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海瑞的故事:冒死谏皇帝

收录日期:2025-11-20 11:08:11  热度:11℃


明世宗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于说真话,如杨继盛这样爱提意见的官员,不是被杀头、监禁,就是被革职、充军。因此,后来没有人再敢批评他。但是到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一个不怕死,敢于揭他痛处的官员——海南琼山人海瑞。

此时,严嵩父子虽然倒了台,但贪污腐化,吏治败坏的风气没有丝毫改变,明世宗仍然沉溺在求仙问药之中。老百姓越来越穷困。海瑞当时任户部主事,他要上一道奏章,希望皇帝从迷信中醒悟过来。

他知道,奏章呈上去,就会有杀身之祸。但他决心已下,就事先遣散了家人,安排好后事,又给自己买了棺材,诀别了妻子,才将他的奏章呈进宫去。

明世宗倒是耐着性子读完了他的奏章。可是他越看越气。那上面写道:

“陛下即位之初确做过些好事,可是后来却沉溺在神仙和仙药中,追求长生不老。可是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古圣贤,还有秦、汉那些自称有仙术的方士,至今还有在的吗?陛下叫人到处采购炼丹的药材,又大兴土木,修建道宫,耗尽了民脂民膏,弄得民穷财尽。怪不得现今老百姓都说:陛下年号叫“嘉靖”,是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的意思。陛下二十多年不上朝,滥派官职,跟亲人、官员不见面,猜忌、杀戮臣下,弄得国弱民穷,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形势非常严重。陛下自比为尧、舜,臣下以为连汉文帝都不如……”

明世宗气得七窍生烟,将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道:“赶快把这个家伙抓起来,别让他逃跑了!”

宦官黄锦说:“听说这个人不怕死,做官清廉。他自知触犯陛下,活不成了,已经安排好后事,准备好棺材,不会逃跑的。”

明世宗沉默半晌,再将奏章拾起反复阅读,觉得海瑞的话多少有些道理,自言自语连声叹息说:“这个人倒像比干,只是朕还没有商纣王那么坏吧!”他好几个月没有作批复。

但明世宗后来还是下旨将海瑞抓了起来。不过,才过了两个月,明世宗就死了。他的儿子明穆宗即位,才将他放出监狱,恢复了官职。

海瑞,号刚峰。小时候家中很贫穷,所以他能体会穷人的痛苦。他没中过进士,开始仅做县学的教谕(学官)。到任后,他就革除学生向教官送礼送酒食的习俗。提学御史视察县学,县官与其他教官迎接时都下跪,唯独海瑞不下跪,只作揖。他说:学校是教学的地方,不是衙门,教师不该给长官下跪。

后来海瑞做浙江淳安知县,带头废除官员们许多滥收的费用,又严格执行迎来送往时不许铺张浪费、不许赠送礼物的规定。有一回,严嵩死党鄢懋(yānmào)卿以御史的身分,到江南视察,他表面上发出文告,叫地方官员不要送礼,不要铺张浪费,实际上却暗示要吃山珍海味,要收受好处。

消息传到淳安,海瑞自然不愿迎合他。他亲自给鄢懋卿写了封信,说:“读了大人的文告,知道大人喜欢简朴、不爱拍马屁。我相信大人说的都是真心话。但是我听说,大人南下,沿途各处都为大人办了丰盛的酒席,每桌三四百两银子,很阔绰,连便壶都是银子做的。这大约是那些地方官员没有真正领会大人的本意,以为大人心口不一,实际是个喜欢巴结,讲究排场的浮华之徒吧?”

鄢懋卿气得脸发红,手发抖,但只好不去淳安了。

还有一次,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嫌驿馆招待不周,将管事人倒吊起来殴打。

衙役慌慌张张跑到县衙门禀报。海瑞说:“有办法对付。”便带着衙役来到驿馆,叫人先将胡公子抓起来,又从他的行李中搜出几千两银子。胡公子大喊大叫:“海瑞,你好大胆,敢抓堂堂总督公子!”

