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7:17  热度:11℃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其所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以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后世人称为文言文短篇小说之王。

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塾老师,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们父亲身边学习的。蒲松龄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以三试第一的优秀成绩中秀才,此后却久试不第,一直到了71岁的时候,才成为岁贡生。蒲松龄没有考中秀才,一共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蒲松龄在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主考官是施闰章。施闰章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名声的大诗人,就是他亲手判定了蒲松龄的第一。然而其实当时他给蒲松龄判个第一,是因为蒲松龄文笔极好,他很是欣赏,但是严格来说,蒲松龄当时所作的文章,是不符合考试的,至少是够不上第一的。因为施闰章的这一个判定,给了蒲松龄一个错觉,那就是自己所写是对的,因此在考举人的时候仍旧如此,所以才会久试不第。

蒲松龄到老都没有考中举人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因为他那本闻名后世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蒲松龄当时因为要创作《聊斋志异》,所以分去了他大部分的精力,以至于不能好好的准备科举。当时蒲松龄的一个朋友便作诗劝诫他,说:聊斋且莫竞谈空,希望他能专心读书,但是蒲松龄仍然没有放弃创作《聊斋志异》。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素材来源有三个:一是前人故事,他拿来加工一下;二是,听取当时人的故事;三便是丰富的想象。

《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劳山道士,实际上是根据六朝小说和唐传奇中的三个故事创作而成。这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剪个纸的月亮用来照明。取月,另一个人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留月,最后一个人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劳山道士就是以这三个故事为原型,创作而成。

还有就是,据说蒲松龄为了有好的素材,用以创作《聊斋志异》,便在路边摆了一个茶摊,凡是能讲出好故事的人,都可以免费喝茶。

蒲松龄书中所写,有很多是写书生和美丽的妖怪的。这些女妖全部有这样一个特征,长相漂亮,不嫌弃书生贫穷,不顾及封建礼教,媒妁之言的束缚,愿意与书生无媒苟合。书生都是这样的,很有才华,富有才情,情感丰富,但就是不得志。女妖和书生在一起,不仅处处照顾书生,红袖添香,而且还会尽自己所能达成书生的各种愿望。这些愿望,可能是钱财,可能是功名利禄等等。

书中的书生就是蒲松龄自己,所有的一切的故事,都是来自他的想象。一个穷秀才,在生活苦痛时所想象的东西。

蒲松龄是悲惨的,贫穷不得志。蒲松龄也是伟大的,为后世留下了《聊斋志异》这本奇幻小说。若是看见后世这本小说的流传度,蒲松龄想必是欣慰的,他没有放弃《聊斋志异》是一个对的选择。

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为什么号柳泉呢?是因为他的住所有柳树泉水相伴?还是因为他向往与柳树泉水相伴的生活?其实都不是,说来柳泉居士这个号的由来,缘起于一个意外。据说他在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因为一时不知道怎么写开头,就乱写:自二柳夹泉以来,其实这是他在路上看到一眼泉两旁有两棵柳,考官不知道,以为他写的是典故,而自已不知道,就送了他柳泉居士这个称号。此后,柳泉居士的号便便真正成了他的名号了。

猜你喜欢

  • 追求幸福的妙方

    追求幸福的妙方佛陀在世时,有一位黑氏梵志来到佛陀的座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站在佛陀的面前,想把这两瓶花奉献给佛陀。佛陀见了,对他说:“放下。”梵志以为佛陀叫他把花瓶放下,立刻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梵志以为佛陀要他把右手的那个花

  • 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禅师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凡是来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花儿呀!”一天,有人开口,向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挖

  • 禅师的哑语

    禅师的哑语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傅,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进境缓慢,难以突破?”禅师笑着说:“我来给你倒杯水喝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块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满了。”禅

  • 舍得放弃

    舍得放弃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个方面都强过别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可学业却没有什么长进。他非常苦恼,特地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山上有许

  • 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杂宝藏经》第十卷《婆罗门妇欲害姑缘》中叙说了一个媳妇欲害婆婆,结果反而自害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欲情深重,心性淫荡,因为有婆婆在,便不能随心所欲。为此,她想方设法要害死婆婆,表面上却装作孝顺的样子以蒙

  • 山高怎阻野云飞

    山高怎阻野云飞善静和尚27岁的时候,弃官出家。他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有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辞行。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决心考他一考,便

  • 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据《大庄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常常被婆婆责骂,便赌气走进林中,想自杀了结性命,自杀没有成功,她便爬到树上,想暂时安歇一个晚上。树下有一个池塘,她的身影倒映在水中。这时走来一个婢女

  • 刮金救人

    刮金救人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荣西禅师面前,向他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人需要供奉,下有孩童需要照顾,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师傅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永远记得师傅的恩德”荣西禅师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