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爱玲的两任丈夫是谁?两段婚姻有着怎样的

张爱玲的两任丈夫是谁?两段婚姻有着怎样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3:21  热度:8℃

张爱玲是一位非常出名的作家,她所写的文章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触动不少人的内心。这位以文字闻名世界的人,其实来头还不小。

她出身名门,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是她的曾外祖父,祖父则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为李鸿章独女李菊耦。

在这样一个家庭出身,张爱玲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这也是她后来能在文学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础。本文不为大家介绍张爱玲文学上的成就,只说她的两任丈夫。

张爱玲曾说:爱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你大可以爱他到尘埃里,但你记住没人会爱尘埃里的你。

给了她这一番感触的男人,正是她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与张爱玲认识的时候,胡兰成为汪精卫政府宣传部部政务次长,并且已经结婚。

1944年,胡兰成因为阅读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而兴起与张爱玲结识的想法,后他亲自拜访张爱玲,两人相谈5小时,一见倾心。

当时张爱玲24岁,胡兰成已经38岁。同年八月,胡兰成选择与妻子离婚,与张爱玲在炎樱(张爱玲闺蜜)的见证下结婚。

虽然有一纸婚书,但胡兰成却并不是一个收的住心的男人。与张爱玲结婚的同年11月,他住进武汉江汉医院,认识了一位姓周的护士,两人开始同居生活。

1945年,胡兰成来到张爱玲上海与张爱玲过了一个月,期间主动告知了与周姓护士的事情。爱一个人,张爱玲真的低到尘埃里。她选择了接受,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胡兰成也开始了逃亡生涯。次年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寻找胡兰成,又发现他身边有了另一个女人范秀梅。

张爱玲选择嫁给胡兰成的那一刻,没想到自己的爱情会如此卑微。她最终意识到你大可以爱他到尘埃里,但你记住没人会爱尘埃里的你。

1947年,张爱玲对这段婚姻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与胡兰成离婚。

1955年,张爱玲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本来是拜访胡适先生,却未想到在这里遇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赖雅先生。

赖雅是一位比较有才气的美国剧作家,年轻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但是张爱玲遇见他的时候,他已经65岁,生活拮据,摔断了腿多次中风,同时在文学上也无大长进。

一个65岁,一个36岁,赖雅和前妻所生女儿与张爱玲年纪相当。但是在半年的接触和交谈之中,两人却不可阻止的产生忘年恋。

而后来张爱玲怀了他的孩子,赖雅最终向张爱玲求婚,但请求堕胎,随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两人相互照顾,夫妻生活尚还算不错。

赖雅此后多次中风,大小便失禁,张爱玲都不离不弃,亲自照顾。两人过了13年的婚姻生活,赖雅于1967年去世。

张爱玲是一个细腻的女人,她对自己的爱情包容忠诚。她值得肯定的同时,也不免让人产生同情。

猜你喜欢

  • 代写的情书

    亲爱的爸爸: 我想了很久,才决定替你的妻子我的妈妈写这封信。 她被你打动,因为你的二十封情书,从认识的那一天起,每一年的情人节。是的,我知道,最初不是2月14日,而是七夕。尽管你的情书笔迹潦草,内容又是千篇一律,二十年如一日永远抄袭叶芝的《

  • 对父亲的恨

    有太多的话要和父亲说,但我一句也说不出,只是不停地哭,我觉得那样委屈,又那样歉疚。是的,我曾经那样憎恨父亲,其实在心里,我早已原谅了他呀! 过去二十多年的成长岁月里,我对父亲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恨! 七十年代末,我们这些刚刚念小学的山里孩子,

  • 因为,山在那里

    丈夫又去登山了。这一次是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北美大陆的最高峰——麦金利。留下我独自在家,寂寞如同一间空屋。 丈夫有两大爱好:一是登山,二是下围棋。 棋慰藉了他许多无眠的夜晚。然而人终究是要出门的,需要与人的交往。憋闷久

  • 牵挂的力量

    詹姆斯曾是千万富翁,后来他的公司破产了,他的财产和房子都抵押给了银行,他的妻子因此忧郁成疾,不久便病逝了,他的合作伙伴史蒂文也精神失常住进了医院。 只有6岁的女儿和詹姆斯相依为命了。他和女儿搬到了贫民社区。那里垃圾成堆、房间内阴暗潮湿,惟一

  • 红色的保温饭煲

    那年,因在井下工作而染上硅肺的父亲离开了人世。为了供我和哥哥读书,妈妈要求从矿灯房调到了井下开绞车——对女人来说,虽然那是一份非常危险的工作,但也是惟一能让女人干的、可以得到井下补贴的工作。 妈妈的工作是三班倒&rd

  • 唢呐声声父爱浓

    我6岁那年,母亲死了。我清晰地记得,母亲临终前,眼角挂着一滴泪。那滴泪在秋阳下抖动着、闪烁着,含满了对我和哑巴父亲的牵挂。母亲走后,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哑巴父亲的肩上。父亲每天做豆花脑”,来维持我们父子的生活。每天深夜,在昏暗的灯光

  • 你的信,寄出去了吗?

    因为搬家要整理些东西,那个下午分外忙碌。在书橱的最下方,居然翻出一个大信封,里面是三个贴着邮票却没有封口的信封。我想在扔掉之前应该先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这是看起来最旧的一封,年代久远,已经有些模糊。不过,涂改的痕迹很明显,还有不少的语法和拼

  • 母亲的偏方

    近日,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一个五年前因瘫痪被医学界宣布为不治之症的清华学子,在母亲的偏方”医治下,重新站立起来了!带着感动与好奇,笔者采访了这位伟大的母亲:五年前的一天,正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我,突然接到一个不幸的通知:远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