海瑞笑着说:“总督大人有布告,再三告诫属下各州县,迎接上官,不得铺张。这个人如此猖狂,还有大批来历不明的银子,一定是冒充的胡公子,败坏总督的名声,必须严办!”他命令将银子收进国库,另写了封信,连人送到杭州,请胡宗宪发落。胡宗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将自己儿子臭骂了一顿。

公元1569年,海瑞出任江南巡抚。有钱有势的人家,听说海瑞来了,都夹紧了尾巴,有的躲避到别的地方去,有的把自己朱红的大门漆黑,减少人们的注意。海瑞强迫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大户将强占的土地退出来,分给穷人,而且先拿当朝首辅徐阶家开刀。他还领导疏浚了苏州的吴淞江、常熟的白茆(máo)河。

海瑞的施政措施,获得民众拥护,却遭到官僚地主的反对。由于不断遭到排挤,海瑞被迫辞官回到家乡。公元1583年,他才被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时他已是七十二岁的老人了。但他仍勤勉地操劳着,直到死在任上。

他一生没有置过田产。死时,家中只有十多两俸银。还是同僚凑钱为他办的丧事。

猜你喜欢

  • 老实人上任

    国土局局长出了车祸,呜呼了。这位局长呜呼的不是时候,因为有几处大宗地块正在挂拍的节骨眼儿上,必须得赶快把人补上去。市委领导要求组织部3天之内提出人选,交常委会讨论。组织部不敢怠慢,很快拿出两个人选,一个是就地提拔,由国土局周副局长出任,二是

  • 现实的买菜小贩

    我家附近有一家菜市场,不远,约两站公交车的距离。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菜贩们就开始一天的忙活。他们的生活节奏很有规律,跟“上班族”没什么两样。一天早上,我起得晚了,来不及做早饭。老婆让我去菜市场旁边的包子店买两个包子凑合一下。我骑上自行车,被

  • 你能否继承遗产

    田家寨的李大妈早年守寡,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把儿子田大壮拉扯大,并给他成了家。可田大壮从小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经常为一些琐碎事和李大妈吵架,所以李大妈打心眼里不喜欢他。田大壮成家后没多久,李大妈便分户独住,如此一来,一家人倒也相安无事。一晃十

  • 北京行之网友情深

    我到北京的第一天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广禄。那天,为了一部农村电视剧的创作,应刘导之约,来到北京,汽车经过五个小时的奔波,在北京新发地长途客运站停了下来,我手提着行李走出车站,连忙给刘导打电话联系,刘导告诉我,已经派人到了

  • 最牛老爸

    一个20来岁马尾女孩,非常漂亮,正在看她的手机,也许是手机里的信息有趣,她不时一笑,洁白的脸蛋上,立刻就有了两个深深的酒窝。车到了复兴门站,上来了一位老伯,60来岁,身板儿挺直,精神挺矍铄,穿着一身休闲服,手里还拿着一个包。马尾女孩赶紧起身

  • 扛编织袋的大学生

    2008年,暑期。江阳中心站。齐冬美、齐冬梦姐妹接北京美院毕业的周剑。好一阵久等,冬梦在冬美肩上一拍,喜悦说:“姐,来了。”周剑与齐冬美县二中读书时相识。齐冬美考上商学院,毕业后在银行做会计;周剑迟一年毕业。今天冬美接周剑,拍卖公司做亊的妹

  • 最后的润土

    自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悲歌从三千年前魏国的田野中弥散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影便在华夏版图上日渐凸现出来。于是,千万个鲁迅先生《故乡》的“闰土”便一代又一代地演绎起了辛酸的中国农民史。是一九七八年中国共产党划时代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第

  • 姑父与茶

    清晨,品味着“龙都香茗”的醇香,我常想起姑父论茶的“三字真言”,回忆起第一口茶的苦涩。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在鼻涕横着擦的儿时,一次到姑父家玩,看到姑父他老人家深吸一口本土叶子烟,轻啜一口云南下关沱茶后,他那如痴如醉的样子很是诱惑了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