从小就对水有着特别的感应能力。无论是静水,还是急湍的江河,他都能够凭借直觉感知出其中的奥秘。这个才能让他在寻常人眼中显得有点古怪,但

  • 汉明帝天竺求佛

    汉明帝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皇帝,他对佛教的热忱一直被后世所称道。而天竺则是汉代对印度的称呼,相传佛教起源于印度,所以这个标题“汉明帝天竺求佛”似乎暗示着一段有关汉明帝寻求佛法的故事。在东汉后期,朝廷内外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而汉明帝,

  • “强项令”董宣

    强项令,一个神秘而又引人瞩目的名字,它是属于董宣的,一个以其超凡的才能而闻名的年轻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而董宣的强项令则是超越常人的能力。在普通人眼中,董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温和而懂事。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