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两只青蛙轶事

两只青蛙轶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7:20  热度:9℃

有两只青蛙,他们都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但是,他们听说要翻山越岭还要过河过江才能到达。为了满足自己的夙愿,他们每天都坚持蛙跳锻炼。

只是,一只青蛙住在乡下,另一只青蛙住在大城市里,他们的出发地点不同。

乡下的青蛙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田野上,内心深感孤独寂寞,他听说城里很热闹,大马路四通八达,就想进城去看看高楼大厦、大广场、大花园、飞机场等等;而城里的青蛙长期生活在下水沟里或者是死水潭里,对城市的污水还有各种嘈杂的声音深恶痛绝,也看不惯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闻够了汽油燃烧的味道,听说现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没有工厂,空气清新,没有臭水沟,可以自由地歌唱。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休整后,两只青蛙带足干粮就开始动身,朝着各自的目的地一蹦一跳地前进。

从乡下出发的这只青蛙,一蹦一跳地穿过树林,再翻山越岭,走过小溪,又走上平坦的路,走了很久很久,又上了一座高山。由于旅途劳累,天也快黑了,青蛙便稍作休息,它仔细算了算,自己已经走过了九十九座山,穿过了九十九条河流,站在山顶,远远看见一个发光的城堡,而且耳边不时传来阵阵喧哗声,心想很快就可以进城了,虽然辛苦,但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就在暗自高兴的时候,没有注意脚下踩到了一根毒刺,扎伤了青蛙的一条腿,青蛙伤心地哭了,只有拖着那条腿驻足山顶,待养好伤再说。

从城市出发的这只青蛙,一蹦一跳地穿过繁华的街道,走过公园,又翻过了许多高山,走了许多弯弯曲曲的小路,最后也是上了一座高山,也是旅途劳累,天也快黑了,便稍作休息。这只青蛙也仔细算了算,自己走过了九十九座山,穿过了九十九条河流,站在山顶,清风袭来,顿感舒畅,向前一看,远远看见一个牧羊人正赶着一群牛羊往农村的方向走着,它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待第二天天一亮,两只青蛙在同一个山顶相遇了,遇到了本家,相互都很热情。在一阵寒暄之后,各自说出自己此次旅行的目的。城里的青蛙比较聪明,灵机一动,就对乡下的青蛙说:“既然你的腿受伤了,那就不必费力地跑到城里去了,反正这里离城里也不远了,我们相互站在对方的肩上,不就看到了我们想看的风景吗?”乡下来的这只青蛙也仔细想了想,城里的青蛙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按照约定的方法满足对方的愿望。

“嗯,城里的风景和我们乡下差不多嘛!”乡下来的这只青蛙站在城里青蛙的肩上感叹。

“嗯,乡下的风景和我们城里差不多嘛!”城里来的这只青蛙站在乡下青蛙的肩上感叹。

看过风景后,两只青蛙都感到很失望,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过着原来的生活。

殊不知,两只青蛙都没有看到自己真正想看的风景,因为它们没有交换位置,而且眼睛都是朝后的,看来看去看到的还是自己来的方向的风景,所以,都发出了同样的感叹。

猜你喜欢

  • 做最优秀和努力的自己

    偌大的舞台中央,一个女孩,一头卷发,一袭飘逸的白色上衣,优美的旋律中,她正投入地唱着: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是否找个借口继续苟活,或是展翅高飞保持愤怒,我该如何存在……瘦瘦的她,声音却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有如磁石般的感染

  • 内心的武士

    不要以为四肢发达的人就一定头脑简单,李小龙迷都知道,李小龙是位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他特别喜欢和别人探讨哲学问题。他推崇尼采,经常把叔本华、萨特、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挂在嘴边,在拍片和练功之余,有时兴之所至,他会随手抓住一个演员或工作人员,开

  • 我所知道的陈道明

    陈道明不是艺人。直说,我非常讨厌艺人这个称呼,我和道明交流过,他也很讨厌。因为我们觉得,艺人是60多年前在中国大陆通行的一个对演艺工作者带有蔑视的称呼,是被人戏弄、侮辱和伤害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艺人这个名词一夜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文

  • 缺乏魅力者的竞选逆袭

    1948年的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在“杜鲁门总统注定连任失败,共和党必胜”的氛围下拉开了帷幕。众多新闻媒体、政治家、政治评论家之所以会如此认为,是因为共和党在本次选举中优势非常明显:从1933年开始,民主党已经连续执政长达13年,美国民众普遍认为

  • 你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十几岁的时候,谁没想过未来呢?中学时,我特别爱好文学,崇拜作家,看各种文学杂志。我看到林斤澜回忆汪曾祺时说,“动动手指就来钱”。那时物价低,汪老随便一笔稿费,就足够大伙去味道不错的馆子撮一顿。得,那一刻,我心中顿时升腾起了作家梦。我的作家梦

  • 口才薇幽默

    一次在横店影视城拍戏,听朋友说一家小店鸭爪的味道非常不错,赵薇就风风火火地跑去,边挑边问:“老板,这鸭爪怎么卖?”“3元钱一只。”没想到她竟逗贫讲价:“便宜点卖吧?2元8角成不?2828我发我发,大家都发嘛!”闻此,老板也乐不可支。下面,不

  • 精彩一棵向上攀爬的藤

    16岁,他为了做一本杂志,常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罚写“不再不务正业”的保证书;18岁,他用全部的生活费来创业,结果赔了个精光;19岁,他再次创业,申请办理休学。看着别人都在象牙塔里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而他却为了虚无缥缈的创业梦而要休学,母亲非

  • 梅兰芳的“仙气儿”

    偶然看到一份资料,是梅兰芳的外孙讲述外公的故事。其中提到一件事,有一段时间,梅兰芳非常迷恋画画,并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连虞姬戏服上面的兰花、梅花都是他自己画出的图案。发现梅兰芳如此痴迷画画,有人劝他说,你的事业是唱戏成就的,画画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