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身不沾血的刽子手

身不沾血的刽子手

收录日期:2025-11-21 11:39:55  热度:9℃

宋代时候,陈州城南关有一家姓封的,世代都干刽子手这营生。轮到封丘这一辈,已到清末年间。每有刑事,封丘便披挂上阵。一把鬼头刀架在胳膊上,寒光闪闪,随着三声炮响,封丘冷酷地走进杀场,双目不看罪犯面目,只瞅罪犯的脖颈,单等一声令下,胳膊一抡,不见刀起,人头便滚下了地。待转身走了数步,那死者的鲜血才“呼”地喷出,如同天女散花,染红半个天际——而封丘身上从不沾血腥。活路做得如此干净利索,颇招活着的人唏嘘咂舌。

这是封家绝活。封家人为练此绝招儿,多是从七岁抡刀,练肘功。封家人的肘力都很棒,用双肘支身倒立,能撑几个时辰。除去肘力,还要练眼力。练眼力是为了瞅准下刀之处。因而封家人与人交谈,三句话未完便要看人家的脖颈数次,这叫习性,很可怕。所以左邻右舍很少跟封家来往。封家人赶集上店,也极少人上前招呼。封家人活得很孤独。

封家人做活,从不用官刀,多用祖传鬼头刀。那刀比一般刀宽得多,发绿光,能照出人脸。杀人的时候,刽子手立在罪犯一旁,时辰一到,身子稍一倾斜,胳膊朝上一拉,“嚓”,人头便被“利”了下来。古时候讲究一刀之罪,因此这一刀要稳、准、狠。由于速度快得出奇,落地人头在地上还能咂嘴磕眼皮儿。

这一年秋,朝廷命官监察御史来到了陈州。监察御史很老辣,也很能干,到陈州连夜查看卷宗,挥笔点了五名死囚,定斩不饶。刑场设在南关弦歌台左侧,三面环水,一路通陆,很保险。刽子手自然是封丘。那一天,三声炮响过一声,封丘披挂上场。单见他胳膊上虎驾鬼头刀,寒光森森。一般刽子手,多穿大红披夹儿。而封丘却是一身洁白,腰扎黑板带,黑绸子束紧袖口,足蹬高玄靴,黑映白,白映黑,既威武又潇洒。

封丘昂首走进刑场,面目冷酷似冰。他让犯人跪成一个“圆”,然后站立罪犯身后,严阵以待。最后一声炮响刚刚落音,只见封丘如飞似箭,犹如一只白色的粉蝶,瞬间飘绕一周。眨眼工夫,五颗人头已汇集中心,同时咂嘴,同时睁眼,同时悠然瞑目。片刻间,封丘早已离去丈余。这时候,人们方听到五声有次序的“呼”声,只见五柱鲜血交叉喷开,形成鲜艳的梅花图案,而汇拢在一起的五颗人头,恰成花中之“蕊”。再看五个罪犯,早已被他人的鲜血染个透红,消融在“梅花丛中”。

全场大哗。

监察御史呆然一时,更是惊叹不已。他起身走下高台,向封丘表示祝贺。封丘一副漠然,施礼谢恩后,扭身回了家。监察御史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如此艺术的杀人场面,很是余兴未尽。回到下榻之处,又听当地官员说封家五代充当刽子手,而且从未出过差错,更感敬佩,当即挥毫,写匾一帧,上书狂草:韦驮再世。

御史狂草,苍劲有力,倜傥潇洒,在当朝颇有名声,世人皆把御史墨宝引为殊荣。可他万没料到,当差人把匾送到封家时,封丘竟婉言谢绝了。监察御史很恼火,亲自去了封家。封丘施大礼相迎,把御史让到正堂。先是磕头请罪,谢大人恩泽,接着说匾上所题四字,他确实不配。

“大人不知,封家执法无差错是为保住饭碗,而在良心上却不是如此!”

