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路行走

一路行走

收录日期:2025-11-20 11:29:46  热度:9℃

洛艺嘉喜欢用脚步一寸寸丈量生活的经纬,随时出发,永远在路上。

最长的一次她一走三年,三年后当她回家时,妈妈看着防盗门外面的“黑人”好奇地问:你找谁?——三年阳光炙晒,她的确已经接近“黑人”了。不过她有她的收获:三年走过48个国度,走过欧洲26个国家,走完非洲全境,见证死亡,遭遇抢劫,经历战乱。她带着思考上路,同时亦津津有味地享受异国的阳光。

洛艺嘉同时有两个身份:一个是编辑·记者——她的本名,一个是行者·作家——艺嘉。从非洲回来,她开始梳理这几年行走的历程,同时找了一份工作。她工作起来很认真很卖力,可是同事们还会说:“洛,你做什么都像是在体验生活。”

或许是骨子里流淌着游牧民族的血液,洛艺嘉一直向往行走。大学时代,她骑着自行车到处走。那么多地方,有几个是心中所想?可是她依旧停不下脚步。

从小,洛艺嘉就对神秘荒凉的地域特别感兴趣。遥远辽阔陌生的非洲大地一直是她的向往。工作闲暇时间,洛艺嘉走过了亚洲大部分国家。在她的心中,非洲是一块无法轻易触摸的圣地。她一直以为,那应该是多年之后才能实现的梦。

不过按计划行事并非洛艺嘉的性格。在北京传媒报业集团工作得风生水起,三本畅销书让她成为新生代作家。一切都顺风顺水,但2002年的某一天,她忽然厌倦了自己当时的生活,想要出发去非洲的愿望一下子变得相当迫切。没做什么计划,也没同家人商量,她悄悄卖了自己在北京的房子,揣着护照,带着相机,上路了。

在非洲,洛艺嘉享受到了明星级别的待遇——因为她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给非洲人留有极好的印象。也因为,她是一个女子,一个漂亮的中国女人。在非洲,单身漂亮的中国女子并不多见,所以,她会遇到一系列在她看来匪夷所思的礼遇:正在散步,会有几个姑娘突然为她献花;走在街上,会突然跑出来一群孩子把她团团围住让她寸步难行;去动物园参观,大家都来看她而不去看动物;经常会遇到对面的人冲她微笑,手舞足蹈比画着,嘴里嘟哝着“Chinacheng”给她打招呼,他们不知她的名字,但是知道她和成龙一样,来自那个舞刀弄棒会武术的国家。有一天,她和一个中国朋友在路上散步,冲过来一个黑人,对她说:“小姐,你真是太漂亮了。”朋友撇撇嘴不服气,看着洛艺嘉:“哼,你这样的,在北京遍地都是。”可是这也挡不住她的好心情。

当然,路上所遇也并非都是鲜花和阳光,洛艺嘉也曾遭遇过抢劫。在约翰内斯堡,她住在一个朋友家。一天门铃响,在可视电话那边,她看到一个黑人。“我是修下水道的。”黑人说。于是,她开门让他进来干活,就自顾自忙去了。过了一会儿,想起泡的茶没给他,就回去了,再看他已经不在了,而在客房她的房间里传出了声。那个房间不带洗手间!而他是修下水道的!洛艺嘉明白了,遇上抢劫的了。不知有几秒钟,她的脑袋里一片空白。定了定神,她悄悄潜进朋友卧房,从墙上取下那柄都铎时期的长剑,直冲进自己的房间。“知道我为何不叫警察吗?”望着惊愕的他,洛艺嘉装作镇静自如,笑着说:“因为我解决起你来,会比警察更快。”出乎意料,他既没有掏枪,也没有招架,只是摆手,不停地说:“小姐,别,别……”其实,来非洲之前,洛艺嘉从未碰过这些玩意儿,也不知中国功夫在非洲兄弟中这么出名,竟轻易地吓住了这个黑人强盗。

许多人羡慕洛艺嘉的生活。迎着许多羡慕的目光,她总会徐徐捋着头发说:人得到的总是有限的,有了这样就会丢失那样。以为她会有什么感慨,但是她又笑得达观。她出去行走的几年间,没有了稳定的工作,丢掉了急剧变化的现代生活,但是,亦得到了人生中诸多别人得不到的感受。

