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母在,不敢老

父母在,不敢老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4:56  热度:11℃

父亲一连打了好几次电话给我,问我这个周末有没有时间回家,说是有大事要商量。

我一听有大事,那还了得?赶紧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家,有什么事情能比父母的事情更重要?

回到家里才知道,父亲的所谓大事,就是家中的热水器坏了,要买一个新的,所以,想和我们商量买什么牌子的好。

换一个热水器居然成了父亲心目中的大事,我忽然觉得有一丝悲凉,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开始找我们商量事情了呢?家中有大事小情,父亲总会叫上我们姐弟,大到买家用电器、人情往来,小到过年过节,需要买什么东西,准备什么食物,都要把我们姐弟一起召回来,一起商量一下,再做定夺。

以前的父亲不是这样的,以前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父亲拍板做主,无论是从小城市往大城市迁徙、调动工作,还是婚嫁这样的大事,都是父亲一手操办,什么时候跟我们商量过?记得有一年,父亲去上海出差,回来时给我买了一件外套,价钱不菲,他怎么就不怕已经参加工作了的我不喜欢呢?他怎么就不怕大小不合适呢?父亲自作主张买了那件衣服,估计搁现在,他是无论如何再做不出那样的事情了。

那时候的父亲意气风发,治小家如烹小鲜,手到擒来,根本不在话下,哪里会瞻前顾后,左右观望?而现在,父亲什么事情都要依赖我们姐弟,就连买热水器这样的事情,也要把我们都叫回家,讨论一下。这件事情外延出的结果,就是让我得出一个结论:父母都老了。

时光真是一个神奇的杀手,杀掉了父母的大好年华,同时也杀掉了我们的青春岁月,父母在变老,而我们也不能例外。

心情不好的时候,消极沉沦的时候,总爱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就是:老了。头发里发现一根白发,会对着镜子拔掉,一边拔一边说:“真的老了。”母亲笑着说:“你看看我?我还没说老呢!”

是的,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大半,母亲不言老,我为什么要轻易言老?为人儿女,无论多大年龄,在父母面前,都没有资格言老。

父母的年龄大了,儿女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生活重心,是他们精神上的支撑,儿女若言老,将置父母于何地?

小区里有一个女人,50多岁的样子,天天早晨穿着大红的运动服,在小区里打太极拳、跑步、做操,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很多人,比年轻人还有活力。

平时,她喜欢穿长靴,8分裤,围长丝巾,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别人都说她“装嫩”,她也不恼,说:“本来我就不老,还用得着装嫩?至少我的心理年龄比你们都年轻,不信咱们比一比?”

大家都笑,说她像“老顽童”。其实,她说得也有道理,年不年轻,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心不老,人就不老,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暗示。

过了一段时间,看见她推着老母亲在小区的法桐树下散步,长长的丝巾在她的胸前随风轻飘,老人满头白发,面容慈祥,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她间或停下来,俯下身去听老母亲说着什么,此时此刻,真的很美,像明信片上的风景一样美,温馨时刻、天伦之乐莫过于此吧!

我忽然就明白了她不老的原因,因为她不敢老:母亲还在,她就是一个孩子;她若老了,母亲的精神支撑就倒了;为了母亲,她要永不老,她要一直年轻。

这世间,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说点孩子气的话,但是没有资格在父母面前说老,永远没有,因为任他是谁,无论如何都老不过父母。

父母在,不敢老。

猜你喜欢

  • 童谣的变迁

    童谣的变迁与随想小时候每当夏天晚上的来临,我们一群孩子早早的围坐在大院宿舍的老榕树下,听着老奶奶给我们讲那永远也没有尽头的故事,从前啦,有座山,山上啊有座庙,庙里呀有个老和尚在跟一个小和尚在讲故事。讲什么呢;老和尚说从前那有座山山上啊有个庙

  • 孟母的四个传说故事

    至少在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要,传统社会就这么认为的。比如孔子,比如孟子。尤其是孟子,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这些传说反映出儒家的一些价值理念和立场,但未必是史实。东汉时,赵歧为孟子作注,谈及孟子,连他的字都不清楚了,“

  • 老枣树的传说故事

    老枣树即庆云县的唐枣树,此树在庆云镇原后张乡周家村的村南,漳卫新河原鬲津河南岸,这棵老枣树的传说数不清、说不尽,曾在清代康熙元年任庆云知县的卢元培做诗赞这棵奇树“半亩清阴俯碧川,沧桑历尽势参天。繁枝自抱风云色,贞干宁辞冰雪缘。高士结庐容啸傲

  • 我与松叶的因缘

    如果把活着的还渴望着生长的树视为一份财务状况变动表,那么被摘下来的一串树叶,就要算是一份资产负债表了。活着的树,记录着它的生长,记录着在它的树荫下生活着的人们为了让自己身子乃至思想达到平衡,每年、每月、每天需要收付的幸福和痛苦、欢乐和悲伤。

  • 感悟成长,感悟人生

    周末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就在于我们的心可以宁静下来,可以听听自己心里真正的愿望,看见自己心里面那些最柔软的、最芬芳的、最美丽的想法。但是,自己心里真正的心愿在哪里呢?在这样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把它打开,我们去完成这种发现,让自己的心可以感受一

  • 哈佛大学的幸福人生课

    出人意料,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甚至从

  • 以身赎钗的美少妇

    清朝末年的一天早上,唐县县令司马青正在后院散步,却见门子匆匆来报,说:“城东五里河村的秀才白得升求见。”司马青说:“知道了。”就快步来到前厅。 白得升虽然在乡村任着教职,但终归是县学的生员。一个生员大清早赶来,知县哪有不见之理?白得升既为儒

  • 只要一次成功就够了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失败。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5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母亲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并学会自己做饭。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十分严厉,常在母亲外出时痛打他。14岁时,他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