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唢呐声声父爱浓

唢呐声声父爱浓

收录日期:2025-11-20 21:49:03  热度:8℃

我6岁那年,母亲死了。我清晰地记得,母亲临终前,眼角挂着一滴泪。那滴泪在秋阳下抖动着、闪烁着,含满了对我和哑巴父亲的牵挂。

母亲走后,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哑巴父亲的肩上。父亲每天做“豆花脑”,来维持我们父子的生活。每天深夜,在昏暗的灯光下,父亲艰难地推着沉重的石磨转圈,洁白的豆浆从磨缝间流出,豆大的汗珠总使他的衣服湿透。磨完豆浆后,父亲还要把豆浆装入瓦缸,端上锅,生起火,在灶台边守候两三个小时。

天不亮,父亲便出发了,挑着担子,领着我,走街窜巷地卖“豆花脑”。父亲不能叫卖,只能吹一把破旧的唢呐来招揽生意。那凄凉而又悠扬的唢呐声伴我度过了童年。那时,我很喜欢看父亲吹唢呐时的样子,高昂着头,精神而有力,像巨人一样高大。

可渐渐的,上学后的我每当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人用手做唢呐状,发出怪叫。我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我知道他们在学父亲。从那时起,害怕被同学笑话的我再看父亲吹唢呐,已经没有了儿时的感觉,我开始尽量躲避跟父亲在一起。一次,几个同学一边学父亲吹唢呐一边胡乱比划着,我气极了,扑上去与他们厮打起来。结果被打得满脸是血,哭着跑回了家。

父亲看到我这个样子,连忙拿着毛巾跑来,边擦边比划着问我,怎么了?

我一把推开父亲,大声地向他喊:“你为什么是个哑巴?你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孩子的父亲那样说话?”父亲虽然听不见我说什么,但他被我的表情惊呆了。他似乎从我的脸上读出了什么,默默地站在了一旁。

那夜,父亲吹了整整一夜的唢呐,那唢呐声中带着哭泣,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卖“豆花脑”也开始尽量避开我上学的路,我知道,父亲一定是不想让儿子伤心。而那时的我却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赶快考上高中,去城里读书。那样,谁也不知道我有一个哑巴父亲了。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上的高中,一个多月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父亲都会打量我许久。每当他伸出手,想抚摸我时,又会怯怯地缩回去,他害怕我的拒绝及冷淡的目光。父亲脸上常写满失望,眼睛里闪过痛苦、无奈、悲哀……他老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是为了供我念书,他仍旧每天赶做“豆花脑”。父亲一直记得母亲的牵挂,要让孩子上大学。

此时的我也常在心里为自己的自私、虚荣感到难过和惭愧,却一直没有对父亲说出口……

高二那年的冬天,我感冒了,周末没有回家。星期天中午,我正在宿舍里躺着,忽然,从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唢呐声。那么熟悉,难道是父亲?我跑出宿舍,此时,天上正飘着雪花。

在学校门口,我看见了父亲。父亲己被白雪覆盖,如同一座洁白的玉雕。寒风卷着雪花,不停地拍打着父亲单薄的身子,父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用冻得红肿的手紧紧握着唢呐,边吹边向校园里张望着。

看见我,父亲显得很兴奋,唢呐吹得更响了。唢呐是父亲的“嘴”,父亲在向我“诉说”着他的爱、他的关心、他的挂念……

听看门的大爷说,父亲天不亮就来了,那时,雪下得很大。县城离家里有三十多里路,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走过那弯曲不平的山路的。看门的大爷不能和父亲交流,只能让他站在门外。这一站,就是整整一个早上。所以父亲才吹起了唢呐,他知道,儿子应该最熟悉这个声音。

我想把父亲带回宿舍,让父亲暖和暖和。可是父亲没有动,他只是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然后比划着问我:同村的孩子说你病了,我不放心,来看看。父亲望了望我,又比划着:我一会就走,不进去了,免得让同学知道。


猜你喜欢

  • 卖杨梅的小女孩

    卖杨梅的小女孩十四岁的小花,是和父母、弟弟一起,从四川来到我们这个城市谋生的新市民。她们一家租住在我所居住的小区里,她的父母在我们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摆水果摊。星期六,快到中午的时候,我路过水果摊,小花的父母都不在,只有小花和她弟弟在看摊子。

  • 邻里之老三篇

    邻里之老三篇李少林与我同龄,今年也该退休了吧。 我是1965年搬到三多巷复兴桥附一号(属于保密地址,没有门牌,只有邮递员知道用这个地址投递邮件)与少林家成为邻居的。那年我升初二,暑假里少林拿到通知书,他于是也成为小我一届的江苏师院附中初一(

  • 跌宕人生

    跌宕人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昔日的我春风得意,满面红光,因为事业有成,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不觉中成了朋友圈的热门人物,众人时常议论我的发家史,津津乐道,不亦乐乎,无不流露出赞扬和羡慕。对此,我心满意足,当然,也热衷于此感。然而,人无千日

  • 谁动了我的奖金

    丫丫今年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朋友又介绍了几个大单子,上半年的销售已经超过去年的总数了,按照公司的规定,在7月份我就可以拿到公司的年度成就奖——三万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买个心仪已久的包,开张美容贵宾卡,办一个隆重一些的生日宴会,这三万

  • 太湖缘之胜景

    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去明月湾,但为了能给妻子当好导游,我还是事先做了一点功课的。直至到了那里,按照网上的相关指点,什么大小明湾、清风亭、老碑、新碑,什么旗杆、明月桥、石板街、千年古樟,什么更楼、黄氏宗祠、敦伦堂、礼和堂,什么裕耕堂、邓氏宗祠、古

  • 阿P抓小偷

    阿P背着一个鼓鼓的牛仔包,提着一个大塑料桶,除了日常的衣架等,还有年底厂里搞福利发的桔子,在人肉罐头一样的公交上挤来挤去,虽然周围都是鄙夷的眼光,并且还有人忍不住压在喉咙里骂骂咧咧,司机也锁着眉头朝他嚷:“东西朝边放,东西朝边放,不要影响其

  • 阿P学英雄

    阿P的对门张大哥,因为从冰河水里救起了不慎落水的一对母子,上了电视,上了报纸,还受到了市里的表彰,还得了5000元的奖励,简直成了大英雄。阿P有点不服气,你老张能当,我就不能当吗,你老张不就是会狗刨吗,我阿P可是曾经的市游泳季军,河里救几个

  • 北京行之初到北京

    为了创作一部关于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应刘春彦导演的邀请,于中秋节那天,要到北京去研讨。我从没有到过北京,接到导演的电话,我和家人商议,全家人都同意我去。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家人就开始为我做准备,老伴儿把所要捎带的衣服,又清洗了一遍,儿媳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