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普陀山之交通

普陀山之交通

收录日期:2025-11-20 21:38:56  热度:10℃

我们的旅游车只能开到朱家尖码头,然后就必须使用渡船,乘坐渡船登上普陀山后也就必需搭乘旅行社安排的中巴,别无选择。因此,我们从苏州启程坐上旅游车后,途中就由导游朱小姐另行收取我们每人68元的岛上交通费用(包括来回摆渡的船票),说是这笔费用不包含在组团费用之中的。

朱家尖码头的正门没什么特别,特别的是大门左侧的建筑依山而建,并且是顺着山势呈阶梯式叠加成簇拥状的巍峨雄壮,颇有点类似拉萨布达拉宫模样的气势壮观。

进入候船大厅,眼前的人头攒动简直让我们不由得感叹:“中国人真多啊!”人挤人的那种架势,是很难用摩肩接踵就能概括形容的。偌大的排队等候区域,被用坚固的铁管隔离成一条一条狭长的人流带。黑压压、叽叽喳喳的人肉贴身运动,使我想起了早年间有句口号叫做“XX团结如一人”,反正到了那个场景中,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了。“这么多人,排队要排到驴年马月才能登船啊?”我以及周遭的游客纷纷疑虑重重。

不过,事实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糟糕。因为摆渡的海船肚量实在大得惊人,候船里的人如果没有上万、那至少也有大好几千,结果呢?一条船就把所有的摆渡客人统统吃光。其实,渡船是来来回回不停地轮轴转的,所谓的等候,只是等候游客上岸以及渡客登船所必须延搁的时间,说到底还是船等人而不是人等船。

也就不足半个小时吧,渡轮靠岸、我们登岛。地接导游小郑提示我们:“各位,请把暂时不用的行李码成一堆,摆放到我手指的确定位置。我们有专人负责将这些累赘运送到住宿场所的。好了,现在请跟随我到停车场等候专车伺候。注意了,哪个车不能上、哪个车可以上,一切行动听候我的指挥!大家请听我喊号、叫到组合号码的人员依次由我安排上车。”

等候时间长了,我们也就了解到岛上共有四种中巴被指定许可从事旅客接送运营。一种是涂装成橘黄色的,那是公交,上车一律每人5元;另外还有两种,车身上分别涂有两家高档宾馆的字样,那是专门接送入住宾馆的游客的;我们这种由旅行社组团的游客,只能乘坐国旅的专车。但国旅的客人多啊,而国旅的车子总共才只有10辆,并且岛上辗转景点的接送站也不少,因此我们就得左等右等也就没啥奇怪的了。

一辆中巴最多可以上19人,司机都很叫真的,多上一人他也不开。我们团队共计50多人,必须分乘3辆车才能装完所有游客。

说到底,等车还不算啥,等人那就令人心急火燎了。每到一个景点,郑导解说完毕后就会说:“接下来你们可以按照我的说法各自去进香了,请注意!我们集合上车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后,也就是整一个小时后我们必须准点出发!”可是,讲好了必须准时的,但就是每次都会有人置若罔闻地迟到,有时迟到半小时,更有甚者甚至一个小时之后蹒跚而来却丝毫也没有歉意。我和妻子感叹:散客组团就是乌合之众啊!因为我俩每次都是提前且第一个到达集合地点的。而我们到达集合处时,苏州导游小朱和地接导游小郑往往早就在哪里窃窃私语了。我俩还会识趣地与导游们保持一段距离,以便他们暗地里商量生意经,因为据我观察,两地导游之间除了分工合作,他们还应该有着适时的经济利益结算的,我们也因该给予他们适度空间为宜。

在普陀山岛上,不乘坐专车是件难以想象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各个景点之间距离不近,而且我们第二天遭遇大雨,雨中的中巴盘旋在湿滑的山道上,急弯很多,其中还不乏好几处Z字形连续的180度急转弯。向上的山道还不算吓人,但下坡的山路就很有些心荡了,再加上忽而爬坡、忽而下坡,乘客随之而来的惊心动魄还是毋容置疑的。因此,没有老马识途的司机以及车况良好车辆,安全就恐怕缺乏了保障。

