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开仓济民

收录日期:2025-11-21 03:47:28  热度:10℃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故事译文

郑燮(xiè),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

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以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做官,正逢上荒年,(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责问下来,我一人承担罪过。”

(郑板桥)立即发粮食给老百姓,救活的人有上万人。

他离任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猜你喜欢

  • 师生之间最难调和的矛盾

    记得刚当老师那时候,身体清瘦,看似弱不禁风,其实那时我坚持练习武功,用手捏碎核桃是轻而易举的事,能够左右开弓单手举起十五公斤的护铃,而且一气可以举十多下,可以单手把一百多斤重的学生拎起来,但是学武功的时候师傅反复交代过,武功切不可外露,第一

  • 龙凤小传

    岁月如水,一年一度高考报名的时间又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进入备战和恐慌状态。齐龙也是一样的,可让他最恐慌的不是如何考试,而是户口的问题。本来齐龙是外省人,用时尚的话说,长得高帅,就是差一个富字,学习也不怎么好,在本省考大学是无希望的,为此父母

  • 对毕业生之六大希望

    今日为诸君毕业之期,得共会一堂,不胜荣幸。以吾个人视之,今日得与诸君相会,恐怕为最后一次,故今日所云者,可谓临别赠言,然依依之情,何能自已。吾人从事社会事业,应尽之义务无穷,而互相之希望亦无已。今后之希望于诸君者,约有六端:一、勿自满。满招

  • 夭折的花季

    早晨的太阳已是红彤彤的,耀眼的阳光穿过玻璃,抚摸着杨华结实的肩膀和胳膊,杨华没有一点幸福和惬意的感觉,而是痛苦不堪。在以往,他早已去学校上学了,这时正在教室里用心听课呢,可今天他没有去,不是他偷懒,也不是他有病,他多想去学校,可是他再也不能

  • 我在二高上高二,刚“改制”为半月一放假,特高兴!一路上,活蹦乱跳,说什么“物理老师讲‘理’啦”,“地理老师不‘凶’啦”……什么什么的,一路欢歌《南泥湾》——自己找车坐;欢唱刘欢的“风风火火”;毛手毛脚,乱闯一气;挤到路边一骑车,撞翻

  • 大学给了我们什么

    大学像是把一群久久在窄道里行军的孩子,领到了草原上之前的行军,主动掉队都会有人在背后推着,为了确保孩子们不错过草原上的风景。木心说,学校之自由,是撒手让学生沉者自沉,浮者自浮。这句话,对大学里的学生们尤为适用。草原上如何作为,全靠自己了。四

  • 那时我们都是丑小孩

    昨天路过永乐路的时候,那里正在进行改造,我正好目睹了一棵白杨斜斜倒下来,发出沉闷的一声响。我认识那棵树,它就位于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树干上刻着两个小小的名字。段峰,桥羽。这四个字亲密地挨在一起,像是某对热恋的情侣制造出的小秘密

  • 害怕失败或者观望

    当时,我们的两个儿子一个10岁,一个11岁,他们都想学跳水。跳水课在公共游戏池进行,如果骑自行车去就太远了。而上课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开车把他们送去后我还不能马上回家。于是我说:不,我不想带你们去上课,另找个人教你们学跳水吧,这并不难。&r