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老海龟的流行时装

老海龟的流行时装

收录日期:2025-11-21 13:17:30  热度:9℃

大海边有座小石屋,石屋里住着个老海龟。

老海龟虽然年纪老了,可挺爱赶时髦。听说街上流行“多口袋导演服”, 他就蹲在小石屋里,花了三天两晚上,缝制了这件流行时装。

他穿上了导演服,对着镜子上下打量着。

嗯,好!很好!非常好!得出门去出出风头。

老海龟在衣服的各只口袋里,分别装上钱包、烟斗、打火机、手绢、鱼 片干、牙签、通讯录、名片盒、手电筒,等等。

他得意洋洋地上街去了。

街上的行人,都停下步子,打量着他身上的时装。

于是,他摇晃着尾巴, 走起路来越发得意了。

他来到“团团转舞厅”,在售票处买了张舞票。他想在舞厅里出出风头。

他来到入口处收票的地方,从口袋里掏那张舞票。一掏,掏出了钱包, 不对;再掏,掏出了烟斗,也不对;再掏,是打火机;再掏,是手绢、鱼片 干、牙签、通讯录、名片盒、手电筒,等等。 等他从第 49只口袋里 (那只口袋在衣领里),掏出那张舞票时,舞厅 里一片静悄悄,已经关门了。

猜你喜欢

  • 最远的距离

    现在想来,“人生若只如初见”,真是句太怅惘的话。大多数怨侣回忆起当年,多少都会这么感慨。就好像,1953年9月的某一天,蒋碧微得知,徐悲鸿直到去世,身边还珍藏着早年与她同在巴黎买的怀表。就好像,1968年4月,蒋碧微在台北的医院里,望着病榻

  • 教我用“3D”脑袋看世界的人

    大概是2011年元旦之后,我在香港机场的书店看到了一本书,名叫《新自然主义的家》。无意间翻到其中一页图片,那个家的设计让我心里“哇哦”了一下。我站了三五分钟,就看了这一张图。我很少会对一个东西喜欢到用“哇哦”来形容,但对这个房子我是有点儿迷

  •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要有十个要素。第一,房间面积要小。一卧,最多两卧,多出来的一个卧房当客房,或者等小孩儿长到青春期要求自己睡时用,或者偶尔夫妻吵架需要分房睡时用。每个卧房不超过十平方米,乾隆帝的卧房也不过十来平方米,平常人王气更弱,不僭越。

  • 在台风口放风筝

    上高中时,我没有想过今后会当一名程序员,进入大学后选择计算机作为专业,是因为我一个好朋友上的是中科大计算机系,为了和这个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也选择了计算机系。在我的印象中,很多名人都是在大学成名的,我当时也想利用大学的机会证明我的优秀。

  • 马可:在矛盾中寻找独立自由

    “第一夫人”完美秀背后的创业故事。在手工业日渐式微的今天,服装行业已经被大批量机器制品所淹没。作为服装设计师,马可一直觉得自己应当为这种缺乏个性的惨淡现状负责,因此她自始至终在与主流风潮相对抗,在寻本溯源的设计中追逐独立而自由的灵魂。在例外

  • 官场愤青冯玉祥

    把党政军捧场官员都骂一遍!在夏威夷大学汉密尔顿图书馆中文书库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本薄薄的蓝皮书,封面上印着《冯在南京》。封底标明乃是民国23年由政治研究社出版,作者曹弘忻在尾声声明:该书作于民国18年暑期,“我以我的名誉作保证,我的记述,

  • 陈雅鸥,毁了我的大学之后

    陈雅鸥的大学清单很完美——高考前六个月顺利被复旦俄语系录取;拿下足够高的绩点和奖学金;大三在俄罗斯交换十个月,支教、成为社团领导,还有三份大公司的实习经历。大学毕业,拿着自己金光闪闪的简历,她最后选择留在强生——当销售管培生。“说实话,我的

  • 我的偶像李普曼

    2004年6月,我去哈佛大学当了3个多月的访问学者。肯尼迪学院为我安排的住处就在查尔斯河边上,每当日落时,我都会一个人去河畔的草地上散步。河水很清缓,岸边的乱石都没有经过修饰,河上的石桥一点也不起眼。300多年来,那里的风景应该都没有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