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中国历史上由“打耳光”引发的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上由“打耳光”引发的重大事件

收录日期:2025-11-21 09:22:14  热度:11℃

打耳光,文雅的说法叫“掌掴”,其对精神的侮辱,要远甚于肉体的损伤—面子一事,在中国素来是极受尊崇。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一旦连脸都打了,未免太不给人留余地,彼此的矛盾也就公开化了。

和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打耳光”也是古已有之,在古代叫做“批颊”。打人耳光,就是“手批其颊”。唐宋之后的俗文学中,也有“吃掴”、“吃耳刮子”等说法。

上古时代是贵族社会,讲究礼法,此后虽然贵族式微,但传统影响还在。类似打耳光这样具有强烈侮辱性色彩的攻击,在史书上不太易见,只能说或许有之。比如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南宫万杀了宋闵公后,在宫门口遇到忠于闵公的仇牧,“批而杀之”。“批”就是用手击打。南宫万徒手与持剑的仇牧搏斗,将对方碎首,仇牧死时,牙齿磕在宫门上,可见搏斗异常惨烈。双方近身相搏,南宫万徒手击打对方致人碎首,想来仇牧脸上是受了不少攻击的。但到了生死相搏的程度,这耳光吃了多少,也就无足轻重了。

魏晋时期,文人热衷清谈。行为放浪,不拘礼法,固然有很多。诸如近代章太炎掌掴梁启超,民国刘文典怒斥蒋介石而被打耳光,此类的记载,在专门记录魏晋文人言行、交游的《世说新语》中,却是一例也没有,虽然《世说新语》中也有不少忿狷和简傲的条目。

当时流传下来的文献,主要是正史和文学作品,另外就是佛教和道教的典籍,这些书本来就离市井小民的生活较远,不容易看到打耳光之类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打耳光的发达,是在唐朝以后的事情。按照许多学者的理解,唐朝恰好是贵族社会的完结,平民社会的开始。

唐代女皇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叫薛怀义,薛怀义原先只是个贩卖药材的商人,得到武则天的宠幸之后飞黄腾达,权势熏天,连当朝大臣都免不了受他折辱。

满朝公卿,自然也有不买账的。某天,薛怀义在宫中遇到宰相苏良嗣,神情傲慢,举止无礼。唐代宰相地位非常隆崇,史书上称为“礼绝百僚”,苏良嗣见此大怒,命身边随从打了薛怀义的耳光。事情随后传到了武则天耳中,她倒没有报复苏良嗣,只是吩咐薛怀义不得冒犯宰相。

史书上苏良嗣的形象,主要是刚直不阿的谏臣,和武则天的关系也很不错,这大约是武则天没有追究的原因。反倒是薛怀义的下场有些不太妙,他因为骄横而渐渐为武则天厌弃,随后被太平公主派来的壮士勒死,这些都是苏良嗣打他耳光之后几年间的事情。

唐代之后,关于打耳光的记载渐渐多了起来,挨打的不止男宠、大臣,皇帝也未能幸免。后唐庄宗李存勖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戏演戏,并且经常上台演出,艺名“李天下”。因此爱好,他常常和伶人(乐工、演员)混在一起。某次,李存勖和其他伶人演戏时,环顾四周喊道:“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其他伶人自然不敢应答。这时,有个叫敬新磨的伶人跑上前去,打了李存勖一耳光。皇帝被打后脸色大变,身边的侍从和伶人惊恐异常,一把抓住敬新磨,责问说:“你怎么敢打天子耳光?”敬新磨答复说:“理天下的,只有一个,又呼叫谁呢?” 敬新磨在这里用了双关语,李、理同音,理天下,就是治理天下。表面上扇了皇帝耳光,暗地里大表忠心。李存勖被这个马屁拍得龙颜大悦,重重赏赐了他。

历史并没有到此为止,敬新磨得了赏赐和宠幸,李存勖也照旧唱戏。过了几年,李存勖亲征叛军,敬新磨的同行郭从谦临阵叛变,导致李天下中箭而死。李存勖一世英武,自己打下江山,也亲手丢掉天下,成为后代史官们批评和嘲笑的靶子。

唐宋之后,平民社会发达,表征之一就是说书和演义的兴盛。狸猫换太子和包青天都是演义中比较有名的故事。狸猫换掉的太子,和开封府尹包拯上头的皇帝,是同一个人,宋仁宗赵祯。

正史中对宋仁宗评价很高,差不多是宋朝开国之后口碑最好的皇帝。下面要说的事情,却与此关系不大。事情发生在天圣二年,仁宗当时24岁,郭皇后更小,22岁,放到现在,两人也不过是刚过婚龄,古人成婚早,当时宋仁宗和郭皇后已经结婚9年。

