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荒滩孤魂

荒滩孤魂

收录日期:2025-11-21 13:11:49  热度:9℃

一、馒头阴沟

解放前,李家庄有个李老爷,李家钱多粮多,是远近闻名的富户。

李家的钱多到什么程度呢?据说李家庄庄外有一个被山水冲开的深坑,有一次李家婆娘和村里人吵架,指着深坑说:我家的银子疙瘩能填满这个坑,你家的石头都不见得够填吧?呛得和她争吵的人哑口无言。

李家庄地处黄土高坡,修房子的石头少,需要花人力从坡下运上去,一般穷人家石头都少,这确实是实话。

那么李家的粮食多到什么程度呢?那时候的人白面少,白面都当成宝,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一顿白面面条,但是李家顿顿不离白面。

据说有一次李家婆娘在厨房里揉面,小娃娃在院子里拉屎了,喊着要擦屁股,李家婆娘环顾四周没有什么东西可用,就直接揪了一团面,去给小孩子擦屁股。

在当时的农村,李家人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相当的奢靡浪费了。

李家虽然是富户,但是十分吝啬,就是最会唱的叫花子上门,也不见得能从他家讨得半个馍馍。

李家人口众多,每次蒸馒头都是蒸几大蒸笼,夏季天热,馒头吃不完就放坏了,李家从来都不想把坏馒头喂猪或者送人,而是打发家人用背篼背着倒进庄后的阴沟里。

李家庄庄外有一所破旧的尼姑庵里,庵里住着一个老尼姑,老尼姑每次一见到李家人丢坏掉的干粮,就会提一个竹篮子,到阴沟里把这些干粮一块一块捡出来,也不嫌脏臭。

李家婆娘好几次看到老尼姑捡干粮,本想出言讽刺几句,但是想想这坏掉的馒头被阴沟里的臭水一泡,就算牲口都不会吃,老尼姑捡去也没什么用,所以她就忍住了。

有一次,李家婆娘转完娘家回家,经过庄外的阴沟的时候看见老尼姑又在里面挑挑拣拣,手里的竹篮里面装了好几个坏掉的大馒头,一看这馒头就是她家丢的。

这老尼姑边从阴沟里捡起这些馒头,嘴里还边喃喃自语:真是罪过,真是罪过。

李家婆娘本来心里就对老尼姑总是捡走自家丢的干粮心有不满,一听老尼姑自言自语,似乎有责备的意思,她心里不由来了气。

她站在沟帮上就朝着老尼姑开始了狮子吼:那老晦气!你说什么呢?我丢的再多那也是我家的,有什么罪过?我丢你家的了?你得了便宜不悄悄的,还在那说酸话,亏你还是出家人!

老尼姑抬起来看了李家婆娘一眼,缓缓地说:施主你不用生气,这馒头老尼也吃不下去,全留着给你救命用。

李家婆娘一听这话,火冒三丈,双手叉腰就开始破口大骂,农村女人没读过书,什么样的污言秽语她都说的出口。

老尼姑也不生气,也不反驳,摇了摇头,慢慢爬到阴沟上,朝着尼姑庵的方向躲了。

李家婆娘朝着尼姑庵的方向骂了半个时辰,这才解气,她朝着周围围观的庄里人翻了个白眼,就大摇大摆的回家去了。

尼姑庵在马路边,李家庄人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人们很早就发现,老尼姑把捡去的干粮全部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直到干粮的水分完全被蒸发,干硬的像石头一样,这才收拾起来,不知道她到底是做什么。

李家婆娘也看到过,她心里暗骂到:老不死的,阴沟的水一泡,你又晒的向石头一样硬,这馒头看你还怎么吃。

白云苍狗,世事沧桑,转眼就到了解放后。

李老爷因为家大业大,被定成了地主,拖到村后枪毙了。李家的的田产银子也都分给了庄里的贫农,李家婆娘就像是雨打懵的蛤蟆,再也精神不起来了。

她受尽歧视,终日被批斗,她是作恶多端的地主婆,子女们都容不下她,最后她只能躲进村口的尼姑庵里。

老尼姑这时候已经老态龙钟,满头银发了。她把无处容身的李家婆娘收留在自己的尼姑庵里,带她打开了庵里一间小房子的门。

李家婆娘一进门就惊呆了,只见这间屋子堆放满了晒的像石头一样坚硬的干馒头,这些馒头重重叠叠,几乎挨着屋檐了,而这些馒头,她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己当初倒进阴沟里的那些馒头啊!

