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美国投行怎么挑简历

美国投行怎么挑简历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4:00  热度:10℃
记得大学里就业服务部的老师常常强调,简历不能超过一页,格式要得体,内容要恰当,但是美国每年每个顶尖大学都有好几百人投简历到各大投行,往往第一轮面试就剩二三十个,仅凭一份简历又如何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呢?我进了投行后才知道,原来过程是这样“残酷”。

通常每家投行都主要招美国顶尖大学的人,几十年下来各个学校在每家投行也都会有自己的校友网络,而招聘的工作,很多时候不是靠人事部,而是靠校友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各个学校课程不一样,评分标准也不一样,再加上不同的课外活动,不靠经历过这一切的校友,人事部那些娇滴滴的女士们很难客观地对一份简历进行判断。我就是在做了大半年的分析员后,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母校在本行的招聘队,才对招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那天夜里,我处理完手头紧急的事,就开始埋头看简历。所谓的高标准严要求,其实就是几点:GPA比较好(3.5以上就行),有过投行或金融业实习经历,或者是大牛人、体育超好者或是有不寻常的经历的。当然,标准也比较灵活,如果你GPA很好,但工作经历全是搞搞研究,写写论文,又无啥课外活动,那就属于投行里所谓“高分低能”,肯定被“杀”。说到这,找投行工作倒也不是成绩越高越好,投行很忌讳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所以看到高分,反而会更加看重你有没有社团中的领导职务,搞不搞体育等。如果你之前有投行或是金融业实习的经历,那就恭喜你,又过了一关,如果没有,也得想方设法和金融搭上边。有人就列了一大串自己学过的金融课程,也有很多中国学生回国托关系在银行或基金里实习,都可以加分。总算敲定了10份,已是凌晨3点了。

等到电话会议,就又热闹了。十几个校友开始轮流报自己选中的简历,其他没被提到的就跳过。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人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毕竟是民主社会嘛。讨论中各种情形都会发生,比如说一个玩魔方世界排名前50的,成绩平平,之前也没有过相关工作经验,但大家都很好奇,世界排名前50的高手是怎样的,就把他列入了面试名单。如果有人和你是一个课外活动的,就会有人问,是不是有这么个职务,这人是否做过这样的贡献,这也算是打假防伪的措施。就这样,第一轮面试的20~30位人选就出来了。

经历了整个过程,我感觉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既有唯才是用,不论出身和专业,也有不少因为主观因素或者是开后门而入选的。好在就算是走后门,在美国还是比较公平的,最多让你入选第一轮面试,之后还是要看你的真本事。何况,第一轮面试也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就算过了,还有二面三面等着。而你千辛万苦逐字逐句改过的简历的作用,也就不幸地到此为止了。


猜你喜欢

  • 冯子材的故事:大败法军

    中法战争爆发之后,除了中国战场以外,在越南北部,战争分东西两路进行,西路为云南边界,东路为广西边界。负责东路战事的是广西巡抚潘鼎新。公元1885年2月,法国增兵越南,进攻谅山,直扑中越边境。13日深夜,法军还没有到达,贪生怕死的潘鼎新便一把

  • 秦桧陷害忠良的故事

    宋军正要渡河,乘胜追击,却受到宰相秦桧(huì)的阻挠。秦桧鼓动宋高宗与金人议和,并以宋军立即撤军作为议和的条件。岳飞知道后上书朝廷说:“金人的锐气已经丧尽,辎重已全部抛弃,正迅速渡河向北逃窜;各地的豪杰纷纷来归,将士们士气高涨,奋勇杀敌

  • 辛弃疾的故事

    与陆游同时期的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和陆游一样,是一名坚定的反投降、反妥协斗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大片地区已成为金朝的统治区。辛弃疾自幼丧父,他是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宋朝廷南渡时,辛赞因受家口

  • 文天祥的故事,文天祥抗元

    宋理宗时期,奸相贾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团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并南方、统一全国的步伐。宋理宗死后,他的儿子赵禥(qí)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权还是掌握在贯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岁的赵显(xiǎn)登基,成为宋恭

  •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经过明初几十年的发展,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实力增强。雄才大略的明成祖,产生了派遣使团出海,与西洋各国往来贸易、宣扬国威的想法。但据推测,明成祖遣使远航的动机中,还有私人打算。南京宫殿大火扑灭后,并不见建文帝尸身。建文帝是不是像传闻那样,

  • 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

    “土木之变”后,造就了明代杰出的民族英雄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这首《咏石灰》诗,明白晓畅,脍炙人口,是对他自己一生的事业成就、道德情操的生动写照。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受封过“少保”

  •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明世宗时期,东南沿海防卫空虚,倭(wō)寇乘机侵犯,祸害空前严重起来。倭是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明朝初年,就有一批日本海盗,来到中国沿海一带,从事杀人抢劫的勾当,他们被叫做倭寇。不过,那时,明朝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强,社会政治较安定,入侵

  • 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明世宗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于说真话,如杨继盛这样爱提意见的官员,不是被杀头、监禁,就是被革职、充军。因此,后来没有人再敢批评他。但是到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一个不怕死,敢于揭他痛处的官员——海南琼山人海瑞。此时,严嵩父子虽然倒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