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缺乏魅力者的竞选逆袭

缺乏魅力者的竞选逆袭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2:36  热度:9℃

1948年的美国总统换届选举在“杜鲁门总统注定连任失败,共和党必胜”的氛围下拉开了帷幕。

众多新闻媒体、政治家、政治评论家之所以会如此认为,是因为共和党在本次选举中优势非常明显:从1933年开始,民主党已经连续执政长达13年,美国民众普遍认为该换由共和党执政了;在任总统杜鲁门个人魅力缺乏,性格过于倔强,难以赢得民主党同僚以及选民的认可,而民主党也无法推出其他有强大竞争力的总统候选人;共和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竞选经费充裕,志在必得,而民主党内部四分五裂,并且竞选经费严重不足;1946年,共和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击败民主党,赢得了参众两院的众多席位,所以来自民主党的杜鲁门总统很难赢得国会的支持。

面对“败局已定”的局面,很多人劝杜鲁门不要再参与下届总统竞选了,而倔强的杜鲁门却认为不战斗就认输是懦夫所为。要竞选总统,就要先过“被民主党选为总统候选人”这关,杜鲁门利用党内的分裂,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使自己的亲信控制了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又分化拉拢了党内对手之一华莱士的较多民主党人。经过艰难的斡旋,杜鲁门勉强获得了总统候选人提名,但几乎所有其他民主党人认为杜鲁门根本无法赢得大选。

共和党内角逐总统呼声最高的是纽约州州长杜威,他出身名门,有名校学历,温文尔雅,被新闻媒体普遍认为是“杜鲁门的继任者”。有的报纸甚至报道:“大选其实已经提前结束了,杜威州长无疑是明年的美国总统!”

杜鲁门也知道自己连任总统希望渺茫,因为缺乏竞选经费,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竞选活动,他的广播演说经常因为没钱而“缩水”。而杜威有大财团的支持,竞选经费充足,所以能够在广播里频繁地发表演说,在许多报纸上刊登竞选广告。

在竞选启动后不久,一家权威的民意测验机构发布报告称,杜威的支持率超杜鲁门近20%,杜威胜出几乎无悬念。

到了9月初,距离大选仅剩2个月,杜鲁门的支持率仍远远低于杜威。《纽约客》杂志刊登了杜威乘坐游艇出游的照片,标题竟然是《美国当选总统正在出游》,完全不把杜鲁门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杜鲁门做了个决定——进行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大选远征”,许多人认为杜鲁门又是在做无用功,可是,杜鲁门不为所动。杜鲁门靠在白宫举行筹款晚宴,才勉强凑够了“远征”所需的最低标准经费。而后,杜鲁门开始了美国历史上地域最广、时间最长、最接近选民、最激动人心的“大选远征”。

不管城市大小,只要有火车站点的地方,杜鲁门都会停下来发表演说。杜鲁门发表的多是即兴演说,演说前很少准备,他的演说平易近人,其中提出的一些政策措施充分顾及到了农民和低收入选民,关键的一点是他是在知道自己“注定失败”的情况下发表的,所以极富感染力。杜鲁门的支持率快速攀升。

可是,两个月后,那家权威民意测验机构检测后发现,杜威的支持率还是超过杜鲁门5%。所以,这家机构认为杜威肯定能当选总统。

大选日当晚,《芝加哥论坛报》已抢先印刷了印有“杜威击败杜鲁门”重磅消息的号外,等着第二天向全国发行。共和党人已经把希尔顿饭店布置一新,准备庆祝杜威当选。而民主党人认为杜鲁门败局已定,连庆祝地也未预订。

第二日一大早,广播里却播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杜鲁门以49。5%的支持率超出杜威45。1%的支持率,击败杜威,成功当选下届美国总统。

最终的投票结果为何与那家权威民意测验机构最后一次测算的结果相差如此悬殊?原来,这个民意测验有个致命的弱点——未将农民和低收入选民统计在内,而通过“远征”,杜鲁门在这些选民中的支持率已经获得压倒性优势。

对于杜鲁门的当选,第二天发表在《巴尔的摩太阳报》中的一篇社论写道:“杜鲁门之所以能连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国度依然爱戴那些不畏艰难、不屈不挠、敢于战斗的人!”

猜你喜欢

  • 乖乖女和怪怪娘

    大丫儿是个乖巧的孩子,可她命太苦了。她还不记事儿时妈就走了。爸爸是独子,爷爷奶奶又死得早,父女俩没法过,只得把她送到姥姥家。姥姥呢,也是个苦命人儿,三十多岁就孀居,守着一个闺女艰难度日,刚过六十,闺女又走了。多亏有大丫儿爸爸这个女婿,接长不

  • 干嘛不理我

    老刘夫妇退休后被女儿接进城里居住。 进城后老伴带外甥、做家务,忙里忙外,自己许多事情插不上手,英雄无用武之地。抽烟还要到凉台上去抽,觉得憋屈。于是每天就到公园里散步,在凉亭里抽烟,可人地生疏,寂寞难耐。老刘在散步时,经常看到一位老汉在草坪上

  • 出轨

    深夜,男人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房门,女人在卧室的床上已经睡着了。男人把皮包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褪去衣服,径直走进了卫生间。这时,门铃突然响了起来……男人听到了声音,马上停止了一切动作,屏息静气,静听门外的动静。男人想,一定是自己出门做生意长期不

  • 10秒

    她决定和他分手。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他非常爱她。“为了你,即便献出生命,我也在所不惜?”这是他对她的誓言。她从未怀疑他的爱情,觉得自己似乎也爱他。但她还是决定和他分手,她越来越觉得生活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他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每月两千来元工资

  • 又不是你受伤

    那是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和朋友们一起聊天时,我突然感到口渴,于是一边用水果刀削苹果皮,一边继续聊天。也许聊天的话题太具吸引力了,结果眼睛没注意到手上的动作。突然,我感到一阵钻心疼痛。低头一看,手指被锋利的水果刀割出了一条长长的口子,殷红的鲜

  • 那一年我二十七岁

    我母亲家有六姊妹,两个哥哥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母亲是长女,两个哥哥是大外婆生的,外公因为大老婆故去才重新娶了我外婆。从小我母亲就聪明伶俐,所以很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外公,去什么地方都带母亲去。当时母亲的二哥在外地读书,假期里回来时也常会给

  • 那一天,我遇见了她

    2010年的春天,那是一个山花烂漫的时节。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我在网络里与她相遇,她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让人着迷。于是,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她。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迷恋上了情诗,于是我给她写了很多很多的情诗。2011的7月,我去云南省的昭

  • 但愿再相逢

    得知大个离开B市的消息,丽丽匆匆赶到机场的时候,离开B市的航班要起飞了,已经在开始验票、检查行礼了。丽丽挤进候机厅,在候机厅内目送着窗外要开始远行的大个。再见了,来自贵州的好“大个”,但愿再相逢。说起丽丽和大个,还有一段异乡奇缘。丽丽来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