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灰猫的故事

灰猫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0:24  热度:6℃

一只小花猫想要花猫阿姨的一件祖传宝贝。

花猫阿姨上下打量了小灰猫一番后,说:“孩子,你要这件宝贝可以,但是阿姨不知道你的本领如何。站到院子里面去,我要放出三只老鼠,老鼠被圈在三只木箱子里,我每次放一只。如果你能咬下三只老鼠中的任何一只的尾巴,你就可以拿到我的宝贝。对于我们猫家族来说,逮老鼠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课堂,这个条件应该说不苛刻。你同意吗?

小灰猫雄心勃勃地说:“行,阿姨!就照您说的办吧!”说完,它捋捋胡须站在院子里等待着第一只老鼠的出观。

第一只圈老鼠的箱子被打开了,里面跑出了一只小灰猫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最大、最健壮的老鼠。老鼠跑出来见小灰猫站在面前,就停在院中。它后爪稳稳站立,两只前爪轮番涮涮地刨着地上的土。它呲牙咧嘴,发着“呲——呲——”的声响,那眼神像两道寒光,紧紧地盯着小灰猫。

小灰猫有些胆怯,它想:“咬下这只老鼠的尾巴恐怕要难些,甚至会付出血的代价。那么, 比起这只老鼠来,另外两只老鼠或许小些,或许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于是小灰猫跑到了一边,给这只大老鼠让出一条路来。那老鼠“吱溜”一下就跑出院子,钻进了一望无际的原野里。

第二只圈老鼠的箱子被打开了。让人难以置信,这次出来的老鼠是那么瘦弱、那么单薄。 简直是皮包骨头,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这只老鼠摇摇晃晃地爬出来,看到眼前的小灰猫,倦屈成一团,吓得瑟瑟发抖。

小灰猫有些好笑,它想:“这只老鼠也太让人恶心了。对这样的老鼠下手,花猫阿姨会笑话自己无能的。那么,另外那只老鼠是什么样子的呢?和这只老鼠相比,那只老鼠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小灰猫用爪子拍拍那只吓得要死的瘦老鼠,十分大度地站在一边。那只瘦老鼠见灰猫没有吃它,蹒跚着爬出院子逃生去了。

这时,花猫阿姨放出最后—只老鼠。这只老鼠钻出最后那只木箱子,只见它吃得是滚瓜溜圆。肥头耳:毛发油亮。由于身体臃肿,它走路跌跌撞撞,一副慌不择路的狼狈样。

—丝微笑掠过小灰猫的脸颊:“那是一只它见过的最理想、最下口的老鼠。哈,哈!这才是我要抓的那只老鼠!它的尾巴才是我最想要的尾巴!老鼠要冲过来时.它摆好了姿势,不失时机地向老鼠扑了过去……”

但是,让小灰猫万万没有料想到的是:这只老鼠早己没有了尾巴!

机会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而我们应该每时每刻都有抓住机会的谋略和勇气!

猜你喜欢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南明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将领百员,水陆士卒2万,乘大小战船百余艘,向台湾迸发,欲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郑到台湾外围海岛鹿耳门,便停船结成水寨,派人侦察。侦察人员化装成渔民,驾着小船,混进出海回归的渔船中,来到台湾岛上,趁夜色察看禾寮港(今

  • 诗人泰戈尔的成才故事

    泰戈尔不仅是印度的伟大诗人,还是一位天才的作曲家、画家。泰戈尔成长为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完全得力于他父亲从小对他的熏陶和培育。他因为受不了当时学校教育的机械与贫乏,14岁就休学在家,虽然家里人对他感到失望,但诗人自己日后提起这个变动,却

  • 许世友的故事:五跪慈母

    许世友非常孝顺,曾经五跪慈母。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一定

  • 林肯独断的故事

    美国总统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

  • 孙中山的酒量

    孙中山早年是在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的,后来在英国殖民地香港学医,进行反对清廷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以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孙中山的战友们都有镀金或镀银即留学西洋或东洋的经历,因此,对于喝白兰地和香槟酒,比喝中国的老白酒和绍兴酒更对胃口。

  • 毛泽东一生中究竟用过哪些个名字?

    毛泽东,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伟大的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一生中用过许多个名字,包括毛泽东、泽东;石三、石三伢子、毛石山;子任、

  • 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1911年10月,新军工程第八营正目(班长)熊秉坤对空连发三枪,拉开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序幕。 末代皇帝溥仪主动向熊秉坤敬酒,周恩来总理亲下指示为其操办后事。在儿子熊辉眼中,熊秉坤是有着大智大勇的男子汉,“父亲一生胸怀坦荡,为我们后辈树立

  • 讨来的状元:裴思谦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