皇帝不止有皇后,还有妃嫔,宋仁宗当时宠幸的是尚美人,郭皇后和尚美人都很年轻,前者心怀嫉妒,后者恃宠而骄,多次发生矛盾。某天,尚美人言语冒犯郭皇后。郭皇后长期的不忿一朝爆发,当时就伸手朝尚美人的脸上打去,宋仁宗见机连忙护住尚美人,结果郭皇后的巴掌没落到尚美人脸上,倒是结结实实打在宋仁宗的脖子上。宋仁宗顿时大怒,加上宦官阎文应从旁煽风点火,宰相吕夷简趁机进言,于是决定废除皇后。帝制时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就是国家大事。废后引发了朝廷的政争,反对最力的,也是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范仲淹。最终郭后被废,尚美人废入道观,范仲淹遭到贬黜。

仁宗郭后少年夫妻,因事失和,造成政治上的大变动,自然有更深层的原因,但究其起源,也不过是一记耳光而已。郭后被废之后,和仁宗仍常有往来,仁宗大约有过重新册立郭后的念头,不过没多久郭后就去世了,年仅24岁,当时传言是阎文应进毒所致。附带提一句,后世公文小说中大名鼎鼎的包拯,在废后案期间,正在家服丧,没有卷入其中。不过,废后案中的关键角色、时任宰相的吕夷简,恰恰提拔过包拯。

唐宋之后流传的记载非常丰富,对人、事多有十分生动的描写,打耳光遂频频见诸纸上,明清小说中尤其不少,《水浒传》中阎婆惜和张文远、潘巧云和裴如海相好,都有“打你耳刮子”的调情、撒娇之语。多亏了《儒林外史》中胡老爹的一记耳光,因中举而发疯的范进才从人事不省中醒转过来,都是例子。

当然,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风暴,追溯成因似乎是亚马逊的蝴蝶扇动了翅膀,但关键的因素,仍在于周遭环境系统长期而巨大的变化。因为打耳光而导致的悲剧,也多半有更深层、更长期的因素值得探究。

猜你喜欢

  • 所有浪漫的爱情,都将归于务实的婚姻

    浪漫爱情与务实婚姻,犹如虚与实,相伴相生。爱情如果脱离了柴米油盐,只在虚空的海誓山盟中游荡,大抵不会长久。大多数女人,即便结婚多年,儿女成群,也始终保有一份少女的浪漫情致,希望婚姻至少像窗台上的塑料花,掸掸灰尘,拿水一冲,便又鲜艳如初。也因

  • 爹和娘的爱情故事

    说到爱情,最让我敬佩的还是爹和娘相濡以沫的爱情。爹和娘的相识源于一次偶然。那天,爹正在办公室里备课,一个高挑俊美的姑娘来看爹的同事赵老师,还带来了她家种的桃子,并给了爹一个说:“你也尝尝吧。”赵老师介绍说:“这是我们小学的于老师,不仅人长得

  • 《延禧攻略》嘉嫔生了几个儿子?嘉嫔的小儿

    《延禧攻略》是一部宫斗剧,所以也有正反派之分。你说正反派怎么分的?那当然是女主角这边是正派,和女主角作对的就是反派了。就拿故事一开始来说吧,围绕着皇后和女主角的一拨人是正派,而与皇后等人作对的高贵妃和嘉嫔则是反派。剧中富察皇后因为嫡子的去世

  • 嘉庆帝两位活到成年的公主是谁?她们谁更幸

    相比于父亲乾隆帝的健康长寿,子嗣绵延,嘉庆帝就要差的多。他一生共有五个儿子,九个女儿。而在嘉庆帝的九位女儿中,只有两位活到了成年,其余七位公主甚至没有一个超过十岁。活到成年的公主分别是三公主庄敬和硕公主和四公主庄静固伦公主,就这两位公主也不

  • 《延禧攻略》太后是谁?太后与甄嬛的关系

    《延禧攻略》最近在爱奇艺热播,再一次掀起清装宫斗剧热潮。回想当年,引发最强一波宫斗剧热潮的电视剧,非《甄嬛传》莫属。而这两部剧虽然是不同的主创团队,故事也不同,但是却因为故事背景相近,所以有着人物上的重合。《甄嬛传》是根据大IP改编,有庞大

  • 赵元佐是谁?身为宋太宗长子的他为何没当上

    在古代皇位传承制度中有立嫡立长一说,但是自古以来,真正能当上皇帝的嫡子长子少之又少,他们没能当上皇帝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宋太宗长子赵元佐就是其中之一,只因为宋太宗吃饭没叫上他,他就放火烧了皇宫,于是就被废为庶人,还差点被流放呢!这件事到底是

  • 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生平简介 刘兴之子是如何

    妃子给皇帝挡野熊,此事在历史上有且仅有一例,那就是西汉时期的冯昭仪替汉元帝挡熊。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而冯昭仪则是元帝的妃子冯媛。冯媛出身将门,她的父亲是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身为长女的冯媛被选入后宫,不过数月时间就升至美人,后来因

  • 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向来被誉为千古谋臣,智慧的化身,他那么聪明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会对刘备素来不喜的蒋琬另眼相看,还给刘禅密表,称他死后蒋琬可以代替他呢?这个蒋琬到底是谁?他真有诸葛亮说的那么厉害?蒋琬少时就以聪慧过人而闻名,长到青年更是器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