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逃走的精神病人

逃走的精神病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8:35  热度:10℃

逃走的精神病人

时间是晚上十一时许,蒙特利尔城郊外,夜色浓如墨染,黑暗笼罩着农田和村庄,偶尔响起几声狗叫,很快又恢复了宁静,村舍灯光早已熄灭,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

皮特坐在黑冷的汽车驾驶室里,过了一会,他打开车门,静悄悄走出驾驶室,车窗外很冷,他轻轻跺了跺脚,裹紧大衣,沿着街道悄无声息地往前走,前面不远处有家住户仍然亮着灯,他的嘴角泛起了不易察觉的笑意,迈开大步走了过去。

很快,皮特来到了这家门口,举起手想敲门,顿了一顿,扬起的手又收了回来,竖起耳朵仔细听了听门里的动静。房里开着电视,一个女人的声音传出来,他听得出是电视播音员克拉拉小姐的声音,以前他最爱看她的节目,所以一下子就听了出来。

“……警方正在全力搜寻今天傍晚从州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病人,该病人是在打伤医院护士后逃走的,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该病人是个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患者,虽然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一旦受刺激失去常性,就会对人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有关消息稍后还要播出,希望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如果发现该病人应尽快报警,免遭意外。”

皮特一直听到这里才按响门铃,“叮咚”,午夜的寂静使门铃声听起来分外清脆,电视声倏地消失,轻轻的脚步声传来,过了几秒后,在门口停住,但门却没被打开,皮特知道房中的人正在通过门上的窥视孔看他,他满不在乎地晃晃头,下意识地又按了一下门铃。

“吱呀”一声,里面的木门被打开来,一个身材矫小的年轻女人隔着防盗门向皮特望来:“你是谁,想干什么?”看到女人,皮特惊讶地瞪大眼睛,缓缓地说:“对不起,苏珊娜在家吗?”女人很快回答:“你找错地方了,这儿没有苏珊娜。”皮特眼珠一转:“可能我记错了吧!是这样的,汽车抛锚了,我想借个大号的扳手,天太晚了,附近人家都睡了,只有这儿灯还亮着。”看着女人戒备中夹杂着不耐烦,皮特呐呐地说:“小姐,麻烦你,没有扳手我的车就无法修理了。”

女人用怀疑的眼光打量着皮特,他是个瘦高的年轻人,外表看起来很是文弱,在女人尖锐的目光下有些手足无措,女人皱皱眉:“我们家没有大号的扳手,天太晚了,我丈夫不在家,不是很方便让你进来。”说着女人就想关上木门。皮特急忙伸手按住木门:“小姐,哦不太太,我可以进去喝杯热水吗?外面太冷了。”

看着皮特可怜巴巴的模样,女人似乎有些心软,犹豫了一下便打开防盗门:“进来吧,但你喝完水就必须走,不然我丈夫回来看到你就糟糕了。”皮特闪身进来,动作异常敏捷,女人吓了一大跳,皮特不好意思地笑笑:“对不起太太,我太心急了,外面冷极了,我想赶快进来暖和暖和。”

女人定了定神:“请随便坐吧,我去给你拿水。”接过女人递过来的热水,皮特大口大口地喝着,他开始东拉西扯起来:“太太,在这样寒冷的夜晚,呆在温暖的家中是一件多幸福的事!我真羡慕你。哦,对了,你丈夫怎么不在家陪你?”女人有些不耐烦:“我丈夫值晚班,马上就回来了,先生你已经喝完水了,请便吧。”

皮特咧开嘴尴尬地笑了笑,一点没有起身离开的意思:“刚才我听报道说本市有个精神病人逃出了医院,这可是件很糟糕的事情,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人很可怕的,平时他们看起来和你我一样正常,可是发起病来就神志不清,你一个人在家太危险了,太太,要是有个人陪你,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我可以照顾好自己,不劳你费心,太晚了,现在请你离开。”女人有些惊慌起来。

皮特摇摇头:“不,太太,你照顾不了自己的,万一那精神病人闯进来,你是无法应付的,你太瘦弱了,根本挡不了他的一击,难道你不害怕吗?你不知道,精神病人太可怕了,他可能会装作迷路问路,或者装作借用电话,或者装作汽车抛锚向你寻求帮助,当然我的汽车是真正抛锚了。他们的手法多种多样,一旦他们进了门,看到只有你一个人,那你就危险了,出现什么恶劣的结果都是可以想象的。”

女人的脸越来越白,眼睛死死盯住滔滔不绝的皮特:“你,你似乎对精神病人很了解。”皮特得意地笑笑:“那当然,我在那鬼地方呆了三年。”女人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倒退了两步,身子撞上沙发,害怕得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看到女人害怕的样子,皮特很快说:“我当然不是精神病人,我是说我曾经做过精神病院的司机,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就辞职了。”女人定了定神,勉强笑道:“你吓到我了。”

皮特更起劲了:“太太,你不要怀疑我是精神病人,我只是个货车司机,不过在精神病院工作时,我见过很多变态的精神病患者,很多人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发作起来可是会吓死人的。”

“我明白,先生。”女人说,“可是,我认为你没必要在这儿等我丈夫回来,他是个醋坛子,看到我让陌生男人进门,他会杀了我的。”女人似乎想到了丈夫的凶暴,她的脸上满是恐惧。

