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汉隐帝刘宏简介 刘宏为什么发明开裆裤?

汉隐帝刘宏简介 刘宏为什么发明开裆裤?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1:01  热度:11℃

穿开裆裤应该是每个人都有的时期,开裆裤大家熟悉,但是开裆裤最开始是出自一位皇帝之手,应该很少有人知道。

汉灵帝刘宏是东汉第十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荒唐的皇帝。他为什么发明开裆裤?和大家想的一样,是为了省事儿。只不过这开裆裤,最开始不是穿在婴孩身上,而是穿在宫中女子身上。汉灵帝好女色,这样方便他宠幸后宫女子,省时省力。

在这方面,汉灵帝的创意可谓无限。当他的精力不放在政事上,放在享乐上时,往往会有很多后人想不到的作为。

刘宏为一国之君,虽然权掌天下,但是却也不能随意出宫。但是久待皇宫,也是会无聊的。为了讨好皇帝,身边人也是挖空心思。

当时有一位善于奉迎的小黄门,知道皇帝没有见过驴子,于是专门从宫外精挑细选了四头驴进宫。

刘宏没见过驴,因此爱若至宝,每日都要驾驴拉小车在宫内游玩。最开始还是其他人驾车,后来干脆他自己亲身上阵。权贵们听说皇帝在皇宫内驾驴车嬉戏,竞相模仿,以此为时尚,一时间民间驴价飞涨。

过一段时间,刘宏对开驴车也没什么兴趣了。于是又有一位宦官,别出心裁的找来一只狗,精心打扮一番。他给狗船上朝服,佩戴绶带,还给狗头上带了进贤冠。

等到刘宏上朝之时,宦官将狗放入。穿戴朝服的狗,歪歪扭扭的进了殿,端坐高堂的刘宏看出这是一条狗时,当即拍掌大笑: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百官,倍觉耻辱,却不敢多言。

刘宏在后宫模仿民间,开了一个市集,里面有各种商店、摊贩。宫女嫔妃们,或扮作商人小贩,沿街叫卖,或扮作买主客人,前来购物。

刘宏自己也扮作一位商人,带着自己的货物,在市集上来往游玩。有时去酒店饮酒作乐,有时就如一位普通商人一般,与店主、顾客吵嘴,甚至打架斗殴,热闹非凡。

市集上买卖的东西,有平常之物,也有不少从各地搜刮而来的奇珍异宝。贪心的宫女们,往往会趁人不注意偷拿。甚至有些人,会因为分赃不均而暗斗不休。但是沉迷于此的刘宏,却根本不知道。

刘宏后来在西园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千间房屋。雕栏画栋,精心设计不提。房屋间有一个十分出彩的花园,里面四处环流,青绿苔藓覆盖台阶,渠水潺潺,环绕而过。

刘宏让人在渠水中种植南国专门进献的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刘宏最喜欢夏天来花园游玩,这个时候他会让宫女们脱了衣服,在水里嬉戏追逐。刘宏高兴了,自己也会脱了衣服与她们打成一片。

当皇帝是真的好,如刘宏这般享受,后世人根本玩不过。

猜你喜欢

  • 丝绸业祖师马头娘

    有句话说“天下百工圣人作”,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主管—祖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五花八门的行业,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行业祖师。在他们身上,更有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太湖边有一户人家,老父亲出远门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女儿,喂

  • 买宝

    李家庄的李进财一早去乡里赶集,在路过村里的李阿婆家门口时,看到村里的李京正在跟李阿婆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出于好奇,李进财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偷听起来。原来,这李京是想买李阿婆家的一只快要病死的狗。可不管李京怎样哀求,李阿婆就是不肯卖。为了达

  • 四儿子

    有个老头姓赵,单名一个范字。这赵老头早些年做过假和尚,因为那时候闹饥荒,为了讨口饭吃,他就想到了这个方法。那一年,赵范来到一个小村庄,这庄子里有百十户人家,他就挑了个大宅院,走了进去。这家宅子的主人姓王,庄子里的人都叫他王老憨。王老憨家里有

  • 夺镯揭被

    晚清时,安徽寿县有一恶棍,无恶不作。有一天,他闯进一个平民家里,见一病妇卧床不起,便无所顾忌,翻箱倒柜,连病妇的被头也揭开,将病妇手腕上戴的玉镯捋了下来。正逢村人收早工,将恶棍逮住,扭送到衙门。知县把恶棍当堂收押,并要病妇的丈夫补写一张状纸

  • 巧释春联

    纪晓岚是乾隆身边的大学士,他能言善辩,学富五车。一次,纪晓岚回家省亲,正逢春节。乡里有一家弟兄仨,日子过得很穷,常受一些富户歧视。纪晓岚见这兄弟几个为人老诚,便送了他家一副春联,上联是“惊天动地门户”,下联是“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

  • 搭桥取名

    搭桥取名 李太清是一个有才的进士,深受皇帝喜爱。有一次,皇帝派他到湖广为御花园办些奇花异草、假山怪石,顺便让他回乡探亲。李太清领了好多银子,行了好多路程,来到乡里,见到洪水冲毁良田,听到灾民啼哭哀号。乡亲们还纷纷前来诉苦,说当地白知县不仅

  • 瓶中姻缘

    巨商朱万年为谢救命之恩,与恩公结下儿女亲家,还将传家之宝——青花瓷瓶作为信物相赠。只是这瓷瓶粗陋不堪,与朱家的身份极不匹配,原来这里面另有乾坤。传家之宝不在利,而在德。明朝永乐年间,老商人朱万年带着老家仆和几个随从,揣着五万两银子去杭州贩茶

  • 这只斗鸡有点怪

    宋神宗年间,斗鸡之风盛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斗鸡为乐。京城之地难产斗鸡上品,王公大臣们只好都把目光投向地方,要各地官府为自己搜罗上好的斗鸡。竹山本是苦寒之地,却是个出上等斗鸡的地方。这里的斗鸡个头不大,但却异常威猛,冲杀扑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