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亲的快乐是安静的

母亲的快乐是安静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07:07:40  热度:9℃

吃早餐的时候,妈妈问我:“还记不记得日本的松岛?”我笑了笑,想起好久以前曾与妈妈在天地一片雪白的松岛拍下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我脸红红的,长头发,戴着一顶浅灰色的羊毛软帽。那年,我才18岁,而如今妈妈已80岁。

我已经不大记得那趟旅行的细节了,可是还记得妈妈在旅行到松岛时跟我说起的一首俳句,是松尾芭蕉为松岛所作,那五七五句式的三段句子里,每一句都有松岛这个地名。

妈妈再提起松岛的时候,我想:美与快乐都有这样的时候吧——你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却无法形容。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Eric在医院陪爸爸,我跟妈妈趁此机会去买一点东西。在超市看到一个年轻妈妈与两个孩子的互动之后,在回家的车上,母亲不禁感叹地跟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很不容易快乐!”她一提,我就知道她的感叹从何而来。

她似乎从这名年轻妈妈的身上想起了自己初为人母的情景。妈妈问我:“跟孩子在一起不是很快乐吗?”然后自己又加了一句:“我觉得很快乐呢!虽然我们那个时候的人没有你们现在这种物质条件。”

我的母亲的确很快乐,她非常辛苦,没有过过富庶的生活,但很快乐!

我很想知道,当她是一个年轻妈妈的时候,一天是怎么过的?她的快乐又是如何从生活的坚石里探出芽来的?

我问她:“你每天几点起床?”

“四点多吧!一起床就先做早餐,衣服都是前一晚就洗好的,但饭菜要早上起来做。”

打理完四个孩子的琐事之后,她得骑车去爷爷刚买下的砖厂主持工作。在回想中,她开心地笑了起来,好像想起什么大秘密一样:“你爸爸有一次去台东,事先都没有跟我商量,就买了两个电饭锅,所以我那个时候已经可以用电饭锅煮饭跟做菜,不用生火了。”她说的时候,好像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那是在我五岁前,我们一家还没有搬到校长宿舍生活。

在昏暗的车厢里,她完全沉浸在回忆中:“我忙完家务事就会带着你们坐在用木板钉成的通铺上滚皮球玩。你们一排四个,乖乖地跟著我玩,我觉得很满足,很快乐呢!”

那个没有音响、娱乐、玩具却有母亲陪伴的小小房间里,我可以想象她内心的安静、丰盈和对爱的别无它求。

“晚上我会先放下家务事,陪你们在餐桌上做功课。等你们都去睡觉了,我就赶快洗衣服,准备明天的工作。我高中学国语的时候没学拼音,我的注音符号就是在带你们的时候才跟你们一起学的。”

我问她:“一个人的体力有限,要做那么多事不会很累吗?”

她想了想,说:“我那时很瘦,是我这一生中最瘦的时候,可是我没有觉得很累。说真的,照顾孩子是令我很开心的事,我没有觉得很累,还觉得很快乐!”

是这样的吧,的确是这样的吧!我望着车窗外渐浓的夜色想:对我的母亲来说,那快乐是她这一生中的无言之叹。

猜你喜欢

  • 刘永好缘何收徒朱福顺

    他是一个不幸的父亲,唯一的儿子身患脑瘫,让他不得不放弃高薪回乡创业;他是个灵敏的商人,为了打开市场,他在政府门前设过点、在广场上派过蛋、还将鸡蛋卖到了水果店;他是个固执的人,面对百万资助毫不犹豫地摇了头:我能靠自己走过去;他的执着、质朴、自

  • 打杂可以成为财富

    每个人涉世之初都做过打杂的工作,但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打杂其实也可以是一笔财富。打杂无小事,小事有学问,修炼好内功”才能厚积薄发。表妹大学毕业近两年,工作一直不稳定,混在省城,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青黄不接。周日,她拿着简历来

  • 把“糗事”搬到网上卖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听说很多糗事”,这类令人喷饭的笑话,随手一抓能装几箩筐。然而有人却把它变成商品出售,不仅赚了大把的钞票,还意外成了微创业”明星!出售幽默,他要让人笑着掏钱与许多90后一样,赵成从来不认为自己是

  • 秘书长奋斗秘诀:脚踏实地,才能越走越远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2012年3月8日,全球媒体都在报道这样一个消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命中国人林建海为秘书长。之所以特别强调了他的中国国籍,是因为由中国人担任秘书长这样的高级职务,他是第一人,前无古人。IMF

  • 谷歌的招聘绝招

    儿子的一个朋友在谷歌得到了一份工作。他是这样得到谷歌工作的:一天,他偶然在大学校园的广告栏里看到一张小小的广告。上面没什么具体内容,只写着www.”,然后是一串很奇怪的数学符号。他把这个网址记在了脑子里。回家上网的时候,进去一看

  • 从不看轻自己,从卖农药到年薪十万

    控制不了环境与社会,那就控制好自己,对于贫二代”来说,拼”才是硬道理,才是脱贫”的捷径!拼”不仅要劳其心志,饿其体肤”,还要放下自尊,涉足别人不愿从事的行业。因为用心,因为专业,更

  • 让呼吸为你的手机充电

    低碳生活恐怕是现在社会最热议的话题之一,走路或骑车上班、节约用纸、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都已经成为人们提倡的行为。在巴西,有人竟然呼吁靠呼吸来达到低碳的目的,这个主张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因为呼吸只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得更多。原来,巴西

  • 交谈的密度

    那天,和一位商界朋友闲谈,他说:我经商10多年了,和许多人合作过,但没有一个撕破脸皮上法庭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摇摇头。他停下来,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如果这时还不能决定,再谈一次,密度是48%。很多人会在这时争着签字,但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