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科莫多巨蜥生存之道

科莫多巨蜥生存之道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1:31  热度:9℃

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遗留下来的物种,仅在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小岛上有分布,所以其生存之谜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科学家发现,科莫多巨蜥食量惊人,成年巨蜥一餐能吃下重达体重80%的食物,所以科莫多巨蜥特别偏爱捕食水牛等大型动物。

水牛体型庞大,攻击性强,单凭武力,巨蜥几无胜算。科莫多巨蜥取胜的法宝便是致命的毒液和唾液里大量的细菌。当巨蜥发现水牛后,慢慢靠近水牛,然后出其不意地在水牛腿部咬上一口,水牛受惊逃走,科莫多巨蜥便完成了捕食水牛的第一步。

和毒蛇捕食小动物不同,科莫多巨蜥的毒液并不能让身强体壮的水牛立即毙命,所以要想享用到胜利果实,巨蜥必须凭借气味追踪到水牛,并且必须赶在别的食肉动物之前。

科莫多巨蜥是爬行动物,速度远远跟不上水牛,巨蜥追水牛就像是放大版的龟兔赛跑,巨蜥累得够呛,水牛却悠然自得。当水牛停下来吃草,巨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追上水牛时,水牛又会在片刻逃得无影无踪,巨蜥不得不继续追踪。几天下来,巨蜥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但是水牛还看不出一点虚弱的端倪。

除了水牛,科莫多岛上还生活着猴子、野猪等小动物,但一旦巨蜥开始追踪水牛,沿途中的这些小动物便被科莫多巨蜥视为空气,即使这些动物从巨蜥面前跑过,饥肠辘辘的巨蜥也好像没看见似的,继续赶它的路。

因为水牛身体强壮,往往要等十天半个月身体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巨蜥便像个矢志不移的苦行僧一样,一直赶路,一直赶路。终于有一天,水牛体内的细菌和毒液发作,一蜥蜴科莫多巨蜥。科莫多巨蜥是恐龙时代头栽在地上,此时科莫多巨蜥享受食物的时间便到了。

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力量上,科莫多巨蜥都不是水牛的对手,而科莫多巨蜥的毒液也不能使水牛一口毙命,但科莫多巨蜥一旦确定目标,便会矢志不移地去追逐,直到成功,而这或许也是科莫多巨蜥能存活至今的原因。

人生也一样:三心二意从来就是竹篮打水,目标转移才能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 父亲汪曾祺,站在政治漩涡的边缘

    “文革”前——第一次见江青《沙家浜》剧本改编之后,爸爸才和江青第一次见了面,这已经是1964年的冬天。江青召见爸爸是她想搞一出新戏。当时小说《红岩》出版不久,在全国引起相当轰动。于是江青就想借用这个题材搞一个京剧《红岩》。为此,江青从外面调

  • “玩”成中国最年轻教授

    读高中时“不务正业”刘路出生在辽宁大连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员工,母亲在一家工厂工作。由于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平时很少辅导他做功课。2005年夏天,刘路考入大连育明高中。在这所优秀学生扎堆的学校里,刘路在600多名新

  • 张曼玉:爱情燃尽的痛母亲最懂

    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一件礼物。失恋亦是。爱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张曼玉和奥雷是在爱马仕国际服饰集团2008年春季服装展示会上认识的。高大帅气的奥雷坐在张曼玉前排,他的侧脸犹如希腊雕塑般,俊朗分明。奥雷认出张曼玉,用生硬的中文自我介绍:“

  • “天王巨星”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

  • 宁财神:不想当导演的编剧不是好制片

    另类大学时光“真正的少年天才是七八岁就上大学的人,我根本不算。”宁财神对外界在他早慧一事上的渲染不以为然。“我妈妈虚荣,我5岁就上了小学,正好赶上了最后一拨5年制。初二那年实在无聊,又跳了一级。”连续快进的结果是,入大学比同龄人早了3年。进

  • 一梦三四年

    我是个不讨女生喜欢的人,这在大学里面如同绝症。到了大三,我依然每天一个人在偌大的校园里晃,双手插在口袋里,摇头晃脑地吹口哨。我不是销不出去。曾有文学院的女研究生倒追我,我很行礼貌地拒绝。我对她们的兴趣仅仅在于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学校怎么会有人想

  • “疯女子”张平宜

    在台湾,她是获得过大奖但不按常理出牌的“奇怪的记者”,而在麻风村,为了麻风病人子女的教育问题,她“像疯子一样作战”了十年。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直面厚重艰难的课题。是逃避,还是用力在生命的轨迹里添上厚重的一笔?台湾女记者张平宜选择了后者。张平宜

  • 徐悲鸿与一幅古画的悲欢离合

    香港奇遇1936年,徐悲鸿应邀前往香港举办个人画展。他在好友、时任香港大学教授、著名作家许地山夫妇的家宴上获知一个信息:一位德籍的马丁夫人藏有满满四箱中国古书画,而且正在待价而沽寻找买主。徐悲鸿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马丁夫人十分热情,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