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抬起头的是向日葵

抬起头的是向日葵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8:10  热度:9℃

经历过高考的学子都知道,高三这一学年是极其紧张而且重要的,紧张的不仅仅是将要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有毕业班的各科老师。于是,老师们使出了各种手段来激励学生们学习,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名言警句”!某校一理科班就有这样的一位教师,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低下头的是麦穗,抬起头的是傻子。”由此他还获得了一个光荣称号:“麦穗老师”。“麦穗老师”希望他的学生只要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都是在低着头学习,更重要的是他想体现自己的权威,希望别人和他在一起的时候都可以低着头认真听他的训教。同学们对其无比反感却又无可奈何。

再过不了多久就是“一练”,为了自己班级的成绩可以在全县名列前茅,“麦穗老师”三令五申强调纪律,而有一个倒霉鬼偏偏就撞到了刀口上,因为他比“麦穗老师”规定到校的时间晚了5分钟,这下可好,他刚刚气喘吁吁跑到门口,就被“麦穗老师”抓到了办公室,随即开始的就是那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当然更少不了他的那句经典名言。在经过不知道多少分钟的训斥之后,“麦穗老师”忽然发现这个学生是一直斜抬着头望向窗外的,这对他的权威可是一种无声的挑战,“麦穗老师”愤怒了,就问那个挨批的学生:“我经常说低下头的是麦穗,抬起头的是什么。”只见那个男生慢悠悠,却又无比坚定而且清晰地说出了一句话:“抬起头的是向日葵。”顿时,办公室里阵阵“噗嗤”声,老师们一个个都憋红了脸笑歪了嘴却尽量不敢出声,“麦穗老师”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默默愣了一会,很无奈地挥了挥手,尴尬地让这个学生出了办公室。

自此,向日葵学生一战成名。而那句至理名言却随着“向日葵学生”的凯旋而归慢慢消失了!

猜你喜欢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据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

  • 庖丁解牛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庖丁解牛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騞(读‘huo’)地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

  • 一枕黄粱

    唐人传奇小说中,有一篇《枕中记》(沈既济作),内容大意是: 青年卢生,旅途中经过邯郸,住在一家客店里。道人吕翁,也住在这家客店里。卢生同吕翁谈话之间,连连怨叹自已穷困的境遇。吕翁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个

  • 余音绕梁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

  • 巧诈不如拙诚

    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就在中山国内,中山国国君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就坐在军帐内端着肉羹喝了起来,一杯全喝完了。乐羊攻占中山国之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战功,却怀疑起他的心地来。 鲁国国君孟孙打

  • 苏秦锥刺股

    古时候,有一个学者叫苏秦。苏秦自幼家境贫寒,连书都读不起。为了维持生计和读书,他不得不时常卖自己的头发或者帮别人打短工,后来又离乡背景到了齐国拜师学艺。 经过一年的学习,苏秦认为自己已经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迫不急待告别老师和同学,去闯荡

  • 探骊得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

  •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南北朝时期,公元550年,东魏的政治大权被当朝的丞相独揽,这个丞相就是高洋。高洋一人统揽着东魏所有的政事,并且有篡权夺位之心。当时的魏孝静帝(元善见)只是一个居其位,不谋其政”的皇帝。后来高洋逼迫魏孝静帝退位,将皇位转让给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