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扛楼的父亲

扛楼的父亲

收录日期:2025-11-20 23:14:50  热度:11℃

父亲抿了一大口白酒,然后夹了一箸鱼香肉丝放进嘴里,边吃边说:“好吃,真好吃!”我转过身去,偷偷拭去眼角夺眶而出的泪水。

我考上大学那年,父亲开始进城打工。父亲打工的城市,就是我上大学的城市。父亲说,父子同城,他心里感觉着踏实。父亲休班时经常来学校看我,有时是给我送生活费,有时是给我送一些好吃的。我有时也会趁双休日去看父亲,到父亲打工的那个工地看看。工地上乱糟糟的,到处堆放着钢筋、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搅拌机、打浆机、起重机等机器在耳边轰鸣着。

大二那年的国庆节,我想趁假期带父亲游览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父亲自来到这个城市打工后,除了建筑工地和我的学校还没有去过别的地方。我来到父亲的工棚宿舍,父亲不在。宿舍里一个年轻的民工正在对着镜子梳头发。我问他父亲去了哪里?小伙子对着镜子里的我说,到旁边的那个高档小区扛楼挣钱去了!

扛楼?挣钱?我脑海里交替蹦着这两个字眼,一路小跑着来到相隔不远的那个富丽堂皇的高档小区。转过一栋楼的楼角,我看到父亲刚好从一个楼门洞里走出来,满身满脸的洋灰,额上的汗珠在太阳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华。楼洞口门前的空地上,堆满了水泥、沙子和瓷砖等装饰材料。一个西服革履的中年男子,嘴里叼着一支烟,眯着眼睛和父亲说着话。“师傅,你有60了吧?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出来干这个啊?”父亲用手背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说:“过了年就58岁了,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我就是豁出老命也得挣钱供他啊!”说着,父亲吃力地把一袋子水泥扛到肩上,然后晃着身子趔趔趄趄地进了楼洞口。

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我揉了揉眼睛冲过去,脱掉外衣和衬衫,捡起地上的一个胶丝袋子搭在肩上,然后弯腰把一袋水泥扛到肩上。那个吸着烟的中年男子对着我这个不速之客,诧异地问:“你是誰啊?你想干什么?”我扛着水泥袋往楼洞口走,头也不回地说:“我就是刚才扛水泥老汉的儿子。”中年男子在背后喊:“808室,别走差了!”我腾腾腾地扛着水泥袋向楼上一步一个台阶地爬,每一节台阶都印着一串串汗水的湿痕。我知道那是父亲刚刚洒下的。爬到第五层的缓步台时,我看到父亲扛着水泥袋背靠着墙壁大口地喘着气,胸脯一起一落像个大风箱,而他额头的汗淋淋漓漓淌下来,滴滴答答将楼道的地面打湿一片。我禁不住一阵心酸,眼眸蒙上一层湿雾。

看到扛着水泥袋的我,父亲满脸惊讶地问:“你,你不在学校好好读书,怎么跑到这里扛楼来了?”我看着满脸淌汗的父亲,故作幽默地说:“这还不怪你老人家呀,非要把国庆节过成劳动节!”父亲听了,也不自觉地笑了:“什么过节不过节的,庄稼人就知道靠劳动吃饭!”我们父子俩说说笑笑一前一后继续爬楼,身上的水泥袋也仿佛轻了许多。预计要背上半天的活儿,两个多小时就干完了。父亲捏着刚领到的200元扛楼工钱非要请我去下馆子,我一把拦住父亲,说想去尝尝他们食堂大师傅的手艺。

回来的路上,我劝父亲以后不要再去扛楼了,工地上的活儿已经够累的啦。父亲低着头,像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答应着说“以后再不去了”。我和父亲在他们食堂吃了一顿饭。父亲特意要了一盘鱼香肉丝和一盘麻婆豆腐,我又给父亲买了一杯白酒。父亲悄悄地把鱼香肉丝往我面前推了推,又把麻婆豆腐往他那边拉了拉。我装作没看见,夹了一大筷子鱼香肉丝放到父亲碗里,然后以水代酒敬父亲。父亲抿了一大口白酒,然后夹了一箸鱼香肉丝放进嘴里,边吃边说:“好吃,真好吃!”我转过身去,偷偷拭去眼角夺眶而出的泪水。

回到学校,我开始在网上联系家教——我不能再让父亲为了供我上大学而出去扛楼了。

猜你喜欢

  • 重阳,老爸要“梅开二度”

    九九重阳,又是老人节,的确是个好日子。但就在这个好日子即将到来之际,张大林却郁闷极了。让他郁闷的,是一篇刊登在报纸上的百姓故事:一位寡居老人聘请一个保姆照顾起居,不想日久生情,保姆摇身一变成了老伴。这老伴殷勤有加,上顿清蒸龙虾,下顿红烧海参

  • 一个先生两个徒

    蒿山乡有一所中心小学,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下,是建于七十年代初的土木结构房。中心小学的老校长名叫朱金华,他教了三十多年的书,全乡五十岁以下的人有一半是他的学生。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有两个学生,一个名叫高宝强,当了区纪委书记;另一个叫丁富材,当

  • 明暗两重天

    施展是个孤儿,从小吃百家饭长大。高中毕业,他选择进了县城一家工厂工作。他肯吃苦,爱钻研技术,又热心助人,很快获得同事们的交口称赞。不久,同厂的姑娘小翠爱上了他,他也对小翠很有好感。一年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喜结良缘。婚后,施展和小翠没有马

  • 出轨之后

    方晓跟朋友约好去大眉山露营。周末,一大早,他收拾好行囊开车出发。开了没多远,他忽然看见爸爸的轿车。方晓想,老爸可是真够忙的,为了公司的生意,周末也不得休息。老爸的车也开往郊外,方晓就跟在老爸的车后面。一会儿,老爸的车停在了路边,一个年轻女子

  • 人生的胡同

    晚报记者周阳有次参加一个聚会,在酒桌上认识了一个中年人老黄。朋友告诉周阳,老黄是近几年发家的小老板,做瓷器生意的。知道周阳的身份后,老黄对他很热情,不住地给他敬酒、夹菜。凭着职业的敏感,周阳认为老黄也许想对他说些什么。果然,聚会结束后没几天

  • 《竹石图》风波

    武长生六岁就没了父亲,八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母亲去世前把他托付给了自己老家张家村的老支书张忠诚。武长生在张家村生活了十年,直到考上大学才离开。这十年间,张忠诚夫妇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武长生也把二老看作自己最亲的人。武长生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

  • 一巴掌的爱

    那一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高中,老家沸腾了。开学那天,金顺叔放了三挂鞭炮,爹兴高采烈地把我送到了学校。不久,学校放假,我从县城一路走回家。还没走到村口,爹便迎了过来,说他这些天每天都在村口等我,还兴冲冲地接过我肩上的书包。我跟在爹身后

  • 玉茶壶

    雾里青”茶是古城的名片,是老郑家的当家茶品,为把住质量关,掌柜郑伯奇每年在制茶时节,总是每天郑重地拿出玉壶,抽样品尝新茶,他说,用玉壶品茶,茶品制作时的火候、炒制时间等高低一品便知,对于不合要求一律退回,这也是雾里青&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