沙漠,落日,草地,洛艺嘉带着她敏感的触角,一点点去领略大自然带给她的美丽震撼。她不跟旅游团,也不跟任何组织,一个人走,也没什么计划,遇到一个地方,喜欢,租一间房住一阵子,不喜欢了立即奔赴下一个地方,一切全凭心情。她不大在意钱,因为她觉得,钱没有了是可以再挣的。在游历非洲的间歇,她会去欧洲几个国家停留几日,现代文明与近乎原始的生活的强烈反差在洛艺嘉看来都是一种生活体验。

2003年“非典”闹得正凶时,正在行走的洛艺嘉曾回了一趟北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死亡会突然来袭的恐怖。她不禁深思:在非洲,黑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7岁,但一个个都那样从容乐观。她亲眼见一个黑人走进配电室,进去,就被电击死了。尸体就放在房屋一角,脸上盖着破纸盒——在非洲,一个熟人一个月两个月见不到,就有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或许是这片土地经历的战乱、饥荒、疾病太多了,已经见怪不怪,使得他们面对死亡时多了从容与达观。所以他们总是乐观的,从来都是快快乐乐享受生活,从来不会为明天的事情头疼。

或许是受了非洲人简单乐观的生活观影响,原本就随意洒脱的洛艺嘉在行走中更添了一份大气从容。她说,在路上,什么事情都能遇到,所以遇到什么都见怪不怪了。她让这份从容渗透在生活中。

即便是身处热闹的繁华都市,即便是在喧嚣的名利场,她的眼中依然保持着一路行走的淡定与从容,她的视线似乎永远在远方。她的步伐从未停止,她希望一步一步用脚步丈量这个奇妙的世界。

猜你喜欢

  • 低头也是一种哲学

    他们经常吵架,有时吵得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就此会分手。可是没有,一年过去、两年过去,然后十几年间他们依然恩爱如初。这些年他们的生活变了很多,从无到有、从白手到丰硕,孩子平时寄宿,家里平时就他们两人,没事时喜欢到处旅旅游。在外人眼里,这对夫妻很稀

  • 一碗砂锅的“启示”

    中午,下了班,饥肠辘辘,就索性一个人寻觅属于自己的“味道。”双手插在大衣的口袋里,信步拐过两三个红绿灯,到了一家刚装修不久的店面。店面装修样式简陋,小小的砖红色风格的土胚房上面横拉着一张黑白风格的匾额,上用生锈的铁钉订着“好吃来”砂锅字样。

  • 父亲

    父亲的两只眼睛都患上了白内障,这种听上去很可怕的疾病,因为新的医术,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把坏掉的晶体吸出来,换上一片比隐形眼镜还要薄很多的人工晶体。做完手术的父亲,安静地躺着,我在病床边,无用地站着。父亲那双大学时拉过小提琴的手,静脉凸

  • 善意的谎言

    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了高考,结果却异常地令人吃惊——他“落榜”了。他来自于一个贫瘠的小山沟中一户人家,由于家境贫寒,他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读书学习上,从小就有比别人刻苦许多的精神,自然他每年都拿着这独一无二的第一名。他的家中有8

  • 善意的谎言代表爱

    在某人的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他自出生以来身体的体质就很差,他的父亲在他还没有出世前就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他和他的母亲两个相依为命。白天他的妈妈去田里工作,到了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做一些刺绣活儿,每天晚上都做到三更半夜。在每次吃饭的时候他的妈妈总

  • 妈妈不教拿手菜

    我的一位成都媒体朋友,平时老给父母打电话,吩咐他们为自己做这做那,一副依赖心十足的样子。有一次,她委托父母去乡下给她采些桑叶拿回来晒干泡祛火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数落她:都三十好几的人了,依赖心还这么重?哪有这么懒,把老人们支去东跑西跑的?

  • 父母在,不敢老

    父亲一连打了好几次电话给我,问我这个周末有没有时间回家,说是有大事要商量。我一听有大事,那还了得?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家,有什么事情能比父母的事情更重要?回到家里才知道,父亲的所谓大事,就是家中的热水器坏了,要买一个新的,所以,想和我们商量

  • 母亲的面条

    母亲已去世多年了,一直想给母亲写下一些文字,可每次陷入回忆时,心都会疼痛不已。母爱如海,每一次对母亲的回忆都如大海波起云涌,那铺天卷地的往事总是轻易将我吞没,让我失去思维的能力。我不知道这世界上最博大的爱如何可以凝固成文字,也许我不能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