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还能退多久

还能退多久

收录日期:2025-11-20 20:10:04  热度:9℃

还能退多久

作者:孙凤山

不是每件事都能退一步,甚至几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这个“退”字。

好莱坞的灯火就是不一样。风裹挟着碎雨,把一溜灯火拉弯,拉出沉闷的翅膀。此刻,踩着湿漉漉的影子,没有人知道李连杰的心思。凝视着灯火,初入好莱坞的李连杰无语。经纪人终于忍不住向李连杰发问:你还能退多久?

这是忿忿不平?这是走向推测?不,这更像是一句大蛆的诘问,沉重和无奈啊!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视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初涉好莱坞,冷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没有一家电影公司和投资人请他出演,更不用说碰壁了。这是李连杰和他的团队没有想到的,足可以挫伤甚至摧毁一个人的自尊心。李连杰退一步想,再等等,或许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肯定会有转机的,现在还不用讲越王勾践的故事,他毕竟坚信自己的实力和演技。

机会来了。一家电视公司请他出演一个反派角色。片酬低到出乎他的想象:100万美元。奚落?蔑视?不屑?立即接活无异于把自己放在“三流”的档位,可此行目的就是闯入好莱坞啊!好莱坞不相信“三思”,更不相信眼泪!就在李连杰犹豫时,对方已把片酬降到了75万美元。再退一步吧,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或许进入角色后,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对方会出高价继续合作的。李连杰看出了经纪人、律师和包装人员不解的神情,给他们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找工作到处碰壁。思前想后,博士收起所有证明。当以“最低身份”求职时,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无异于“高射炮打蚊子”,工作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人所能。这时博士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对口的岗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提出的建议都与很大价值,远比别人高明。这时,博士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才智过人,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听完故事,经纪人明白李连杰退三步的真正用意。

可当李连杰去接活的时候,对方又把片酬降到了50万美元。这就是他在好莱坞拍的第一步影片《致命武器4》。然而,实力、演技和人品为李连杰完全打开了好莱坞大门,第二部片酬陡然涨到1700万美元!现在的好莱坞周薪都1000万美元以上,还请不到他哟!谈到此,李连杰莞尔一笑,打了个有趣的比喻:人幼法国政论家、哲学家马伯利竞选国家研究院院士,马伯利坚决不肯。他说:“如果我真当选了院士,人们就会说,‘哼,他怎么当选院士了,一定是……’,但我宁愿让人们说,‘他应当是院士’。”难道这样的退却不是跨越式的前进?!策略的退却不是懦弱和无能,实际上是为了最终更加稳健的前进。

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以退为进,暂退一点又何妨?退却也是前进的阶梯,能忍受一步步的退却,还怕不能大踏前进吗?

猜你喜欢

  • 我不是你的“如花似玉”

    种种迹象表明,她有了外遇,无须猜忌,更不需铁骨铮铮的证据,男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旦有风吹草动,便会导致婚姻生活的鸡犬不宁。他不算个大男人主义者,甚至有些懦弱,也曾有过多次画龙点睛般的爱情趣事,但一眨眼便成了历历往事,10余年平淡的婚姻生活,

  • 咸咖啡的味道

    他和她相识,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她,天生丽质,美丽大方,楚楚动人。那时的她格外显眼,许多男孩子围在她的身边。而他,平平实实,始终默默无闻,无人注意。在聚会结束的时候,他邀请她一起去喝咖啡。她很惊讶,但出于礼貌,还是答应了他。他们坐在一家漂

  • 四见阎王

    北风呼啸,欲断寸草之生,雪花飞舞,难寻口气之温。山庄淹没在风雪中,仿佛这里没有人烟。杨老汉嘴唇颤抖,喘着粗气,摸索着掌上油灯,穿上破棉袄,使劲地扎着腰间的草绳,顺着墙边来到堂间供奉祖宗及妻子牌位的石桌前,蹲在地上,点燃烟斗,泪水汪汪:老祖宗

  • 高处不留就去更高处

    两年前去世的启功先生,是大家熟悉的文物权威鉴定家、著名画家、当代书法泰斗和国学大师。但他青年时期的工作经历却一波三折,愣是逆着别人赶自己往下走的路知难而上,最终走出一段“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阳光大道来。启功1岁丧父,从小随祖父生活。11岁

  • 未来在我手中

    回国几周见了若干女性朋友,欣慰地发现大部分所谓剩女已经自我解放,比如Z姐。“我有男朋友啦,而且他要小我六岁。”Z姐说出这话的时候笑得尴尬而甜蜜,这大概是按部就班的乖乖女做过的最出格的事儿。Z姐也有过青春期,当年喜欢的是老师和老板那样的男人,

  • 坐一站公交

    初次与他相遇是在62路公交车上,聊天中她得知他在秦山路的建筑公司做设计师。她的单位离等车的站牌只有一站路,但她每日都在站牌下等车。她撒谎骗他,说自己的单位有两站路的距离。那天她又乘公交车,报站时正和他聊天,突然有人拉起她朝外走。她抬头,同事

  • 敢与不敢

    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还勇于不敢呀!”孔子的“勇于不敢”,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

  • 因果相应

    一觉醒来再难入眠,顺手拿起《三国演义》,读至七十七章《玉泉山关公显圣》,心生感悟。话说关公被吕蒙所害,一魄不散来至玉泉山,大呼:“还我头来!”普净长老对关公说:“今将军为吕蒙害,呼还我头来,然颜良,文丑,五关六将众人之头,又是谁夺的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