皮特想了想,站起身来,“太太,那我告辞了,你一个人在家一定要小心,不要随便让陌生人进来,那些精神病人很会伪装,有可能他们骗开你的门会伤害你的。你不了解,他们说什么话都像真的。”

“我会的,先生,我会关好防盗门,不再让任何陌生人进来,好了,谢谢你的提醒,现在请你离开吧。”

皮特有些迟疑地把杯子递给女人,恰在这时,厨房里传来玻璃器皿打破的声音,女人脸色一变,眼里流露出惊惶的神色,慌乱地说,“是猫咪,猫咪打破了玻璃杯,它实在是太调皮了。”皮特顿住脚步,循声走向厨房:“太太,让我来帮你打扫吧,反正我也要出去了,可以顺便将玻璃渣带出去。”不由分说,皮特就往厨房方向走去。

“呼”……棒球棍扬起的风声自背后传来,皮特下意识的一歪身子,棍子重重打在胳膊上,女人冷笑着逼近,皮特喘着粗气,慢慢退到写字台边,忽地拎起暖水瓶向女人掷了过去,滚烫的开水浇在女人身上,女人惨嚎着倒在地上,缩成一团,皮特熟练地打开壁橱,拿出一卷绳子,费劲地将女人捆好。

做好这一切,皮特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好险哪!那女人力气可真不小,受伤的胳膊几乎抬不起来了,皮特咬咬牙,忍着臂痛推开厨房的门,一个被绑住手脚不停扭动身体的女人赫然在目……

十分钟后,警察赶到了现场。皮特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自打那女人一开门,他就发现她不对劲了,所以才想方设法拖延时间,寻找机会制住了那女人。警察简单询问了几句就将女人带走,原来女人并不是那个逃走的精神病人,她只是个流窜作案的女贼,捆绑住惊觉的女主人后,正准备下手行窃,哪想到这时候皮特按响了门铃。

送走警察后,皮特推开卧室的门,受惊过度的妻子苏珊娜还在床上沉睡,刚才警察进来带走女贼,那么大动静都没吵醒她,可怜的苏姗娜!看来是被那贸然闯入的女贼吓得够呛,皮特摇了摇头,转过身出门去倒开水,突然,头顶传来一阵剧痛,皮特顿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不省人事。苏珊娜放下棒球棍,用刚才捆绑那女人的绳子将皮特牢牢捆住,连着打了几个死结,眼睛直直地喃喃自语,“男人,没几个好东西,嘿嘿……男人,嘿嘿……”森冷的笑声在静谧的夜里让人听了脊背发凉……

三个月前,苏珊娜昼夜写作冷落丈夫皮特,导致他出轨寻欢,两人大吵一场后,皮特不告而别出差去了外地,而今天是皮特离开这么长时间第一次回家,但谁都不知道,苏珊娜承受不了皮特外遇又离家出走的双重刺激,出现了重度的精神分裂。但是只要不受太大的刺激,她外表看起来,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

苏珊娜坐在沙发上,冷冷笑着,大口啃吃手里的苹果。电视又被打开:“午夜报道:进一步的消息,根据目击者提供的线索,从医院逃出的精神病人名叫约翰,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男性,目前已经潜入蒙特利尔城,警方正在大力搜寻,希望广大市民看好门户……”

苏珊娜冷冷笑着,大口啃着手里的苹果。就在这时,门铃声再度响起……

猜你喜欢

  • 黄兴策动长沙起义

    黄兴策动长沙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行动。这次起义发生在1910年,标志着辛亥革命的一次重要里程碑。黄兴作为辛亥革命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这一举动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兴是湖南长沙的一个知识分子,早年留学日本,深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那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和法国两国联军攻入北京,并毁坏了中国皇家园林之一的圆明园。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瑰宝。园内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回到那个年代,探索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第一次鸦片战争始于1839年的一次紧张局势。那时,大约

  • 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

    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一种城市更新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曾经被广泛采用。它指的是将城市内部的商业区、居住区等进行重新规划,以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鄂尔泰市政府决定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以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

  • 李定国坚持抗清

    李定国坚持抗清李定国是明朝末年一位坚定的抗清抵抗者。在明朝灭亡之后,清朝入侵并统治中国。然而,李定国并不甘心接受这样的命运,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清。他以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成为了当时众多抗清英雄的代表之一。李定国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

  •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

    郑成功收复台湾岛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事迹令人赞叹不已。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岛的壮举,堪称一个传奇。这个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中国明朝末年。当时,明朝王朝已经日渐衰落,而西班牙殖民者却趁机扩展势力,以台湾为据点对中国沿海进行劫掠。而正是在

  • 李闯王举旗造反

    李闯王举旗造反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英雄豪杰在动荡的时代崛起。而其中一位深深地烙印在人们记忆中的就是李闯王。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但他追求自由和正义的心使他成为一位独特的英雄。李闯王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政府腐败不堪,百姓生活贫苦,社

  • 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宋应星(1578年-1666年),字随恭,号应星,山东曲阜人,明代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形势战略专家、地理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发明家、冶金学家、农艺专家,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制作精深而著名。宋应星曾任星分司(掌管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