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水神共工撞天柱

水神共工撞天柱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0:43  热度:10℃

水神共工撞天柱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被誉为水神的神明,名字叫做共工。共工的身躯高大强壮,穿着蓝色的水纹装束,头顶有一朵白云般的头发。他统领着天河、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被人们视为水的象征与守护者。

然而,共工的内心却隐藏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他总是对自己的地位感到不满。他认为自己作为水神,应该统治整个天地间的一切。特别是当他看到天空屹立不倒的天柱时,他的嫉妒心愈发强烈。

有一天,共工决定要挑战天柱的威严。他自信地以为自己无与伦比的力量,必定能够撞倒天柱,既展现自己的强大,也抑制住心头的不满。

他发出一声巨大的吼叫,双手猛然拍击着大地。眼看共工只身冲向天柱,所有的生灵都惊讶地看着这个令人敬畏的水神。

然而,共工的挑战并没有得到他预期的结果。随着共工以巨力撞击天柱,他身体开始摇晃起来,被无穷的反弹之力打得几乎无法抵挡。尽管共工愤怒地使出全身的力量,但那根天柱依然屹立不倒。

共工陷入了绝望。他怒吼着、咆哮着,但却无法改变现实。一时间,大地震荡,天地为之失色。

在人们因为共工的狂暴感到恐惧的同时,有一位智慧的仙人出现了。他名为伏羲,被誉为人类智慧和和谐的象征。伏羲走到共工的身边,轻声说道:“共工啊,你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它不能撼动天地的秩序,它不能改变你作为水神的天赋与使命。”

共工沉默了下来,他感到内心的狂暴慢慢平息。他明白了自己的过错,也明白了自己不能与天地为敌。于是,他悔过、反思,并向天柱致以真诚的敬意。

伏羲带着共工一同来到天柱旁边,共同问候着这根巍峨耸立的支撑天空的柱子。他们感受到了柱子给予的力量和坚定,也感受到了天地之间的和谐。

从那天起,共工开始明白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他继续守护着水域,同时也保护着人类的生活。他学会了尊重与感恩,学会了与天地相处的智慧。

水神共工撞天柱的故事流传至今,让人们明白了在宇宙间,每个存在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使命。共工在经历了这场挑战后,从一名嫉妒、不满的神明转变为一位智慧、守护的存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力量再强大,也不能违背天地的秩序,我们应该尊重并与其和谐相处。

结束

猜你喜欢

  • 残羹冷炙

    唐玄宗晚年,不理朝政,只是宠爱杨贵妃。天宝六年,玄宗下诏,应试天下来选拔人才。三十六岁的诗人杜甫正好在长安,听了消息很高兴。不料,考完后,主考官李林甫宣布无一人入选。李林甫回玄宗说:天下的英才早被我们网罗光了,没有漏掉一个。”玄

  • 柳暗花明

    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

  • 市道之交

    战国时代,廉颇为赵国立了许多战功,被封为上将军,他家每天都来许多客人。后来廉颇被罢官回家。这时,那些客人一个也不来了。公元前262,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0万士兵,燕国又来趁火打劫。危难中,廉颇又被起用,他不负众望,打败了燕军。当廉颇当了相国后

  • 孔子拜师

    项橐(tuo),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

  • 编席抄书

    西汉人路温舒,幼年时候家里非常贫穷,靠放养为生。众所周知,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西汉还没有纸。书是靠人手抄写在绢、帛、皮革、竹简上的,很贵重,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有书。他从小喜欢读书,可是家里穷,借书,要还,记不清楚。他总想有自己的书。有一天放养

  • 孙敬悬发

    汉朝的孙敬,一生以读书为乐。他感到学海浩瀚,书籍如山,要读的书太多了,但自己的时间又太少。因此他读书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很少休息。晚上也尽力集中精力读书,疲劳就不知不觉爬在书上睡着了。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睡着的时候耽误了读书时间非常可惜。于是他

  • 买臣负薪

    汉朝人朱买臣非常喜欢读书,但贫穷,年至四十还是一个贫困的学生,与妻子崔氏艰难度日。为生活所迫,朱买臣经常上山砍柴,往集市上卖,但是也不放弃读书,到了山上,先读书,读累了再砍柴。砍完后,挑着柴往集市上走的途中仍然背诵诗书。妻子催氏感到实在太贫

  • 苏洵发愤

    苏洵小时候不喜欢学习,整日无所事实。到了27岁仍然一事无成。看到许多同龄人都中了举人秀才,自己混混鄂鄂之人。在羡慕之余才开始后悔自己平时没有读书,那时他的长子已经几岁了,次子已经问世。他不想这样老死山林也对不起子孙,就下决心发愤读书。虽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