“此话怎讲?”监察御史睁大了眼睛。

“大人息怒!如若大人不怪罪,请您随我来!”封丘说完,便起身领那御史到了后院。后院是一个小独院,靠墙处有一筒子房。封丘打开房门,请御史入内。御史疑惑地望了望封丘,便好奇地走了进去。待看清了,御史大吃一惊!原来室内全是供奉的牌位,每个牌位上都有姓名、地址、死的年月。御史不解地看了看封丘。封丘说:“大人,这些全是封家历代所斩罪犯的牌位,至今已有七百六十三名!他们当中,有的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大人,恕小人直言,这里边也有不少的冤魂!我们每年都要给这些冤魂上些纸钱!祖上有规,凡是冤魂者,牌位要染红头儿!”

封丘最后说,为保饭碗,他不敢替罪犯呼冤。这是祖上的规矩!

监察御史淡淡地笑了笑,倒剪手走近一个染了红头儿的牌位。见上写着“胡公柳”,隔年所杀。他禁不住咂了一下嘴巴,略有所思地自语道:“胡公柳,胡公柳……”他说着拿起牌位,看了看那红色,问道: “这红色是何物所染?”

“血!是人血!”

监察御史轻轻揩了揩牌位上的灰尘,小心地把它放回了原处。他突然转向封丘,问道:“依你之见,今日伏法的五名罪犯中,有无不当斩者?” 封丘“扑通”跪地,说道:“小人不敢讲!”

“恕你无罪,照实讲来!”

封丘的喉头上下抖动了好一时才说:“望大人息怒,今日五人之中至少有一人不当斩!我是从血向观察,那张仲林定有冤屈!大人不知,这张仲林是第一个挨刀,而他的血却是最迟喷出……据我们封家几代验证,喷血晚的人大多是刀下屈鬼!如若大人不信,可以重新审理此案,权当验证一回!”

“你认得张仲林?”

“小人与张仲林,只是认得而从无来往!他是我的近邻,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七岁幼子!据小人所知,张仲林一向安分守己,实属本分之人。今日从刑场归来,路遇张仲林一家前去收尸。他那白发苍苍的老母扶棺而泣,七岁幼子号啕不止,其妻头勒三尺白绫,悲恸欲绝……小人想起张仲林血向不正,顿起恻隐之心!久闻大人为官清正,执法如山,谨望大人明察秋毫!”

封丘这一番话引起了监察御史极大的好奇心。回到寓所,派人向陈州知县索回卷宗,开始重新审案。

卷宗上写得很明了:陈州城尚武街张仲林养一女儿,名小玉。小玉年值妙龄,长相出众,被陈州大户白家白公子看中,抢进府内。不料当天夜里,白公子被人所害,小玉下落不明。白家带人围了张家,搜出凶器。罪犯张仲林供认不讳……下面就是监察御史批斩的大红笔迹。

为了证实封丘那个令人好奇的“血向”之说,监察御史决定在陈州多住几天,重新调查案情。监察御史乔装打扮,明察暗访,不久,便案情大白。原来小玉早已被陈州城另一大户施家施公子看中。小玉被抢的那一天,施公子夜闯白家,一心要夺回小玉,不料被白公子发现。二人拼杀格斗中,施公子杀了白公子,抢走了小玉。为逃脱法网,施公子暗自派家丁把凶器匿藏在张仲林家,造成张仲林为救女儿冒险杀死白公子的假象。张仲林被押上堂,大呼冤枉。后来施公子派人送去口信,说是若想保你女儿活命,必得招供。张仲林为保女儿,才被迫画押。

监察御史大吃一惊,手指在卷宗上弹了许久,最后终于合了起来,交给了师爷,静静地说:“入库吧!”

施家几代在朝居官,监察御史惹不起。卷宗上有自己草菅人命的朱笔手迹,翻了案就是与自己过不去。再说,此案件的重新审理,他没让任何人介入,一切均在绝密中进行,自然也没后患。令他奇怪的是,封丘的“血向之说”竟如此准确!是巧合呢,还是封丘一步步引自己上钩?这个封丘,非同一般哟!

看来,封丘对此案早已胸有成竹,只是不敢说而已!他有他的难处,一家人,全靠他的一把刀哟!