从法雨寺下来,准备乘车去紫竹林,我们还在等车,大伙儿还在等待迟到的同团游客。此时,雨越下越大。忽然,我们人堆里有一人穿着雨披冲向停车场一侧的路边。只见那人一蹦老高地反复去够一棵大树的树枝,够来够去老也够不着。此时,5号组合中的先生奈不住了,只见他不知从哪个水塘里拾起一根棍子,高高举起了就帮着抽打较低的树枝,一下两下三下,咔嚓!一个老大不小的树枝连带着树叶及部分果实,硬生生断落到地下。原以为这样荒唐的场景可以适可而止了,可是更令人瞠目的一幕猝不及防地就在一瞬间发生了。一个我们团队里的约莫50来岁的汉子,简直就像猴子似的一眨眼功夫窜上了树,他左扳折一个树杈、右撅断一个枝条,忙活得不亦乐乎。

“赶快下来、快下来!”郑导一旦反应过来就立马直至:“雨天湿滑,太危险!快下来吧!”众人也有附和着导游呼唤的。

“哦哟!搞了半天搞错了!”树上的人以及树下看热闹的多有人议论、并有的频发懊恼:“这哪里是路路通啊!就是不中用的法国梧桐的果实.。”

我是分得清的:路路通是枫香树的果实,它的内部有类似蜂窝状的框架结构,可以入药;而法国梧桐的果实虽然近似于路路通,但它的内部只有一包絮状短绒毛而已。不过,我倒是搞不清了,我们苏州游客的素质是不是有的就像路路通那样受人青睐;而有的就好比梧桐果实那样不招人待见呢?

接送我们的中巴车来了……

猜你喜欢

  • 局长的包

    最近,办公室的小李突然下派了,职务上也没有变动,让人很是费解,人事处的意见是说他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机关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所以局党委安排他下基层锻炼,让他不要有其它想法。小李毕业于名牌大学,文字功底很好,偶尔还会写点诗,在局里也算是个人

  • 生活就像变魔术

    最近,单位的小李被上级单位选调走了,很多人觉得意外。记得那一年,单位进了一批新人,小李也是。他们分在不同的处室,开始的时候,小李与其它大学生一样,并不显山露水,可没想到,小李却总是几年一小步,让人猜不透。现在,只要有人员晋升或被上级选调,总

  • 醉酒之后

    婚姻与家庭,家庭与职场甚至官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人感情用事,最终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而有的人处事理智、豁达,结果爱情和职务得到了双丰收。 1 郝运来马上要扶正,成为局办公室主任。妻子余凤茹更是放心不下,对他看得非常

  • 对别人无形中的伤害会让你很受伤

    张志和王冰同时受聘于某家大型食品公司,很快两人就成为了好朋友。张志能说会道,会察言观色,很得领导的赏识;王冰不善言辞,老实肯干,领导对他的印象不深。一年后,张志被任命为部门经理,王冰还是普通职员。张志和王冰还是经常在一起喝酒谈心,张志总是启

  • 阴影

    小张是刚毕业一年的大学本科生,也是处里最年轻的科员。他这个人嘴巴甜,人际关系搞得挺不错。同志们都挺喜欢他。 在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的时节里,处里爱养花草的同志都忙碌起来,窗台上摆满了花草,像个植物园似的。小张对养花养草不感兴趣,可以说是一

  • 寇副科长传奇

    寇副科长矮矮的身材,典着一个大肚子,硕大的脑袋,活像一个大头娃娃,机缘巧合,他竟然是公司三个创始人之一,公司总经理老胡已经退休好几年了,副总经理老史也死了好几年了,如今留在岗位上并且继续担任职务的公司元老只剩下寇副科长一人了。不知当初寇副科

  • 别馆长的小儿科

    一个领导干部成天板着一副面孔,挖空心思斗心计,又不肯为职工做一点实事,久而久之就自然与全文化馆职工拉开了距离,起先还有几个素来害怕领导的职工见到别馆长点头哈腰:别馆长长,别馆长短,后来觉得像别馆长这样的冷血干部打不打招呼都一个毬样,反正不为

  • 评职称

    F、H、W和我,我们四个人是同一天跨进学校大门走上讲台的,但是四个人的成分却不相同。F是工农兵大学毕业生,那时候也算正规大学毕业生,只是到后来评职称时,才听说只能算专科毕业生,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有文凭的人,他学的是数学专业,自然也就教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