李家婆娘普通一声跪在老尼姑脚下就嚎啕大哭起来,她百感交集,又悔恨又心酸,怎么也想不到,老尼姑多年前就看透了自己现在下场啊!

刚解放那时候人都很穷,遇到一个荒年,饿死人的情况也不鲜见,尼姑庵没什么余粮,老尼姑让李家婆娘把这些干馒头用锤子砸碎,然后在石磨上磨成粉,用开水泡着吃。

就这样,李家婆娘熬过了最坏的年景,一直熬到孩子们把她又接回了家。这时候的她,就算看到一粒米掉在地上,也会捡起来吃掉。

老尼姑去世了以后,李家婆娘就常住进尼姑庵不出来了,孩子们劝她回家她不听,最后也就只能任由她去了。

她的晚年非常低调,人们谁也看不出她曾经是一个嚣张跋扈的地主婆。

猜你喜欢

  • 哪儿有现成的暖男

    “暖男”这个词最近频繁出现于社交媒体,据说有人以它为关键词写了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阅读了几十万次。那篇文章我没有读,不确定是怎么定义“暖男”的,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现成的暖男?在我们还是小年轻的时候,没什么暖男,相反,男人多

  • 剪辫

    剪辫作者:马昊羽这是一座省城,去上海,坐船顺着长江走大概两三天就可以到,坐火车要快很多,一天就可以到。现在的政治环境很微妙,每天从上海过来的报纸都在鼓吹革命,清政府对即将可能发生的革命防范、盘查得很严。但从上海过来的鼓吹革命的报纸没有被政府

  • 炎黄联盟:炎黄篇

    盘古开天地之后身躯化为五岳,许多许多年之后,神州出现了:轩辕、神农、蚕丛部落。选择部落、性别,输入名字,惊异情形发生了,我从天而降,冒着烈焰,掉落大地,从巨坑爬出来,看见三个小野人,我跑到树林里折下树枝围在腰间,小野人讥讽几句之后回去了,我

  • 让徐达善终的一盘棋

    让徐达善终的一盘棋作者: 周礼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

  • 最好的爱情住在婚姻里

    你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吗?那就是:今生牵着你的手,永结同心,永结美好,与你白头到老永不分离。这里的落脚点,就是白头到老。这样美好的爱情,千百年来一直让人诵唱,成为最好的爱情的代名词。这样的爱情,是两棵独立的大树共同撑起的一方天空

  • 好歹有个家

    为了体验“距离产生美”的境界,我与丈夫两地分居。可不过两年,我们又向往起一地的生活。而终于调到一地的时候,却又生出无穷的烦恼。原来,单身的日子过得单纯,可调到一地,便不好意思再天天到娘家坐吃,自己必须承担一份家务。我们在理论上明确了分工:他

  • 赝品奇人

    献画救子天津卫马场子有一个做假古董的,姓贾。贾公子曾是世家子弟,颇懂些古董字画里的门道儿,他手里出来的东西能以假乱真,天津的古玩圈子便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贾亦真”,真名反倒是无人提起了。这天,贾亦真在家中闲坐,忽然有客人登门拜访,是任大先生。

  • 人到中年爱无声

    出差归途的火车上,巧遇同事高姐。高姐大我1岁,是我们公司的会计,平日很注重修饰妆扮且十分得体,虽然快奔四的人了,却仍显得优雅魅力。这次她是专门帮公司催一笔债务的。一路上,我俩你一言我一语,自是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车到终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