第二天,监察御史离开陈州。没想八抬大轿刚出北关,就有人拦轿喊冤。御史抬头一看,原来是封丘手持鬼头刀跪在路中。他的身后跪着张仲林的妻子、八十多岁的老母和七岁幼子。封丘一言不发,双目直盯监察御史。

那御史被封丘盯得有些发毛,惶惶地问:“封丘,你手持钢刀,拦轿喊冤,知罪吗?”

封丘冷笑一声,说:“大人,小人就是谢罪来了!想我封家,几代充当刽子手,却用一手绝活,草菅人命,枉杀无辜!上对不起青天,下对不起黎民!为天地良心,今日同着大人之面,我只有自己惩罚自己了!”

说着,封丘左手架刀,右手腕儿猛地向刀刃砸去,那只手血淋淋地掉落在地。

张仲林的妻子和母亲见状大呼一声,扑向封丘,捧起了他的断肢,撕下布衫儿,急急扎住了外喷的血口。

封丘面色苍白,凄声疾呼:“大人!小人断臂是为唤起大人的良知!我知道,张仲林一案你早已查明!望大人伸张正义,扶正除邪,为张仲林父女申冤哪!”

监察御史擦了擦轿帘上的鲜血,掷了手帕儿,冷冷地笑了笑说:“依我看,作为刽子手,你还很不成熟!”说完,轻轻摆了一下手,那轿子绕过封丘的那只血手,冉冉而去……

猜你喜欢

  • 最孤独的虚拟饭局

    7月24日晚上,22岁的福州女生阿伦在饭店打包了几个菜回家。然后,她搬来小板凳,打开摄像头,对准自己的脸和饭菜,开拍。这是阿伦“人生中的第一个视频”。她看起来有点紧张,除了对着镜头吃,她几乎什么都不用做。默默地吃了9分钟,她突然有些自嘲地说

  • 我的美好成长记

    原本我家是住在县城的小区里的,但为了我,搬到农村的老家。以前村上人都羡慕我们在县城有房子,我爸妈也是以这个为荣。就在我三岁的时候我爸妈把县城的房子卖了,搬到农村老家。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都认为我家是做买卖赔了钱,才会回农村住。他们当然不知道这

  • 赚钱高招

    胡小毛是个古董家具贩子,虽名头不大,但眼光犀利,自入行以来,稳扎稳打,从未失过手。周末这天,胡小毛得到一个消息:老家银山村有个远房亲戚出事了,听说昨天清早大雾,那亲戚出门后,被一辆车给碾了,死状惨不忍睹。倒霉的是,等发现后,肇事车早已逃得杳

  • 钟博文研发之初的考量 坚守“专精”梦想

    从长胜创立初期,钟博文就坚持以“专精”的理念不断挑战热转移印花质量的极限,长胜印花技术以“高质牢度”与“完美图案再现性”倍受业界青睐。而钟博文的梦想并不止这么简单,他要研发出一种能带给产业用户更优质、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印花解决方案,和一种对消

  • 七匹狼创始人周少雄 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

    七匹狼: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男人不只一面,今天你秀哪面?”七匹狼的电视广告向“奋斗中的男士”传播着他的生活主张,提出了“男士族群新文化”。七匹狼创办以来,着眼于创立自主品牌,凝练自身价值观,创建自己的品牌文化。同时,也在摸索着国

  • 张雪林的传奇创业故事

    张雪林没有想到,从“个体老板”到“企业老总”,看似只是名称上的小小变化,竟疏通了其产业发展的瓶颈:销路扩大了,品牌知名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明显提升。他的产品,正实现从“价格取胜”向“品牌制胜”的华丽转身。张雪林的“转身”,就是办理了“个转企

  • 老何从农民到千万老板的转变

    “尽管今年服装市场整体行情不好,但我的工厂仍然不错,年收入200万肯定是没问题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广州沙河服装市场做了10多年生意的服装店老板老何说。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打工仔,到身家过千万的服装店老板,老何用了整整18年的时间。老何出

  • 工地上的雷锋

    老板雷霆震怒,只有他明白企业立足发展的真谛,这一次,他决定要学一回“萧何月下追韩信”。张长军是一个民营路桥工程公司的老板,这年40挂零,身家超过了几个亿。现在,他放下公司一大摊子事不管,正心急火燎地驾着奔驰汽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干什么?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