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清廉节俭佳话

清廉节俭佳话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6:47  热度:8℃

季文子戒奢华

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却十分俭朴。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绸缎,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骡马不喂粟米,而饲以青草。有人讥之为“吝啬”,季文子答道:“我何尝不愿穿绸着缎、乘车骑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国家赢得荣誉,没听说用自己的美妻良马能给国家带来光荣的。”这样,原来讥笑季文子吝啬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做法。当时,因为受季文子的影响,鲁国上下崇俭戒奢,蔚然成风。

诸葛亮俭以养德

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官居蜀国宰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事奉节俭,力戒奢侈。他的家业仅存钱800铢、田15顷,作为妻室儿女的生活来源。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给,俸资之外,分文不取。更为难得的是,他在暮年立下了这样的遗嘱:“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据史料记载:“及卒,如其所言。”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话已成为千古箴言,被后人奉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东坡安贫守志

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官至翰林院学士。因为他抨击朝廷横征暴敛,结果被贬谪黄州,薪俸也随之锐减,每月仅有4500个铜钱。苏东坡乐道安贫,节俭度日。
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来访,见客厅的大梁上悬挂着31个竹筒和一个大竹筒,心里十分纳闷。这时,苏东坡嘱咐家人备一席酒菜,要与老友痛饮三杯。家人应诺后用叉挑下那个大竹筒,退到内屋去了。这位老友见状,忍不住向苏东坡发问:“东坡兄,不知你这屋梁上挂的是啥?”苏东坡没有马上回答,只是起身又叉下一个竹筒,倒出筒中数十枚铜钱置于桌上。这位老友仍是不解。苏东坡朗声大笑,说出了竹筒之谜。原来,苏东坡为了做到计划开支,量入为出,把每月领到的薪俸分为31份,然后装入竹筒中挂在屋梁上,每天早上用木叉挑下一个竹筒,作为当日开支。每日节余部分,集中贮放在大竹筒中,逢年过节或有来客才从大竹筒中取出备办酒席。这位老友听了,十分感动,称赞不已。


猜你喜欢

  • 女神相许负的故事 许负最后怎么样了?

    中国历史上神奇的预言家、风水师不少,为人所熟知的诸如唐袁天罡、李淳风,以及明刘伯温。这些都是男子,那么你听过中国第一女相士的大名吗?公元前211年,王翦之子王贲率秦军从燕国攻齐国,俘虏齐王建,遂灭齐,秦由此统一六国。秦始皇在当上始皇帝的同时

  • 陆游为何与唐婉离婚?两人感情结局?

    世情薄恩情负,两首《钗头凤》,道尽了陆游与唐婉求而不得的爱情古时候男女成婚,遵照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疼爱子女的父母,为了子女的幸福,往往会选择相熟的人家。为何?因为只有熟悉的人家,才能了解对方的品性、家庭,才能最大可能减少婚姻的不幸。这就

  • 徐志摩原配张幼仪简介 张幼仪最后结局?

    徐志摩是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散文家。看过他诗歌应该就知道,徐志摩是一位十分浪漫的人。而他对林徽因、陆小曼的热爱,在他看来也是他对浪漫爱情的追求。世人都知道徐志摩和陆小曼、林徽因之间的故事,却不知道这两段爱情是建立在另一个女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救的小孩是谁?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其史学著作《资治通鉴》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虽然他在政治上也有所成就,曾率党与王安石新党抗衡,但因为史学上成就更高,所以大家说起他通常想到的当是《资治通鉴》。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司马光砸缸

  • 王象春是谁?明朝灭亡与他有何关系?

    天子死,社稷了,一个国家要灭亡之前往往有所征兆,不论是天象还是人事。明朝堪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气节的朝代,什么和亲纳岁都没有过,明朝皇帝都是挺直了腰杆做人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强势逼人的朝代,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到底是怎么灭亡的?明

  • 卞玉京与吴梅村的爱情 卞玉京最后结局

    才子佳人,别看古代文人墨客最好狎妓享乐,许多名妓备受追捧,冠以才女之名。但风月场所的妓到底是不入流的玩意儿,没有谁愿意沦落风尘,哪怕成为才女。十大名妓卞玉京,十大名妓说的好听,但风月场所的女人,哪个不是悲惨的呢?卞玉京原本是官僚人家的小姐,

  • 关盼盼是谁?关盼盼为何得白居易赞誉?

    古代文人墨客为女子作诗文的不少,拿白居易而言,最出名的莫过于《长恨歌》,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玉环所作。不过白居易不仅为杨玉环写过,还为一位叫关盼盼的女子写过诗歌赞誉。关盼盼就没有杨贵妃那么大来头的,她只是官家之妾。如此,关盼盼又为何得白

  • 司马徽的生平简介 司马徽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三国时期,豪杰并起,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但还有一部分隐士隐居山林,他们淡泊名利,往往不肯轻易投靠他人,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让诸葛亮走红,自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以后,他便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世人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